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袁泉 演完乘务长,职业感在体内发酵

2019-10-10 07:05: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根据2018年川航3U8633航班迫降事件改编的电影《中国机长》,截至发稿时票房已突破20亿元,成为目前排片最高影片。片中袁泉饰演乘务长毕男,危急时刻她临危不乱,在机舱内安抚乘客情绪。一次路演现场,袁泉问观众的观影感受,眼睛里闪着光。有网友评论:《中国机长》里戳中我的,就是袁泉的这双眼。正是这双温柔中带着坚毅的眼神,让片中119名乘客感受到了安全感。

  作为演员,袁泉的起点很高。中戏读书的时候,就参演了首部电影《春天的狂想》,凭借周小玫一角获得第1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之后又凭借《蓝色爱情》和《美丽的大脚》分别获得第8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第2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袁泉承认自己很幸运,“没有经历过递简历,到处跑组的状态。”起点虽高,但她却十分低调。2017年热播剧《我的前半生》中的职场女强人唐晶一角,让她获得了很高的人气,但她并没有趁热打铁大批量地接戏,依然顺其自然,没有合适的角色,就好好生活,“没有生活,你就没有办法去塑造角色”。

片中袁泉散乱着头发,戴着氧气面罩,眼神深邃且犀利,短短的几秒就将飞机遇险的惊心动魄传达了出来。

  《中国机长》

  和这个职业有了默契的连接

  2018年的一天,袁泉坐在出租车上,广播里正在播放几个月前川航3U8633迫降事件将要改编成电影的消息,她正好奇谁来扮演机长的时候,听到了张涵予的名字。当时她只是一个听众。第二天她就接到了导演刘伟强的电话,她从一名听众变成了一位乘务长。

  电影开拍前,为了塑造角色,袁泉与其饰演的乘务长原型毕楠有过多次交流。最初,她还带有一点试探性,因为她不知道遭遇了这种极端事件后,再去问一些细节,会不会伤害到当事人,给对方带来一些负担。但袁泉发现身为成都人,毕楠其实是一个直来直往、特爽朗的人,对于当时在飞机上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作为乘务长该如何应对,都做了详细讲解。当时他们面对突发事件所做的反应,其实都是出于职业本能,是长年累月训练的结果。这给了袁泉表演上很大的底气。

  乘务长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开拍前,袁泉和其他演员进行了三个月的专业训练。这时她才发现原来乘务员每一个微小的动作,都有技术含量。“如何在狭小的空间里服务时不会妨碍到乘客,跟乘客说话的时候要蹲下,每个动作都是经过专业训练的。”

  电影拍完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袁泉回到现实生活中都有一种职业惯性。早上漱口,拿起大瓶的水,她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双手倒水,而是将大瓶的水放在胳膊上,利用前臂的支撑,一气呵成完成倒水的动作。“有一天当我发现这一点的时候,突然觉得好像职业感这个东西在我身体里产生了作用。”作为乘客上飞机,她也会恍惚自己应该站在迎接口的位置,感觉自己已经是他们中的一员。

  “这也是作为演员的幸运吧,通过拍摄这部电影跟这个职业有了一种很默契的连接。”袁泉自豪地说。

2017年的热播剧《我的前半生》中,袁泉饰演的唐晶圈粉无数。

  年龄,是一种收获

  《中国机长》上映后,“袁泉演技”上了热搜。在这部以男性角色为主的电影中,袁泉每句台词都带有饱满的情绪,一个眼神带领观众迅速入戏。

  飞机出现问题后,袁泉有一大段安抚乘客的台词:“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拍完后袁泉看回放,并不满意,觉得自己的情绪有点过,又来了一遍。她知道自己要沉着,可是那一刻能感受到心里的一丝慌张,“我相信真正的乘务员不会的,他们已经历练到能在瞬间把自己的恐惧放下,以绝对的信念带给大家希望。我们经过短暂的培训,根本无法真正达到他们长年累月的飞行经验。”

  导演刘伟强评价这场戏:“不是简单的对白能压下去的,要靠整个人的身体语言、眼神、气场。”气场除了角色本身带给观众之外,也与年龄、阅历有关。如今42岁的袁泉,身上多了一些岁月的沉淀。年龄对她来说,象征着一种收获。她不觉得精彩的东西只是局限在人生的某一个年龄段才有,“每个年龄段都会有,经历越多,其实是越来越丰富”。

不拍戏的时候,袁泉和普通人一样逛街买菜做饭。

  除了工作,还有很多事可做

  在《中国机长》的拍摄现场,张涵予、欧豪、杜江三人坐在驾驶舱里,等戏的时候,张涵予就唱京剧,另外两个人也接不上,只能作为听众在一边捧场。有一天,三个人后面多了一个人,张涵予唱什么对方都能接上来,回头一看,原来是袁泉。

  袁泉是京剧科班出身,11岁时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学习了7年的京剧表演,之后做了演员。她还喜欢画画,平时在家画一些装饰画;热爱音乐,发行过几张专辑;演过《暗恋桃花源》《简·爱》等话剧……“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我当时没有做演员,也一定会是一个热爱音乐、热爱电影、热爱戏剧、热爱绘画的人。”

  其实,在袁泉看来,所有的艺术门类都是相通的,特别是学习京剧的这段经历给了她很多滋养,也让她领悟到做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功是不能不练的。“一个演员的机遇是可遇不可求的,处在一个被选择的状态。但是当你不拍戏的时候,其实你有大量的时间是要去做准备的,这种准备本身就是你的生活。”袁泉说。

  对于接戏,她坚持一贯的原则——顺其自然,有合适的角色就去拍,没有,就好好地生活,“生活里除了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采写/新京报记者 滕朝

  摄影/新京报记者 郭延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