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阿里46.6亿投资申通 快递行业进入“军团竞争”

2019-03-11 23:37:45 信息来源:虎嗅APP 发布者:isen点击量:

今天(3月11日),今日申通快递(22.48 +9.98%,诊股)发布公告,阿里巴巴将投资46.6亿元,入股申通快递控股股东公司,未来会在物流科技、快递末端、新零售物流等领域进一步探索合作。

陈德军曾说过“申通和菜鸟理念完全不同,投资菜鸟只是给面子”,如今接受阿里投资,也算明确表明阵营关系。

目前三通一达(申通、中通、圆通、韵达)加上百世五家公司,已有四家被阿里投资,只剩下韵达还没“入坑”,快递业的集团竞争趋势越发明显。

申通终于“屈服”阿里

此次阿里投资申通的方式,跟之前投资圆通、中通明显不同。

申通控股股东的德殷投资(陈德军、陈小英合计持有德殷投资 100%的股权,持有申通53.76%股份),将新设两家与德殷投资处于同一控制下的子公司,德殷投资以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对新公司出资或转让给新公司,新公司A持有29.9%股份,B公司持有16.1%。德殷投资直接持有上市公司 7.76%的股份。

德殷投资将引入阿里作为新公司 A 的战略投资者:阿里获得新公司 A49%的股权,阿里支付的对价为人民币46.6亿元。

新公司 A 和新公司 B 尚未设立。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德殷投资持股结构变更完成后,阿里并不直接持有申通股权,德殷投资持有申通53.76%股份并没有变化,仍由陈德军、陈小英通过德殷投资和新公司控制。

如此,申通既不会被阿里抢走话语权,也表明了阵营态度。为何如此?

陈德军同时是王卫和马云的朋友。据掌链传媒报道,马云曾表达出“签订排他协议入股申通”意图,但被陈德军拒绝了,通达系快递大部分业务来自阿里,但陈德军与阿里合作的初衷不是站队,尤其不能接受吞并品牌的合作方式。

而陈德军与王卫相识多年,私交甚笃。2017年顺丰上市敲钟,顺丰邀请了‘通达系’老板过去捧场,只有陈德军一人去了现场。

从媒体报道和对外表现来看,陈德军其人质朴、实在,随性而不城府,但在“顺丰关闭菜鸟物流数据接口”之后,快递公司不得不选择站队。夹在中间的陈德军最终做了从商业角度出发的选择,但如此投资方式,也很大程度弱化了阿里对申通的影响。

通达系多半已入阿里阵营

通达系快递公司,不管是业务来源还是资本投资,早已阵营分明。

2015年5月,阿里巴巴与云峰基金联合对圆通速递(13.62 +10.02%,诊股)进行战略投资。2018年5月,阿里巴巴、菜鸟网络和中通快递宣布达成战略投资协议,而百世则堪称阿里“亲儿子”,从2008年天使轮就拿到阿里的投资,如今阿里已成为百世最大股东。

目前,阿里系持有圆通17.03%股份,持有中通8.43%股份,持有百世27.79%股份。加上申通,中国快递市场几大主要物流公司中的申通、圆通、中通和百世,背后均有阿里的身影。

阿里于2013年5月28日启动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项目,计划未来8-10年内,建立智能物流骨干网络,去年5月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马云称300多亿美金才只是刚刚开始,为了建设国家智能物流骨干网,“会投入上千亿元人民币来打造这件事情,如果1千亿不够,我们会投资几千亿”。

菜鸟做信息、技术平台,不会自己下场做快递抢快递公司生意,而阿里能给快递公司带来的业务量,足够吸引快递公司与阿里保持合作关系,投资入股,表明阿里为了应对外部竞争以及深化合作,正在增强其对快递业的话语权。

快递竞争的集团化对抗

上周六,笔者去参加了点我达三周年年会,这家公司已被菜鸟控股成为阿里系公司。目前点我达覆盖全国300多座城市,以众包模式做即时物流。创始人赵剑锋在谈论即时物流竞争格局时表示,目前即时物流玩家已基本稳定,并且竞争已从单打独斗进入集团军竞争层面。

这句话同样也适用于快递业。快递公司的发展靠业务订单,电商物流的阵营对抗非常明显:依托阿里的菜鸟联盟,从服务京东再到服务第三方的京东物流、在高端快递市场一家独大的顺丰,同城即时物流的美团。

不同的是,阿里、京东和美团都是从以商流发展到物流。商流推动物流的发展,以阿里为例,物流只是服务其商业生态的底层基础设施,前段时间,国美进入大件物流,也是从交易需求上延伸而出。商流对物流有驱动作用,对接的商流越丰富,物流才有更多场景覆盖,带来更大的规模效应。

也因此,最近几年,物流公司也开始综合化发展,例如顺丰,在主营快递业务增长滞缓后,顺丰依托高品质的快递、重货、仓储等物流资产向外延伸,构建垂直一体化的综合供应链服务。尤其是在零售方面进行多次尝试,屡战屡败精神可嘉,但也透出顺丰的焦虑。

数字化供应链时代,单个环节将商流、物流、资金流合筑的数字化供应链大闭环结合得更加紧密。必然,单个公司的对抗将会弱化,逐渐融入到生态层面的对抗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