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大健康投资:医改背景下如何选择投资标的

2018-08-17 07:06:25 信息来源:投中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投中网(https://www.chinaventure.com.cn)

  报道:医药产业的市场竞争模式已经发生变化,现在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

  2018年8月16日,由一村资本主办、投中信息承办的“一村资本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暨第一届产业变革者论坛”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越过山丘,探索驱动产业革新的力量”,各级领导、上市公司和国内外上百家私募股权机构及TMT、教育、新经济、半导体、大健康、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界人士汇聚一堂,对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并购基金如何促进产业发展等话题进行了精彩讨论。

  在大健康圆桌论坛上,安进生物医药上海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强、华立医药董事长何勤、中信医疗集团副总经理孙辉、华泰联合投资银行部执行董事茹涛、NMS集团懂事兼总经理邵颖就《弹无虚发还是以梦为网?——大健康投资策略探讨》话题分享了看法,本场论坛由一村资本董事总经理、大健康并购事业部负责人赵江华主持。

  以下为“一村资本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暨第一届产业变革者论坛”大健康圆桌论坛精彩实录,投中网整理。

  医药产业的竞争取决于创新能力

  赵江华:今天非常荣幸邀请到几位为做分享,几位都是一村资本多年的合作伙伴和朋友。首先,我想请教何勤博士一个问题。何勤博士原来在科技部工作,后来又是主导华立整个医药研发板块的负责人。您目前怎么看这块市场?

  何勤:医药产业的市场竞争模式已经发生变化,现在是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此前,创新主要来自于美国和欧洲。如何从美国把项目拿过来呢?方法是我们自己做基金也做LP,去直接投资。首先,一个制药企业要对美国分布的医药机构有所了解,比如在硅谷,就要有强大的网络。第二,要紧紧跟踪FA、VC的所有项目,他们通常对美国所有的制药项目都跟得很紧。第三,要跟医药信息公司保持非常好的关系。他们知道所有医药的成长、失败的可能性。

  中国的大健康投资项目,我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大家已经不重视植物药的投资了,因为非常难批。我们是做植物药起家的,是全国最大的销售生产商。我认为,植物药的创新药依然是最重要的。门槛越高价值越大。第二,生物药现在最热门。RP、NK也好,还是做基因或是RNA或是蛋白类的,都可以作为我们下一步投资的重点方向。第三,我们比较重视的,还包括AI技术。第四,我们在分级诊疗、家庭医生、养老、互联网医疗这几方面也有所布局。

  赵江华:何勤博士有多年的管理实践和有非常独到的看法。下面有请安进生物医药上海研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明强博士。现在,不管是国内医药巨头还是国外医药巨头,都在布局免疫类肿瘤药物的研发市场,给了这类项目很高的估值。您怎么看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成为一统天下的疗法吗?安进如何布局自己的新药研发?

  张明强:肿瘤药物大概分为两大类,一类直接针对肿瘤细胞,就像大家熟悉的《我不是药神》里那种抑制肿瘤细胞的药物;第二类是免疫治疗,不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是通过调节人本身的免疫系统和免疫能力达到杀死肿瘤细胞的功能。PD1是最早成功的免疫剂之一。PD1和PDL1比较来看,PD1更有效。但不同阶段的PD1也是不一样的。如果应用在临床,还牵扯到临床数据把握的问题。一家企业做的是非小细胞,另外一家做的PD1是无限的,数据不能直接拿过来用。

  所以,讲到PD1本身有什么特性,还要说PD1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为什么大家觉得免疫治疗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原因就在于。这类药物应用到人体自身免疫系统,有效期非常长。现在,艾滋病转成慢性疾病了,只要坚持治疗,能够活二三十年。PD1目前只能解决差不多20%、30%左右的问题,还有很多问题是它,有可能是免疫系统的其他抑制性疾病,或者是自身体细胞产生了耐药性有等因素,因人而异。另外,还要看你在开发PD1的时候,有没有联合用药的可能性。

  另外,我们在做双特性的抗体。在耐药性方面,我们还做一些新生肿瘤抗原。同时,肿瘤有所谓的“热肿瘤”和“冷肿瘤”之分,免疫系统没有被激活是没有用的,所以我们让病毒进入体内,选择性地感染肿瘤细胞,使得免疫系统被激活。激活以后,我们再做治疗。

  赵江华:谢谢张博士。下面邀请孙辉副总裁来和我们分享。中信是毋庸置疑的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医疗机构。现在,中信也在积极布局药品以及其他领域的投资,包括研发。中信医疗作为大健康平台,整体上如何布局?另外中信有和一村的合作,对我们有什么样的要求和指导?

  孙辉:感谢一村资本。我一毕业就进了中信,特别喜欢“中信”这两个字。十九大报告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讲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标,中信作为一家央企,在贯彻国家的战略。中信到现在成立了39年,投资了一些大型公司、一些实业机构,包括1987年成立的中信银行(5.75 +0.00%,诊股)。刚才有领导讲,怎么理解跨越周期?说“四个自信”根本的体现是在文化上。你的企业的基因是什么?企业传承决定了你能不能做强、做大。

  有的企业一开始是“有利可图”,最后是“唯利是图”。去年,北大的副校长跟我讲,有两个行业跟“德”有关系,一个是教育,讲“师德”,另一个是医药,讲“医德”。这是中国文化传承的核心。中信现在投资三甲医院,所做的布局跟我们的传承有关系。中信愿意“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央企和专业的机构一起合作,我们和包括一村资本、还有养老领域的专业机构合作,形成一种合力,形成一种共振,共同把事情做好。谢谢大家。

  哪些企业会成为港股新药板块的明星

  赵江华:我觉得中信医疗有非常清晰的产业路径和产业情怀,我们也非常希望于中信医疗在海外并购方面进行全方面的合作和服务。下面有请邵颖博士。他曾在国家药监局,高校工作,后来进入国内的集团公司工作多年,现在担任意大利的CEO博士。邵颖博士您怎么看中国新药创新的未来?目前的短版在哪里,跟中国哪些新药可以有合作和发展的机会?

  邵颖:第一,中国医药(16.28 -1.93%,诊股)医疗市场和大健康是朝阳产业,甚至有人说中国未来的市场需求会超过过美国。第二,我国的医疗健康行业和国际水平差别较大。行业沉淀少,起点低,研发能力不足,所以周期长,原始创新少。

  国内现在资本市场非常火,大家有的项目在做。中国到目前为止,生物医药都是成功的,而且价格都很高。但是这些项目大部分从海关买下来的,自己研发的很少的,大部分是B2的。这种状态在早期是正常的,现在大家越来越理性,投项目的过程当中,会做好接受失败的心理准备。以前,二期的失败率最高,大概在70%-80%,未来可能出现一些失败的案例。未来中国可能慢慢变得理性,大家投项目或者简单从海外买项目,转项目,这可能是中国实现迭代式发展的布局,靠每一个项目去实现跨越空间的角度。

  NMS是一个挑战。了解了NMS以后,发现我们的短版,中国的创新体制和创新能力,还是非常不足的。创新是系统的,一定要有专业有效的构建配置。NMS就是这样一个全流程的一个构建体系,从验证到评价到临床到生成,中国目前没有任何一家同样的企业。所以我们的目标是,把这个公司做到千秋,做更多的产品,嫁接中国的市场;持续进入这个公司,同时把体系引到中国,帮助我国实现新的研发模式,造福大家。

  赵江华:邵颖博士是非常有情怀,现在他正在带领外国的科学家实现技术的公关,生产研发更好的肿瘤药的产品造福更多的肿瘤患者尽最大的努力。下面有请华泰证券(14.91 +0.68%,诊股)医药板块的负责人茹涛,分享香港鼓励新药创新政策。您怎么看未来中国新药公司,您认为哪类企业会成为香港新药板块的明星?

  茹涛:谢谢主办方的邀请,我从三个方面介绍一下。第一,有关背景。十年前我在一家央企的公司,那会儿海外市场认可中国大健康整个市场的快速发展。今年上半年我在帮助国内服务创新药企业的CRO药明康德(75.38 -0.21%,诊股),现在也在做H股的发行。十年来,中国医药行业从过往商业的整合到以前产业的升级,到大的创新背景无论境内还是香港在新政上面都给予了非常大的扶持政策。

  第二,药明生物从去年到现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发行了25块港币,现在慢慢回落,让香港整个市场了解到其快速赚钱的效益,给了投资者非常好的信心。同时,从IPO到再融资,也为利润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为联交所快速推进新政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截至目前来看,11家生物医药的企业中的9家企业,是按照18A的新政上市的。

  由此引出第三点,现在有二三十家企业在申请上市。作为投资者,我们关注以下因素:第一天时地利人和,最重要人和的因素;第二,在选择标的公司的过程当中,我们会有一个初期的判断,比如药投一家未来会成长、具备药品生产企业属性的研发平台;第三,这个企业的研发平台相对其他的企业具备自己的唯一性。这些是在选择投资的标过程中的重要概念。

  赵江华:因为时间的原因,医药大健康的分享就先到这里,我相信在座的投资人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未来能够一起紧密的进行合作,共同把中国医药行业推到更高的阶段,我们现在事实上迈出了这一步。我们通过资本市场,让投资人的收益确确实实体现在上市后的价值上。今后,希望各位和我们进行更多地联系和合作。

  (编辑:冉一方)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投中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准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违者必究;

  2.微信平台转载请联系投中网官方公众号进行授权。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