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全面降准 定向降准 特麻辣粉

2019-01-17 03:03:4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震撼!全面降准、定向降准、特麻辣粉、逆回购,一大波“新年红包”正在赶来……

  新年伊始,金融市场被“央妈”一系列的货币政策操作震撼了。

  1月15日,2019年首次降准正式实施,一次性释放数千亿元长期限资金。但“央妈”的“红包”没有停下来,从14日开始重启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持续投放短期资金,第一天1000亿元,第二天1800亿元,第三天直接创了天量——5700亿元!有史以来最大一笔央行逆回购操作现身。

  1月是税收大月,但央行降准+逆回购双管齐下,税期扰动已然无忧。与此同时,月内第二次降准、“特麻辣粉”(TMLF)、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已在候场。

  比降准还多投一千亿

  “特麻辣粉”、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降准,“央妈”接连做出一系列的操作安排。其中,分两步全面降准1个百分点,预计可释放资金1.5万亿元;三项举措一起,预计可释放资金约2万亿元。

  还没完!

  14日,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当次开展两个品种总共1000亿元逆回购交易;

  15日,央行进一步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两品种交易总额达到1800亿元;

  16日,逆回购操作直接创了“天量”——5700亿元,创出有史以来单笔逆回购操作的最大纪录。

  仅仅3天,央行就通过逆回购操作投放了8500亿元,投放资金量比降准0.5个百分点还要多出1000亿元。

  根据央行先前公布的安排,1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将分两次实施,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下调0.5个百分点。央行有关负责人透露,此次降准将释放资金约1.5万亿元。简单估算,15日这次降准大约可释放资金7500亿元左右。3天逆回购操作投放的资金量比降准0.5个百分点大约还要多出1000亿元。

  换个角度,将降准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合并考虑,本周前三个工作日,央行已经投放了约1.6万亿元。

  三天1.6万亿算不上大水漫灌

  “此次降准仍属于定向调控,并非大水漫灌,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1月4日,央行有关负责人针对降准等系列操作如此表示。

  3天投放了1.6万亿,还不算“大水漫灌”?可能还真算不上。

  流动性供需决定流动性运行,因此不能光看供给忘了需求。短期看,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漏出项”不少,央行在降准之外大力度开展公开市场操作,既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

  央行对最近的公开市场操作都有说明。

  14日,央行称,当天操作是“为对冲税期、央行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

  15日,央行称,从历年规律看,1月是税收大月,目前已进入1月份税收高峰期,预计未来几日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下降较快。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在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置换部分中期借贷便利的同时,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800亿元逆回购操作。

  16日,央行称,目前仍处于税期高峰,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下行较快,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16日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5700亿元逆回购操作。

  税期、税期、税期,一连三天,央妈都谈到了税期。当前正处在税期高峰,这期间财政收税规模有多少?上万亿!

  由于是季度首月,企业预缴上季度所得税等税款,历年1月都是税收大月,特别是税期高峰财税征缴入库规模很大。2018年数据显示,当年1月财政存款增加了9809亿元,而这是财政收支相抵后的数据,单考虑财政收入,当月收税规模显然超过1万亿元。

  同时,15日还有3900亿元MLF到期,如不续做本周还有1100亿元央行逆回购到期。14日当天有100亿元国债缴款,另外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上交大限已至,也会造成一定规模的准备金冻结。

  虽然央行一手降准一手逆回购,集中大手笔投放了约1.6万亿元。但与此同时,财政收税、央行逆回购和MLF到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第三方支付机构备付金交存等几项加起来,远超1万亿元。两相抵充,实际净投放极为有限,算不上“大水漫灌”。

  政策松没松只需看一个指标

  是不是“大水漫灌”,货币政策有没有实际松动,不用看央行开展了什么操作,看看货币市场利率基准指标运行中枢有没有实质下降就够了。

  当前阶段,货币市场参与者最看重的指标就是央行所说的:银行间最有代表性的7天期债券回购利率——DR007。

  DR007在2019年初迎来一波显著下行,一度跌至2.21%,比央行今天开展的7天期逆回购操作(2.55%)低了超过30基点,说明当时流动性确实相当充裕。不过,DR007随后开始回升,本周连续上行,15日加权价报2.65%,已高于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10bp。

  截至记者发稿时,DR007加权价报2.6268%,较上一日下跌1.95bp,但仍然高于央行逆回购操作利率。这表明流动性基本保持了供求平衡,央行做的是对冲不是“加法”,这不是“大水漫灌”。

  红包拿到手软,债券市场笑了

  央妈祭出降准、“特麻辣粉”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金融市场参与者都长舒了一口气,但还不是完全放心,毕竟2019年春节靠前、1月缴税和节前取现这两大因素,带来的银行体系流动性耗损量都是万亿级别的。

  如今,“央妈”毫不犹豫地重启公开市场操作,这回春节前流动性算是彻底稳了。往后看,央行已预告将在1月中下旬实施TMLF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预计这两项将投放资金5000亿元左右。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仍有发挥“光和热”的空间。值得注意的是,央行近三次逆回购操作,都是双期限搭配,一个短期一个中长期,在熨平短期流动性波动的同时,兼顾跨月、跨春节资金的意图十分明显。后续,随着节前取现压力加大,预计央行仍将适时开展逆回购操作。

  节前流动性稳了,节后流动性也有相当大概率保持稳定甚至较为充裕。从往年来看,春节后,现金回流银行体系,会极大改善流动性状况,即便届时可能有央行逆回购到期,但央行降准、TMLF等操作的效应也有望充分展现。

  目前来看,春节后DR007等货币市场利率有可能进一步下降。这对金融市场的意义不言自明。16日上午,债券市场已经积极响应了。就目前形势看,在央行宽货币举措下,债券市场仍是最直接受益者,利率债还有表现空间,但中高等级信用债可能更有盼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