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狮子王》:自我复制真的好吗?

2019-07-19 23:03:37 信息来源:北京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狮子王》:自我复制真的好吗?

曾念群

最近有个段子,说这几天《狮子王》影厅里都是三十多岁的小孩子,这个段子精准地概括了CG版《狮子王》的主力受众人群。

时光倒流至1995年,我们历史性地引进好莱坞“十大巨片”,《狮子王》位列仙班。1995年能在电影院坐得住的孩子,按照六七岁起算,24年过去,确实是三十多岁的“老小孩”了。一代人的回忆杀,在二十多年后被迪士尼轻易垂钓,化作了又一轮白花花的票房。

这不是坏事,同时也未必是个好事。

说它不是坏事,很简单,影片卖座,何乐不为。迪士尼这一卦算得贼准,直奔一代人的情怀而去,不少“老小孩”一看到开篇的情景再现,已经泪眼模糊。往简单里想,能满足一代人追忆的电影越发鲜见了,顺带捣鼓捣鼓泪腺排排毒,总归不是坏事。

说它未必是好事,主要在于迪士尼的自我复制,把动画版的内容换做CG版重置一遍,以为可以包打天下,结果似乎并不太如意——别看《狮子王》中国票房不错,首周末三天拿下3.74亿人民币,然而这样的业绩其实非常平庸,还不及《扫毒2:天地对决》首周末的4.3亿,并没有释放出好莱坞当打品牌的市场号召力。

话说当年动画版《狮子王》横空出世,创下了9.87亿美元动画票房纪录,这一佳绩一直保持了16年之久,直到2010年才被《玩具总动员3》刷新。巧的是《玩具总动员4》早CG版《狮子王》20天引进,票房至今不到2亿人民币,成为今年好莱坞品牌折戟沉沙铁未销的又一代表。在一整个好莱坞大片都不灵光的上半年,迪士尼试图用自我复制的CG版包打天下,想得还是过于土匪了。

CG版内容几乎是动画版的原搬照抄,唯一的附加值在于CG带来的真实感。就技术而言,CG版将非洲大草原动物世界的真实还原做到了极致,每一帧画面都是精美绝伦的高清壁纸,甚至可以以假乱真。然而这些精美的画面拼合在一起,未必是一部好电影——动画版的好故事换做了CG版的皮囊重置,结果并不那么合身。

当年动画版大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编剧将莎士比亚的故事动物化,宫廷复仇故事在动画创作里可以用拟人化的手笔来实现,但在追求动物形象真实还原的CG版本里却出现了撕裂伤。CG版一方面要追求狮子等动物形象的真实感,一方面又要追求故事的拟人化,这本就是两个不兼容的创作反向,强扭在一起,难免出现两层皮的结果。

当年动画版讨喜,除了彭彭和丁满极尽搞笑,还在于片中除了刀疤和鬣狗外,绝大多数角色都是嘴角上扬的喜乐状,纵使狮群深陷困境也是如此。CG版追求动物的真实还原,动物形象大多凶相毕露,必然放弃拟人化的嘴角上扬以及带来的形象喜感。片中能传到喜感的段落大打折扣,小辛巴和小娜娜历险那段算是其一,彭彭和丁满的登场找回了部分喜感,但多为台词和歌舞的外挂。狐獴丁满还好,举手投足本就是个天生萌货,而疣猪彭彭则类如野生的猪刚鬣,形象其实挺暗黑的。

遥想当年,《狮子王》是个老少咸宜的作品,一不小心开启了我们的全龄化动画市场。在《狮子王》引进之前,动画片直接与儿童市场划等号,《狮子王》引进一举打破壁垒,实现受众的全龄化。1995年有购买力的成年人按照20岁来起算,如今已是四十好几的人了,加上晚婚晚育的新风尚,正好是带孩子一起追忆往昔的好光景,然而影厅里儿童身影并不多,可见迪士尼作茧自缚,把一个超级IP自我复制成了贩卖情怀的窄众特供。

就目前的市场反响来说,CG版似乎赚得并不多,片中真实化的形象设计,也很难像当年动画版那样大肆开发延伸产品。CG形象和非洲动物世界的还原看似用心,还请来了《阿凡达》团队做后盾,但此类技术问题在好莱坞已为常态,并不值得大书特书。说到底,CG版依旧是当年动画版延伸价值的继续,或是剩余价值的榨取。

动画版我们1995年引进,而它诞生的1994年,是世界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黄金岁月。那一年除了《狮子王》,还有《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低俗小说》《这个杀手不太冷》《燃情岁月》《烈日灼人》《红蓝白三部曲之红》《暴雨将至》《饮食男女》《阳光灿烂的日子》《活着》《东邪西毒》《重庆森林》等名垂影史的佳作问世。好电影有时可以通过翻拍来激发,影史上不乏翻拍经典问世,但翻拍一定是破旧立新的,绝非自我复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