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监管层频出手打击违规行为 促上市公司提质

2019-05-31 20:57:0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从沪深证券交易所查询后注意到,5月份以来,已经有4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被立案调查或立案调查进展的公告。

  对此,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这说明监管部门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力度越来越强。在严监管的态势下,上市公司违法违规行为频发的现象有望逐步改观,这有助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信披违规是被立案调查主因

  信披违规是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的主要原因。《证券日报》记者经过梳理后注意到,上述43家公司中,有34家因信披违规被立案调查。

  比如*ST秋林(1.67 +1.21%,诊股)5月25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19年5月24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公司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同样于5月24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的聚力文化(3.02 -0.98%,诊股),5月27日发布公告称,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调查。

  公司表示,在立案调查期间,将积极配合证监会的调查工作,并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事实上,长期以来,上市公司因为信披违规被罚的不在少数。

  这从证监会公布的案例中可见一斑:在2018年全年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中,信息披露违法类案件处罚56起。

  具体看,有的公司通过虚构客户、伪造合同等方式虚增利润、虚增银行存款等,导致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有的公司为弥补利润缺口、完成利润指标,与多家公司进行虚假交易,导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这些公司出于不法目的,通过各种造假手段在信息披露文件中虚假记载,掩盖业绩真相,情节恶劣,被证监会依法予以严厉查处。

  对此,联储证券温州营业部总经理胡晓辉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境外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比如美国,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尤其是信息披露方面,经历数次大的违规事件后越来越严,尤其是美国安然事件后,再次推动美国资本市场信披制度的完善。

  “从美国的资本市场来看,对上市公司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对财务状况的信息披露,让投资者能够以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待公司。”胡晓辉说。

  同时,对上市公司而言,要对公司的未来现金流、经营、规划、盈利等方面有完整、清晰的阐述。而目前市场现在出现问题的公司,更多的是蒙骗,像有些公司被问责后,并没有以正确的态度来回答交易所及投资者的质疑,而以一种蒙骗的话术来应对。

  “很难想象,规范运营的上市公司,竟然以财务票据出现差错为由,来解释巨额资金消失问题。”胡晓辉说,“一家企业连账上是否有上百亿元资金都不清晰,这是无法理解的。”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情况严重,原因何在?胡晓辉认为,根本的原因还是违法成本太低,“随着证监会监管力度的加强,处罚执行坚决,这种情况将会逐步改观。”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违规,可能直接导致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基于不实信息而做出错误决定,从而严重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利益,甚至可能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川财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团队负责人杨欧雯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究其原因,杨欧雯认为源于以下几方面因素:首先,部分企业受制于其自身的产业特点,存在较高的管理、审计甚至监管难度,导致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其次,部分上市企业自身缺乏合理完善的管理机制,缺乏监督、内耗严重导致资产流失严重。此外,部分企业的个别股东、高管的法制意识不强,也会造成信息披露违规。

  至于该如何避免信披违规,杨欧雯表示,首先需要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时,做到规范、及时、完整、真实,同时,上市公司需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建立有效的内控机制,修订合理的公司章程,避免部分股东权力过大而导致的违规行为;在监管层面,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违法必究,提高违法违规成本,切实提高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

  对于上市公司信披违规这一问题,证监会也一直有所表态。证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资本市场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础,是充分保障投资者知情权的法定要求,证监会通过严格执法,督促发行人、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等责任主体切实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不断夯实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石。

  上市公司对市场要有敬畏之心

  在被立案调查的公司中,除了信披违规,还包括董事长和(78.00 -1.52%)董秘涉嫌内幕交易、未按期披露年报和季报、公司董事被调查,以及实际控制人和一致行动人超比例减持未披露且在限制期内违规交易、因公司及实际控制人在证监会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未予配合,涉嫌违法违规。

  比如,深大通(8.22 -0.12%,诊股)就是因为暴力抗法被立案调查。

  5月23日,深大通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及实控人在证监会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未予配合,涉嫌违反相关证券法律、法规,根据有关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公司及实控人立案调查。

  5月26日下午,深大通公告发布董事会专项决议。针对公司相关人员拒绝、阻碍证监会稽查总队工作人员依法履职的行为做出深刻反思与检讨。

  在业界看来,不管是信息披露违规还是因为其他的原因被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上市公司对投资者、对资本市场没有敬畏之心。这不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质量。

  日前,证监会主席易会满表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是企业责无旁贷的重要使命。作为市场主体,上市公司担负着自我规范、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直接责任、第一责任。推进资本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监管部门要做到“四个敬畏”,对上市公司来讲,也必须谨记和坚持“四个敬畏”,尤其是大股东和上市公司董监高要常怀敬畏之心。

  一位来自中部地区的投行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力量。我国经济要转型,上市公司要有核心竞争力、良性持续发展很重要。对上市公司而言,上市后仍要努力发展,不能丧失斗志。要把产品做精做细,要有匠心精神,在细分行业里做到技术精尖。

  “有的上市公司的创始人,在公司上市后凭借着股市的财富,不再有上市前的创业艰苦和奋斗意识。有的自我膨胀,不重视投资人回报,不敬畏资本市场。”上述投行人士说:“上市是为了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不是为了套现。如果没有追求公司持续稳定发展,那么对上市就一定要‘三思而后行’。”

  杨欧雯表示,A股上市的审核条件较高,公司成功上市发行来源于其主业的优秀。但看待上市公司开展主营业务外的其他业务时,需要辨别是“不务正业”还是“不误正业”。

  “在A股市场中,不乏一些上市公司在兼顾主业的同时向上下游产业链延伸,发掘出新的利润增长点,从而实现强者恒强。”杨欧雯说,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务正业的公司,如某些企业盲目开启房地产经营、动用大量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甚至抛弃实业,专注炒股。诸如此类的现象,极易造成公司丧失本身的行业竞争力,积压大量风险,最终损害公司经营和投资者利益。

  她认为,上市公司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首先应当了解自身优势,专注主业,利用自身的市场份额及产业链优势,在平稳中推进自身的增长。同时,当前技术的重要性愈加凸显,通过高技术达到高质量,通过发展技术来专精主业,对于上市公司发展而言意义重大。

  此外,上市公司的高质量发展也体现在自身的社会效益上,树立绿色观念,维持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切实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也是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胡晓辉表示,对上市公司而言,应该珍惜投资者的信任,还投资者知情权,加强沟通,利用各种平台传递真实信息。

  值得关注的是,日前,易会满对上市公司和大股东提出必须牢牢守住“四条底线”,即不披露虚假信息,不从事内幕交易,不操纵股票价格,不损害上市公司利益。

  他同时表示,对于问题严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证监会将综合运用监管措施、行政处罚、市场禁入、刑事移送等手段,追究公司特别是大股东、上市公司董监高、实控人的责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