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今年上半年近三成电影票房不足百万

2019-07-11 19:21:0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学区房72小时》 票房99.7万

《今世未了缘》 票房4万

  上半年过去了,从春节档一骑绝尘创造46亿票房巅峰的《流浪地球》到四月大热的漫威超级英雄大片《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单片收报40亿元票房早已不再罕见。然而,就在单片票房不断载入影史史册、票房纪录不断突破的当下,依然有大多数“小片”仍旧在浪潮汹涌的大盘中上演“求生”戏码。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2019年上半年共有新映电影252部(国产片185部,引进片67部),其中有77部电影票房不过百万,占上半年上映电影总数的近三成。这77部影片合计贡献了3030万票房,仅占上半年总票房(311.6亿元)的0.09%,不到千分之一。其中最低的单片票房只有4万,最高的是近期上映并有一定话题关注度的《学区房72小时》,尽管在豆瓣评分上获得了7.1分的成绩仍仅收获99.7万票房。面对风云骤变的中国影市,如今市场都在盼望头部影片出现,各家影视公司都在精打细算的情况下,为何还有如此多炮灰小片乐此不疲?哪个类型的电影最容易炮灰?这样的小片对市场究竟有什么影响?新京报记者就以上问题采访业内人士解析大数据与市场情况。

  票房

  77部电影总票房刚过3000万

  根据专资办票房统计,2019年内地影市上半年中票房达到311.6亿,与去年上半年320.3亿票房成绩相比少了8.7亿。票房未过百万的77部电影,票房总共相加起来只有3030万元,77部电影中票房超过50万的影片只有27部,其中进口片9部,其他影片大多是国产剧情片。电影类型以喜剧为主,其中也有很多偏文艺的作品及戏曲、纪录片等小众类型影片。这些炮灰影片数量最多的月份集中体现在1月和6月,分别达到17部。总的来看,近80部电影相加票房甚至不及大盘总票房的千分之一,《一路疯癫》《最后一刻》《海风吹过零丁洋》《我要上头条》《极限速递》等12部电影票房还未过10万元,最低的一部是由聂如良执导的爱情剧情片《今世未了缘》,该片于3月14日上映只有4万票房,上映首日该片只有0.2%的排片。

  口碑

  小体量好评佳作无法票房逆袭

  近年来,口碑成为一部电影票房成败的关键,出现了不少好口碑引发高票房的意外案例。但依然有些电影无论口碑如何,都难以引爆票房,在今年上半年票房不过百万的影片中不乏口碑佳作,例如由导演吴京多次在社交平台力捧,颇具现实意义的《学区房72小时》,由于上映时期“生不逢时”,与目前已突破12亿票房的《蜘蛛侠:英雄远征》同天上映,豆瓣评分7.1分,从上映首日的1000元逐渐飙升到最尾一日的55.6万,票房虽然呈现逆袭曲线,但怎奈基数太低,最终该片勉强凑够99.7万的综合票房,成为未过百万电影中的头号选手。事实上,《学区房72小时》后期口碑上转化为票房的效果还算明显,未过百万大军中有更多炮灰电影却难逃被遗忘的命运,例如法国电影《监护风云》,有关于家暴、家庭伦理题材也很深沉,豆瓣评分7.3分,最终也只有83万;另一部法国批片运动电影《篮球冠军》,豆瓣评分高达7.6分,最终票房只有64万;具有独特风格的动画佳片《白牙》也被市场抛弃,豆瓣评分同样达到7.6分,仅收获了62万票房,被业内认为是上半年被严重低估的动画电影。

  市场

  票价过高影响观众观影选择

  票房垫底也不免让人为电影背后的投资方捏一把汗,新京报记者统计到,77部电影的很多出品方都是一些小公司,有些甚至全年就只推出这一部作品,大量都是注册资本金在百万规模的中小公司,但也有一些在电影行业里比较知名的公司,《逆流大叔》的主要出品方是天下一电影制作有限公司,由阿里巴巴影业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海上浮城》就只有51万票房,“此前几年资本大热就造成行业里资本不断涌入,例如去年就有很多电影还没来得及上映,但又不可能不上映,所以大部分小片也管不了排片率和票房情况进行上映。”电影市场专家蒋勇表示,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形势对人们收入有一定影响,最重要的是今年电影票价上涨,造成了很多观众的流失,“其实就现在来说,不过百万电影数据增大是非常正常的,因为票价很贵,观众不会再说以随便试水的心情观影,打个比方,以前电影票可能十几元、二十几元一张,或者还有票补的、优惠的几块钱的,你花这些钱去看一部小片,哪怕再烂最后还是能接受,如有意外惊喜则更好。但现在电商泡沫退却,大概没有观众会随便花三四十块钱去看一部(看上去)很不值得的电影。这类小片一是得不到院线的排片支持,二是得不到观众的随便打赏,自然会票房越来越惨淡。”(记者 周慧晓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