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农历: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汇率波动 A股板块利好利空一览

2018-08-13 05:22:5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229

  2018年年初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可谓走过了一波“过山车”行情。

  前3个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先是升值,而进入4月后持续贬值,6月更是迎来一波急速贬值,尤其是6月中旬之后一个月内,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从6.4贬值到6.83,贬值幅度达6.7%,在岸即期价更是面临破7的关口。而在央行8月3日晚7:00宣布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之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出现了企稳回升。

  值得注意的是,汇率的波动,也在牵动着上市公司的心弦。那么,汇率波动是通过哪些方式影响上市公司,对于上市公司业绩影响有多大,哪些行业受汇率波动影响大?

  三个途径影响上市公司

  一些上市公司二季度经营状况已经受到外汇波动的影响。

  部分公司对已披露的2018年中报业绩预告做出修正,如利尔化学(19.37 -0.15%,诊股)(002258.SZ)在业绩预告修正公告中表示,近期以来,主要受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快速贬值的影响,公司汇兑收益有所增加,因此,公司上半年业绩好于原有预期,现修正为50%-80%,而修正前净利润同比变动幅度为30%-60%。

  同时,部分公司也将汇率波动列为其预亏原因,如飞乐音响(3.81 +1.87%,诊股)(600651.SH)在业绩预告中表示,业绩预亏主要原因之一为由于汇率波动,2018年上半年度预计汇兑损失为0.28亿元,而2017年同期确认汇兑收益为0.41亿元。

  可见汇率的波动,对不同的上市公司,有着截然相反的影响。

  具体是如何影响上市公司业绩的呢?在招商证券(13.32 +0.53%,诊股)分析师张夏看来,汇率波动会影响上市公司的产品外币价格。对于某些出口营业收入占比较多的企业来说,当本国货币汇率贬值时,则其出口产品以外币计价会下降,产品竞争力相对提升,贬值将有利于这部分企业产品的出口,使其销售收入增加。在我国典型的行业包括电子制造、空调、电机、纺织服装等。

  同时,汇率波动会影响上市公司的经营性活动。若上市公司出口占比较高,出口产生或得到的外币货币或应收账款较多,那么在贬值区间将产生汇兑收益,典型的行业包括集成电路、空调等;反之若进口原材料比较高,进口产生应付账款或者应付票据较多,在贬值区间将会产生汇兑损失,典型的行业有造纸、钢铁、原油等。

  此外,汇率波动会影响上市公司的融资性活动。当人民币整体贬值时,外币负债和本币资产计价都会更高,若一家公司的综合外币负债高于综合外币资产,则会产生净的汇兑损失,航空业便较为典型。

  以航空业为例,张夏认为,由于购买或者租赁飞机大多是外币融资,因此航空公司拥有的外币负债较多。在2017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航空运输业产生的汇兑收益为86.9亿元人民币,占净利润的比例约为29.7%。8月初,受人民币兑美元离岸汇率一度跌破6.90关口的影响,航空板块全周跌幅达8.51%。航空业对汇率的波动可以说是非常敏感的。

  除了这三大主要途径外,汇率波动还会通过上市公司的外汇管理活动对企业的业绩产生影响。如广东金莱特(16.20 停牌,诊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002723.SZ)2018年半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称,鉴于一季度的外汇波动较大,公司管理层基于稳定经营的考虑,于第二季度中加大了外汇管理力度,增加了银行外汇产品的购买额度。人民币于6月下旬迅速大幅贬值,造成报告期末未到期外汇产品按公允价值计价,浮亏约850万元,修正前亏损500万-750万修正后亏损800万-1150万元。

  影响差异化

  从理论上来讲,人民币贬值可能对行业出口增速带来正面影响,升值可能对于行业出口增速带来负面影响。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夏在选择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20%的行业分析时发现,对于如电子、交运设备、家用电器、服装纺织、橡胶、通讯设备、化学制品等海外营收占比较高的行业来说,人民币的贬值对其出口增速的影响呈现差异化。

  在2014年5月-2014年12月,2015年12月-2016年10月的两轮贬值中,集成电路、空调、发电机等行业出口增速出现明显且较为迅速的提升,而服装、纺织纱线等行业的出口增速略有回升,但反弹幅度较为微弱。

  张夏认为,在全球产业转移的情况下,服装鞋帽、纺织制品等产品的出口,受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影响正在弱化,而拥有具有核心竞争力企业的包括家电、空调、通讯设备、电子制造、集成电路、电机等行业,对人民币汇率变动较为敏感,人民币汇率贬值大概率提升这些行业产品的竞争力,促进产品出口。

  而对比人民币升值和贬值期间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汇兑损益可以发现,相较于人民币升值时期,在人民币发生贬值的年份,大多数公司倾向于取得汇兑收益,且贬值幅度越大,产生重大额度汇兑收益的公司越多。

  2017年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由年初的6.96升值至年末的6.51,全年人民币升值了6.8%。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汇兑损益损失为183亿元人民币,占全部净利润的比例为0.5%。

  据张夏分析,2017年大约有78.3%的上市公司的汇兑损益集中在-0.1亿元至0.1亿元之间。汇兑损失超过1000万的公司大约有610家,占比17.3%,超过2亿元的公司大约有37家,占比1.1%;汇兑损益超过1000万的公司大约有156家,占比4.4%,超过2亿元的公司大约有24家,占比0.7%。整体来看,汇兑损失(收益)超过1000万的上市公司汇总,有610家损失家数,156家受益家数。

  同时,汇率升值造成重大损失的上市公司相对较多。根据2017年财务披露情况,151家上市公司的汇兑损失超过了5000万元,仅有55家上市公司的汇兑收益超过5000万元。

  张夏观察2013年至2017年上市公司汇兑损益情况发现,在人民币发生贬值的年份 (如2015年和2016年),产生汇兑收益的公司家数要多于产生汇兑损失的公司家数,并且产生1000万以上汇兑收益的公司比例较高;在人民币发生升值的年份(如2013年和2017年),产生汇兑损失的公司家数要明显多于产生汇兑收益的公司家数,并且产生1000万以上汇兑损失的公司比例更高。

  对于央行上调远期购汇准备金率后美元对人民币走势,兴业证券(4.64 +0.00%,诊股)分析师郭嘉沂认为,短线大幅升值行情暂告一段落。其一,逆周期调控政策回归从市场情绪上支撑人民币汇率升值;其二,远购准备金率上调将削弱购汇需求,随着美元兑人民币上行速率减慢,结汇盘将陆续涌现,进一步推升人民币汇率;其三,逆周期调控措施阻断了贸易战持续升级与人民币汇率预期恶化的循环,有助于修复人民币汇率贬值超调。然而,考虑到美元指数短线或将继续维持强势,中美货币政策延续分化,不宜过早断言美元兑人民币年内高点已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