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逆向思考 “减持潮”下的三类投资机会

2019-04-14 19:39:38 信息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发布者:isen点击量:

逆向思考 “减持潮”下的三类投资机会

行情火了,减持的股东也多了!截至4月10日,今年已经有640家上市公司公布了1300份减持计划,涉及减持市值近1600亿元,为近年来同期最大值。在这些被减持的公司中,创投类股东在次新股上解禁退出案例不少,也有一些热门股在持续暴涨之后引来大股东减持,如东方通信(27.89 +1.01%,诊股)、同花顺(111.31 +0.59%,诊股)等。更罕见的是交通银行(6.29 +0.00%,诊股)在破净和市盈率只有个位数的状态下被社保基金减持,给出的理由是:“资产配置计划和业务发展需要。”虽然原因各有不同,但总归是会对二级市场的存量资金造成一定程度的“抽水效应”。

当然,面对减持不同个股的表现也分化较大,像交通银行在减持消息发布之后,股价低开后一路走高,当天就将跌幅完全收回,甚至还带动银行板块出现短期的上冲;而股价飙升数倍、逼近2015年高点的同花顺就没那么幸运了,减持计划公布之后次日低开后快速在跌停板上躺平。显然,同样的减持未必带来同样的结果,对于涨幅巨大、估值不便宜的个股来说,巨额减持计划无异于当头棒喝,暴涨之后场内资金随时可能获利了结,在减持真正到来前鞋底抹油一走了之;即使有一些个股在大势走好的情况下再度发力,最终仍会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在2015年到2018年的调整过程中,这些惨痛的案例屡见不鲜,投资者千万不能“记吃不记打”,好了伤疤忘了疼。

另一方面,对于低估值、低涨幅的白马股来说,减持消息虽然是利空,但经过充分的消化,更有可能因此引来新的实力股东,为公司新的发展带来想象空间。交通银行就是类似的案例,低估值、高分红的银行股不缺乏长线买盘,内在价值更不会随着减持而消失,只要股价具有足够的吸引力,自然会有承接盘进场。更何况,外资背景的汇丰银行目前是交行的第三大股东,未来会不会接手社保基金减持的股份提高持股比例,同样令人瞩目。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交行可能会被视为外资参与混改的第一家银行股,给公司未来的发展注入新的想象空间。因此,低估值、低涨幅的白马股,即使有减持利空也很难打垮股价,反而容易出现“利空出尽变利好”的逆转走势。

因此,对于减持潮,投资者需要提高警惕,尤其是那些被大幅爆炒、估值泡沫明显的公司,一味追高买入将面临较大的风险。另一方面,用逆向思维思考,减持潮下也有三类投资机会值得关注:

一、“考验真爱型”。在减持公司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不减持反而增持或回购的上市公司,无疑是对公司内在投资价值的认可,向投资者释放出“真爱”的信号弹。本周,伊利股份(30.00 -1.06%,诊股)的百亿回购计划获得市场的热烈响应,此类个股的内在投资价值有望获得市场的不断挖掘。比如,回购和增持双管齐下的山鹰纸业(4.17 +0.24%,诊股)、多次巨额回购B股让总股本减少超过14%的鲁泰A(10.74 -0.92%,诊股)、多次回购股份计划用于承接可转债转股的格力地产(5.77 +1.05%,诊股)、地方省市国资大幅增持的京投发展(5.72 -0.52%,诊股)和鲁银投资(5.99 +0.67%,诊股)等。

二、“接手换血型”:在原股东撤出的同时,有实力股东接盘。这一动作有些是实际控制人易主,有些是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有些则是原大股东进一步增强控制权。这样的换血往往是通过协议转让实现,没有对二级市场造成抛售压力,反而由于接盘方愿意以接近市价的水平接手,表明对目前二级市场价格相当程度的认可,因此也具备一定的关注价值。比如,全球最大的股权私募基金凯雷投资斥资7亿多接手罗莱生活(11.96 -0.17%,诊股)约10%的股权,折合入股价9.62元;太平鸟(21.75 -5.23%,诊股)的大股东在去年底溢价接手原第二大股东的持股,并在二级市场上增持买入;中电兴发(7.99 +0.50%,诊股)的原二股东从大股东手上接手股份,成为新的大股东;合盛硅业(58.20 -1.04%,诊股)原二股东减持股份,由实际控制人的子女接盘,转让价高达每股40元等。

三、“生产自救型”。有一批上市公司在前两年换了新大股东,入主价格较高,经过大幅调整之后已经被套。这些大股东如果自身实力尚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在低位割肉减持,反而可能在大盘回暖的情况下,想方设法进行生产自救。比如,央企中国文发集团以超过20元的价格从上海华谊手上接手三爱富(14.98 +0.54%,诊股),去年又在二级市场以15元多的价格增持,现价还不足15元;山东首富斥资仅20亿元入股*ST鲁丰重组为宏创控股(3.60 -1.37%,诊股),入股价高达7.74元/股,现价仅有一半不到的水平;摘帽未果的ST狮头(7.91 -2.10%,诊股),去年大股东接手价格高达18.46元,现价不到8元;通达动力(14.27 +4.01%,诊股)大股东两年前从二股东手上接盘价超过30元,目前股价只有一半不到;宝莫股份(6.19 +1.31%,诊股)现实际控制人接盘价超过14元,现价只有6元多,等等。

在用逆向思维寻找减持潮中的机会时,投资者还需要结合股价所处的位置,对于那些处于近年来的低位区,尚未被市场充分挖掘的品种,不妨作为重点观察的对象。同时,也需要密切注意标的股消息面的变化,一旦出现增持变减持,或被套大股东由于自身原因无法对上市公司进一步支持,则应当及时转变思路,不宜一味死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