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摩登兄弟刘宇宁:这成长的一年,担心过矛盾过

2019-08-31 03:27:2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能容纳万人的场馆里灯牌闪耀,舞台半空中的他却突然觉得有点慌,“感觉气一直在上面,一直在,几乎要唱不出来。”眼前的刘宇宁,两手比划着胸口的位置,试图还原两周前在北京的紧张——那是他人生中第一场巡回演唱会,全国各地的粉丝甚至穿上了婚纱,以婚礼般的庄重,迎接他的演唱会首秀。

  “我这一辈子有几个小小的目标,正在逐一地完成。比如演唱会,小时候看到电视里很多人表演,我就想,有一天,我要有自己的演唱会。”明天,这位在过去一年里飞速成长的歌手,将在上海上演自己的巡回演唱会。

  在对话晨报记者时,刘宇宁透露了不少演唱会的新亮点,“有新作品首唱,增加了2首对我有纪念意义的歌曲,还有一个很特殊的solo环节——我得让连着跑了两个城市、看了第三场的摩饭们觉得值。”他还表示,很喜欢上海,要把很多歌唱出“上海味道”。

  眼界开阔

  “知道了什么是好的”

  当《走马》《讲真的》等翻唱歌曲在大街小巷唱响,当天南地北的粉丝不断涌向辽宁丹东的安东老街……去年夏天,刘宇宁突然火了。那是他和吉他手阿卓、键盘手大飞组成“摩登兄弟”并在网络直播间里唱歌的第四个年头。在此之前,1990年出生的刘宇宁已经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徘徊了许多年:他为谋生学过厨艺,也在酒吧驻场,还曾参加大大小小的歌唱比赛却无功而返。

  与日俱增的人气,迅速为刘宇宁敲开了许多新的大门。这其中,有《天天向上》《快乐大本营》《我们的师父》等热门综艺,有《金曲捞之挑战主打歌》《蒙面唱将猜猜猜》《歌手2019》等专业音乐节目;还有演技上的突破,比如和黄子韬、张雪迎合作电视剧《热血少年》,参与古天乐、张家辉主演的电影《使徒行者2》……更重要的是,个人专辑《十》和EP《如约》的发布,巡回演唱会“成长风暴”的落地,让刘宇宁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己的音乐梦想。

  回顾一年来的变化,刘宇宁首先提到的是眼界上的开阔,“这一年接触到了更多优秀的音乐人,好的词曲作者,在这个过程中,我更加知道了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对的。”

  样样尝试

  “多几条路不好吗”

  从素人歌手到人气明星,刘宇宁在迎接欢呼的同时,并非没有经历“风暴”。那是走红后来自四面八方的争议声音,也是对自身定位的不断反思。他坦言,出道一年就举办巡回演唱会,内心难免有些担心,“我接触到每一个东西都会想,我能行吗?我能撑起来吗?”

  克服焦虑最好的办法,是不断练习、充电。为了这次的演唱会,刘宇宁首次挑战舞蹈表演,“我胳膊长,腿也长,身体有点不协调,所以跳舞对我来说真的很难。第一场演唱会上,大家是一边笑一边看着我的舞蹈,其实我练了很久。”而自称最喜欢游乐场的他,从前对上海最大的向往是到迪士尼乐园走一走,这回却根本顾不上,“太忙了,真的没什么时间。”

  这么拼,不累吗?“累,但是不敢说。”刘宇宁调侃说,比起忙碌的辛苦,没有工作的状态反而更容易让他忧虑,“人就是很矛盾。累的时候矫情,不累的时候想问,‘为什么我没有工作。’”

  也是因为这样,刘宇宁丝毫不敢松懈。他的出发点很朴素,多几条路走,不好吗?“能唱歌、发专辑、发单曲,我觉得已经很棒了;如果演戏上又有一个发展的机会,我就多多去学习;如果综艺节目很好玩,可以学到东西,我也会尝试。”

  善待粉丝

  “我们相处像朋友”

  刘宇宁一直保持着有空就开直播和粉丝聊聊天的习惯,这甚至成了他工作之外自我放松的方式。“这一年,他们不断支持我做我想做的事情。我们的相处真的像朋友一样,在他们面前,我不需要伪装,他们懂得我在说什么,我也知道他们怎么想。”

  而在粉丝的眼中,这个随时随地愿意分享心声的偶像也格外亲近。此次巡回演唱会的首场演出,他想尽办法为粉丝安排特殊的购票通道,此次落地上海,他也不忘关照粉丝们尽情享受申城的魅力。据说,这回有许多女粉丝会穿旗袍来助阵,他也透过晨报的采访隔空喊话:“穿旗袍也要注意安全啊!演唱会场地难免有的地方比较高比较陡,一定要注意安全!”

  当然,除了粉丝的声音,刘宇宁也非常关注普通人对自己的观感。“每次新歌上线,我会看所有的评论,包括路人的。如果他们对作品没什么感受,我会觉得这首歌不是特别成功;如果有评论感受到了我想表达的东西,我会觉得很重要。看了大家的评价,我会思考应该怎么改善自己”。记者 曾索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