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永安行上市一年股价跌7成

2018-09-09 05:04:2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中国网财经9月8日讯(记者 刘小菲)限售期刚过两周,永安行(22.85 -1.51%,诊股)的股东就将减持计划提上日程。9月2日晚间,永安行发布公告,股东及董监高人员陶安平、索军、黄得云计划未来6个月内,减持不超过其所持股份的20%,即陶安平拟减持将不超过137.89万股;索军和黄得云分别拟减持不超过121.76万股和129.83万股,三人合计减持389.48万股。

  如果按照永安行9月7日收盘价22.85元计算,永安行这三位董监高人员上限减持股份的市值约8899.62万元。

  谈及上述三位董监高计划减持的原因,永安行表示“主要系个人资金需求”。一位私募人士在接受中国网财经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股东解禁后如此急切减持,虽然是个人投资行为,但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他们不看好公司的未来。”有股民也在股吧质疑“永安行是否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

业绩增速放缓

  公开资料显示,永安行2017年8月17日在上交所挂牌,然而上市不到一年业绩就出现明显放缓。前不久出炉的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永安行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同比下滑10.77%;实现净利润6451.16万元,同比增长5.19%。

  据了解,自2013年以来,永安行无论是营业收入还是净利润,均保持着两位数以上的速度增长。

  2013-2017年,永安行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29亿元、3.81亿元、6.2亿元、7.74亿元和10.5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3.85%、90.3%、28.17%、28.38%和8.9%;净利润分别为3643.47万元、6830.92万元、9336.29万元、1.16亿元和5.1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1.1%、87.48%、36.68%、24.63%和343.85%。

杀入共享汽车领域

  不过,永安行对于营收出现下滑似乎并不担心。永安行方面表示,共享出行平台业务收入呈现前慢后快的增长特点,下半年开始收入会快速增长。据了解,永安行上半年共享平台收入为102万元,预计全年可达2000万元。此外,永安行还将共享汽车业务纳入战略发展范围,2018年年底将在苏州、南京等10余个城市推广运营。

  永安行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力争2019年共享出行服务平台业务占总业务收入比例超过30%。不过,共享出行如今陷入寒冬,小蓝、酷骑已倒下,摩拜卖身美团、ofo频频传出资金链紧张以及裁员、拖欠货款等消息,“乐清事件”又让滴滴顺风车甚至整个网约车行业紧急调整、负重前行。上述私募人士表示:“在这样的背景下,永安行能否实现逆袭,其实是个未知数。”

“共享单车”收入占比不足3%

  股东宣布减持计划后的第二天(9月3日),永安行股价应声下跌,盘中创出上市以来新低,截至收盘报22.12元,复权价30.94元,距离发行价26.85元仅一步之遥;较上市初期(2017年8月31日)的最高点跌去65.27%,市值蒸发近70亿元。

  上述私募人士称,上市后永安行之所以受市场热烈追捧,主要因为“共享单车”概念,但其实永安行和该概念关系不是特别大。据了解,永安行目前的收入来源有四个,分别是系统运营服务、系统销售、用户付费共享单车业务和骑旅业务。在今年的半年报中,永安行并未具体披露上述各个产品收入情况。但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用户付费共享单车业务收入2652.05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仅为2.51%。

  面对颇为惨淡的股价走势,永安行是否会采取措施?在共享出行平台的“寒冬季节”,公司为何逆市杀入共享汽车领域?就上述问题,中国网财经记者致电董秘董萍试图采访,但被告知“正在出差”,随后给其邮箱发去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时未得到任何回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