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经典国漫形象如何走出怀旧走向市场

2019-07-05 19:28:5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展览中庭展出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动漫游戏主题展人气颇高。本报记者 叶辰亮摄

  本报记者 张祯希

  增加产业前期布局,打通设计制作营销各个环节,是经典国漫形象得以延续的关键;而“中国动画学派”坚守的个性表达、不断创新的精神,则需要原创动漫产业继承与发扬

  第15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于昨日开幕。首日参展人数达4.8万人次,超过去年的4.6万人次。

  一年一度的CCG EXPO是观察国漫发展的重要窗口,今年又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处展现经典国产动画成就的特别展区,成为今年CCG EXPO的点睛之笔。

  这条成年人30步便能走完的展区,是中国动漫发展的有趣缩影。展区最前端的展示屏上滚动放映着还未上映的国产动画大电影《江南》的宣传资料,这是我国第一部将军工机械搬上大银幕的动画;末端则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场的展位,孙悟空、阿凡提、葫芦娃、黑猫警长等经典国漫形象组团而来分外引人瞩目。

  这“一老一新”间的相望,是中国动画生生不息创新发展的鲜活注脚,也激发业内人士另一些思索——在岁月另一端熠熠生辉的国漫老经典,如何走出怀旧情结,以历久弥新的姿态活跃于当下与未来?层出不穷跃上舞台中央的动漫后辈们,又能从这些让观众惦记的经典中继承、学习什么?

  70年间的发展与传承,正是本届CCG EXPO主论坛现场被业内人士频繁提及的话题。在他们看来,增加前期布局意识,打通产业链各环节,是经典得以延续的关键;而中国动画学派坚守个性表达,不断创新的精神,值得继承与发扬。

  如何让动漫形象价值最大化

  提前布局衍生品,中国动漫需要补上产业缺失环节

  “中国电影的衍生业务低于国际水平三分之一左右”,一位影视工作者透露的数据听着有点悬殊,却并不让业内人士意外。如何围绕一个经典形象,铺设出贯穿小说、动漫、游戏、影视、衍生品各个领域的良性可持续生态,是全面释放形象价值,拉长形象生命周期的有效方式,也是近年中国动漫领域的重要议题。

  将衍生品产业布局前置,是动画大电影《江南》给出的答案。虽然离上映还有一段时日,《江南》的衍生品传统工艺品等已经出现在展会现场。过去,“滞后性”是中国动漫电影衍生品开发的一大症结,大热后没有及时推出衍生品满足市场热情的动画电影不在少数。在业内人士看来,衍生品的布局应该提前到内容创作期,至少要保证上映半年到一年谈妥合作协议,这样才能与电影上映同步发售。

  动漫形象的长久生命力,也需要常出常新的内容来维系。以日本动画《攻壳机动队》为例,这部在动漫迷中知名度很高的科幻经典自1989年推出漫画版之后,每隔几年,都会根据市场审美偏好,借力视觉技术升级,推出最新剧集、电影版本,维系热度,同时根据形象变化,还推出了多代模型和收藏品。事实上,日本万代、TAKARA等正是凭借动漫衍生品而成为全球知名的玩具厂商。

  对于动漫形象的全面开发,日本的制作委员会制度很有借鉴价值。在动漫品牌开发过程中,播出平台、影像制品销售公司、广告商、衍生开发商、原作出版方集中起来,形成制作委员会,对每一环节的开发进行讨论。各个环节的早期介入与深度交流,让产品开发更为专业。

  回望中国动画学派传统

  “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的精神要传承

  中国动漫产业的良性发展也离不开对经典的回望与传承。在CCG EXPO现场,《骄傲的将军》《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牧笛》《三个和尚》《猴子捞月》《山水情》等经典作品,以及作品背后老一辈中国动画人的匠心坚守,让业内人士感动。

  上世纪20年代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一大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作品,享誉国际,被称为“中国动画学派”。中国动画学会副会长贡建英介绍,“不模仿别人,不重复自己”正是这些作品形成一股清流的关键。今天,原创动漫面对市场竞争,同样需要创新,同样需要坚持民族特色。

  何为创新?中国动画学派坚持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样的民俗民风中汲取养分。剪纸、折纸、泥塑、水墨、壁画、年画、窗花、古典纹样等极具特色的中国元素,都成为讲述传统故事的形式载体。即便是同一种绘画形式,也能在不同的作品中拓展出新意。讲述成语故事的动画短片《鹬蚌相争》便首次将剪纸片拍出了水墨艺术的效果。

  这种创新成了不少动画人毕生的追求。论坛现场,贡建英说到老艺术家特伟的一个晚年细节,让在场的青年动画人感动。特伟90多岁时,曾向去医院看望他的贡建英提及,想要以“武松打虎”为题材,创作一部水墨动画,可惜因为年事已高,最终未能如愿。“特伟过往的《牧笛》《山水情》等水墨动画非常静谧,老人家正是想要通过‘武松打虎’这一题材,进行一番新的风格尝试。”

  深入传统文化,去真正了解要创作的主题,是老一辈动画人留下的宝贵财富,也成为当下动漫产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滋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