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5G时代给纪实影像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2019-08-27 19:06:4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融媒体的新环境、5G时代的到来,会给纪实影像带来怎样的机遇与挑战呢?8月24日,在第三届北京纪实影像周的论坛上,来自业界的专家、制作人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深度探讨。

  融媒体让好作品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高级编辑李亚玮表示,很多从传统媒体转入市场的纪录片人都有一个困惑,他们在原来的平台所做的没有考虑市场效应的节目,在当时的收视率显示很高。由此,他们认为自己进入市场后马上就可以成功,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经历过一两年的痛苦转型后,最终能生存下来的人都想通了一点——市场就是他的客户。

  针对这个问题,重庆广电纪实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余季波表示,从传统媒体的角度来谈融媒体下的传播,实际上是指传统媒体如何想办法突破这种困境,寻找到新的空间。这种新机遇,实际上指的就是市场的机遇。他认为,传统媒体的思维方式,停留在单纯地思考如何做出一部好的作品,但是在新媒体崛起的当下,如何让一部好作品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是现在每个创作者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同时,余季波也表示,尽管传统媒体的生存状态更加艰难,但新媒体的崛起,也令传统媒体有了更多可以展示作品、获取用户关注的渠道,有了更多可以通过用户关注获得收入的方式。

  SMG纪录片中心主任李逸在发言中表示,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社会如何发展,内容永远是第一位的,“生产内容的人永远是我们的第一资产。”他认为,在融媒体时代,纪录片创作者必须要做到在坚持优质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新、短、快、活的传播特性,用更有效的表达方式,产出更加优质的纪实内容。对于当下新媒体的强势来袭,李逸并不认为这会导致传统传播渠道的势微。他表示,如果能够切实做好从电视小屏幕到电影院大银幕,再到网络平台的整体构建,那么就完全可以实现融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全产业链播出平台的打造。

  他透露,SMG纪录片中心已经计划在上海打造一个“纪录片院线”:“中国目前拥有全世界最多的电影银幕,上海每年的国际电影电视节,纪录片展映都一票难求。所以我们未来会选取三四家4K影院,定点专门放纪录片。我们希望引进海外非常好的纪录电影,同时也鼓励越来越多的原创纪录电影能够拿龙标。”在他看来,不管环境如何变化,把内容做精良,永远是不二的选择,“至少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年轻受众愿意花50块钱,花一个半小时,在一个空间里安安静静看一部纪录片。”

  新技术带来更多互动式沉浸式体验

  2019年是5G技术之年。咪咕视讯总编辑刘谦表示,从内容方面来讲,5G将带来三个新变化:一是低延时,这使得内容的生产传播更贴近于直播。二是高带宽,随之带来整个高清内容产品行业的发展,可以让纪录片人在此技术上追求感官能够体验的最真实效果,更能够产生沉浸式体验。三是多终端连接,在未来的纪录片生产中,也许可以实现在很远的地方操控摄像机,带来高速的生产方式。

  目前,各大视频平台都在纪实内容上针对即将到来的5G时代进行了新布局。CIBN互联网电视总编辑王坚平认为,未来的纪录影像会快速两极分化,一方面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短视频正在成为社交媒体,另一方面,大屏高清的视觉享受将使纪录片越来越走向精品化。

  爱奇艺纪录片中心总监宁玉琪在发言中提出,5G时代更强调互动性,现在用户习惯用点赞和弹幕去发表评论,未来的用户将会更深入地参与到内容讨论甚至创作中。

  对此,企鹅影视纪录片工作室总经理朱乐贤也有同样的观点。他以腾讯出品的《风味人间》举例说,该片以周播的形式播出,因此,每一集都会在一周的周期中接受用户的拷问。其带来的结果就是纪录片创作者要在每周听取用户意见后,对内容的剪辑进行修改。而进入5G时代,这种内容的互动性将更加多样。

  优酷纪录片中心高级制片人张清还提出,5G让纪实创作者可以调动更多的数据去实现4G时代无法实现的内容精度以及用户画像的精准分析,“我们不仅可以抓取用户的年龄、所在地点、学历等,还能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性格特点甚至观影时的情绪波动。”她也指出,尽管新技术为纪实创作者带来更多的便利,但就内容创者而言,始终应该坚守本心,要更注重将真实、有文化性质以及有记录意义的东西传播出去。

  刘谦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纪录片的核心价值在于是否呈现时间成本,是否认真投入时间去创作作品。在越来越多的人考虑所谓“商业价值”的时代,纪录片仍应该摒弃浮躁的心理,追求内容本身的价值,而不是一味迎合受众。 (本报记者李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