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央行手里有粮 机构心中不慌

2019-06-06 20:10:4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6月末,经常是流动性较为紧张、资金价格较高的时点。交易员称,半年末资金面偏紧是惯例,就看紧到什么程度。总的来看,虽然今年6月流动性扰动因素多,资金面波动不可避免,但有了此前的“钱荒”以及满屏找钱的经历之后,市场参与各方有充分预期和提前准备。从本周央行在公开市场的动作以及资金价格变动来看,市场相信央行手有余粮,机构做好流动性管理便可。

  Wind数据显示,上海银行(11.48 +0.61%,诊股)间同业拆借利率(Shibor)过去十余年高点多数出现在半年末与年末。

  央行手里有粮,机构心中不慌

  随着半年末时点越来越近,以及宏观审慎评估体系(MPA)考核带来的影响,流动性压力会更加显然。分析指出,预期越充分、准备越充足,流动性出现超预期波动可能性越小,相信在央行的精准调控以及预期管理下,今年年中资金面将平稳度过。

  今年资金面扰动因素

  本周资金到期量较大、6月同业存单进入到期高峰、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加速、CPI增速回升预期等四方面因素均对市场流动性构成影响。

  (1) 存单到期量大、发行不畅

  进入6月同业存单的到期高峰,对中小银行容易形成一定资金扰动。Wind数据显示,6月超过1.7万亿元存单到期,第一周至第四周到期量分别为3261.6亿元、6001.9亿元、4363.5亿元、3543.2亿元,其中第二周到期量超过6000亿元。与此同时,由于5月底包商银行被托管事件,近期同业存单发行面临压力。

  央行手里有粮,机构心中不慌

  (2)公开市场到期主要靠央行对冲

  本周公开市场到期资金规模显著,为春节以来单周最大到期量。其中,逆回购到期53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4630亿元。6月3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隔夜资金价格连续低于2%,央行于4日净回笼900亿元,6月5日央行尽管有2700亿逆回购到期,央行依旧开展小规模逆回购,净回笼2100亿元。

  央行手里有粮,机构心中不慌

  机构认为,央行6月上半月可能会继续采取对冲逆回购和续作MLF到期的形式投放资金。央行此前表示,将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护货币市场平稳运行。当前货币政策仍面临平衡多目标的问题,机构料央行选用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可能性较大。

  某券商固收分析师指出,考虑到人民币汇率压力,央行整体思路是锁长放短。

  (3)地方债发行提速

  截至5月底,地方债合计发行规模已达1.94万亿元,完成2019年新增限额的六成多。财政部要求,争取9月底前完成年内全部新增地方债发行计划,据此测算,未来三个月的发行规模将维持相对高位。

  (4)通胀压力推升市场利率

  猪价波动导致5月份、6月份通胀不确定性增加,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流动性。中信建投(23.36 +0.34%,诊股)表示,CPI方面,猪肉、鲜果、蛋类等支撑食品价格增速回升明显,预计5月CPI同比增速回升至2.8%左右。

  银行提前准备“弹药

  往年在年中时点,有不少银行会选择上浮个人存款利率、发行大额存单,预计今年上述情况依旧会出现。此外,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永续债能够为银行提供资本补充。

  5月份以来,商业银行永续债发行开始提速,中国银行(3.73 +0.27%,诊股)、民生银行(6.22 +0.48%,诊股)均已完成永续债的发行,华夏银行(7.54 +0.00%,诊股)、招商银行(34.09 +0.41%,诊股)的永续债已获批。在上市银行股价大多仍处于“破净”状态的情况下,永续债成为上市银行补充一级资本的第一选择。

  永续债发行热度高,主要还是银行有补充资本的压力,大行和股份行一是满足监管指标的压力,二是维持一定的扩张必须补充资本,加大信贷投放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中国银行、民生银行已先后完成各自400亿元的减记型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发行工作,还有工商银行(5.77 +0.17%,诊股)、农业银行(3.77 +0.00%,诊股)、交通银行(6.09 +0.33%,诊股)、光大银行(3.93 +0.26%,诊股)、华夏银行、招商银行等8家银行披露了发行计划,规模合计达到4600亿元。

  央行喊话做好充分准备

  央行有关负责人6月2日答记者问时指出,对6月影响流动性的各类因素已作了全面估计和充分准备,将根据市场资金供求情况灵活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和中期借贷便利操作,6月17日第二次实施对中小银行实行较低存款准备金率政策还将释放约1000亿元长期资金,有效充实中小银行半年末的流动性。

  Wind数据显示,经历过钱荒之后,年中以及年末资金面波动性已经有所缓解,如下图所示,在关键时点,

  央行手里有粮,机构心中不慌

  6月初流动性本身较为充裕,而央行从6月3日便重启了逆回购操作,无疑是在向市场传递明确信号。近期银行间隔夜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DR001)已降至2%以下,是5月13日以来首次跌至2%以内。

  部分央行开启降息

  世界银行发布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将2019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3个百分点至2.6%。从全球央行整体表现来看,当前全球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均继续向偏鸽方向转变。澳洲央行6月4日宣布降息,为近三年来的首次降息;日本央行称将会继续实行宽松政策以支撑日本经济。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美联储主席隔夜在芝加哥发表演讲的时候提到对降息保持开放态度。

  央行手里有粮,机构心中不慌

  鲍威尔指出美联储现在会非常密切的观察美国经济前景,并指出在必要的时间点做出“合适的行动”来保持经济的扩张,以及使美国通胀增速在2%左右这个区间浮动。同时,如果一些美联储不可控的风险在今后恶化,美联储会愿意考虑降息这个方案。但他也同时提到“如果用货币政策来推动通胀增速的话,那么这会带来金融市场过剩风险”。

  从近期美债走势来看,市场似乎开始倒逼美联储释放明确的降息信号,但从近期美联储官员的口风来看,美联储暂时没有向市场妥协。

  江海证券屈庆认为,从美债收益率曲线上看,导致曲线异常的是3个月国债利率,其走势和Fed的联邦基准目标利率基本一致,核心问题是Fed的基准利率太高,因此市场产生了降息的预期。

  屈庆并指出, 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趋势回升已经限制了降息的可能性。参考这几年中国货币政策更为独立于海外市场的货币政策的情况看,海外市场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较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