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机长》热映 “中国空姐”获赞

2019-10-13 09:45:2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袁泉的眼神太有戏了!”随着电影《中国机长》在国庆档的热映,久违大银幕的袁泉又一次征服了观众。在飞机遇险的危急时刻,是她温柔中带着坚毅的眼神,让片中119名乘客感受到了安全感。

  “我们在培训的时候学到了四个字:‘起落安妥’,这是民航内部的人给同事的祝福。”而这四个字的力量,也是袁泉拍摄《中国机长》期间最深切的感受。在她看来,“这四个字也映照着你的生活,因为生命当中可能会经历无数次的起落,最后都希望得以安妥。”

  借角色感受空乘人员的伟大

  接到《中国机长》的邀约时,袁泉已经隐隐感觉到,“这会是一次截然不同的创作体验。”因为当初在看到川航的新闻时,她就对英雄机组敬佩不已。“我感觉虽然是安全着陆的结局,但是整个飞行过程一定难以想象,机组人员要克服很多困难,超越个人体力和精神上的极限,才能让飞机平安降落。”

  以前,袁泉对民航的工作知之甚少,只是以一名普通乘客的身份飞来飞去,很少关注航程中机组工作人员的状态。但自从知道要拍这部电影,她每次坐飞机都会去观察乘务员工作的细节。“我每次去观察的时候,乘务员们会问,你们是要拍戏吗?我就回答说,对,能不能让我们看一下。他们非常的配合,然后就看到他们在工作当中非常严谨地去完成自己工作中的每个细节和相互配合的过程。实际上,很多时候一个小细节会关系到非常重要的大环节,如果发生疏漏的话,可能产生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借由所饰演的角色,深入到一个行业中去,袁泉说,这是“演员的幸运”。或许普通人对于空姐这个职业还停留在端茶倒水的印象,但在袁泉心目中其实非常“神圣”,“这份工作是见天见地,承载着乘客的平安。当你走进这个职业之后,就会发现平凡中的伟大。”她也是在深入了解后才知道,服务乘客只是空乘最浅层的工作,还有很多工作正常情况下是看不到的,“比如心理素质的培养,发生紧急情况时,乘务人员如何保证旅客的安全,如何安抚旅客的情绪等等。”

  刘伟强评价她“有压场感”

  为了演好乘务长这个角色,袁泉不仅去观察,还和人物原型进行了深入沟通,详细了解事件中的诸多细节。剧组还邀请到川航的两位乘务顾问专门对袁泉、李沁、张天爱等组成的“乘务组”进行指导,不仅要求她们掌握乘务工作的全套规范化流程,更对突发事件中空乘的职责进行了培训。袁泉坦言,这些专业的指导对她帮助很大,“在突发事件当中,有一些是需要你用经验或者规范之外的勇气来面对的,这一部分分寸上的掌握很重要。超出绝对规范之外,但又在一个合乎情理的程度之内的行为,这一部分我们做了大量咨询。”

  片中,飞机发生故障后,客舱内乘客一片慌乱,是袁泉用一段铿锵有力的台词瞬间安抚了人心:“从飞行员到乘务员,我们每个人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保证大家的安全……请相信我们的机长,我们会一起回去。”这场戏堪称影片的情感高潮,受到观众的一致称赞。但袁泉透露,这场戏拍第一条时其实自己并不满意,觉得情绪中还是有一丝慌张,于是又主动要求再拍一条。因为她深知:“从事这个职业的人,需要具备的勇气和心理承受能力是超出正常人的,这也是在培训时特别强调的,他们已经形成了一个职业习惯,遭遇突发状况时,控制个人情绪,明确告诉自己要做什么,才能更大程度地去帮助飞机平安降落。”

  导演刘伟强这样评价这场戏:“你看她不只压住几个人,是压住整舱的人,这不是简单的对白能压下去的,是整个人的身体语言、眼神、气场压下去的,袁泉演得这么好,她真的有压场感。”川航的乘务顾问杜婧也对袁泉的表演印象深刻,“那场戏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觉得她非常非常棒,但她主动要求‘能不能再拍一次,我可以表现得更好’。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她和我们民航那种精益求精、不断去追求的精神,是不谋而合的。”

  拍完戏还没放下“职业习惯”

  虽然在戏里气场十足,但在戏外,袁泉被“第二机长”杜江评价为“优雅的同时带一点点害羞,有女性最可爱的很多面”。而在“乘务组”姐妹们心目中,她则是一位非常有爱的姐姐,甚至是大家的“心灵导师”。

  饰演头等舱空乘的雅玫在片中是袁泉的徒弟,她到现在仍把袁泉视为自己的师父。“其实我听到乘务长是由袁泉老师扮演的时候,就觉得她是最佳人选,我无比地相信她就是那个乘务长。她真的可以带给我安全感,而且我跟她学到了很多东西。因为我总是会跟她聊很多我的想法、疑惑,我发现她都会懂,她会从师父的角度告诉我,应该怎么做。能够那么近距离地去观察这样一位演员,她的眼神、她的表达,能吸收到很多东西。”

  对于新人杨祺如来说,袁泉更是自己心目中的“女神”,而这位“女神”不仅不高冷,还细致入微地教她如何塑造人物。“我记得我进组之后,一时还找不准这个人物的感觉。袁泉老师就跟我说,你一定要在生活中就改变自己的性格,要在生活中就进入人物状态,做一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三号位。因为我在飞机上负责客舱,需要跟乘客交流。所以袁泉老师就提示我,一定要在生活中把自己变成一个特别关注细节、特别机灵、特别机敏的人。”开机的第一天,杨祺如就留意到,每次吃完饭或者化完妆有一段空余时间的时候,袁泉就会消失不见。“后来我发现,她其实是在飞机上走她所有的戏。不仅是第一天,而是从第一天到最后一天,一直是这样的。她在剧组里很低调,平时不会跟大家东拉西扯的,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完全放在剧本上,放在对飞机的了解上。这个特别值得我们年轻演员学习。”

  骨子里渗出来的淡定,加上如此的勤奋和钻研,才让袁泉演活了这样一位温柔而又坚韧的乘务长形象。虽然告别《中国机长》的拍摄已经半年有余,但袁泉的“职业习惯”还没有放下。她笑称:“我现在坐同样机型的飞机的时候,会有一点恍惚,感觉这是‘我的地盘’,上飞机后就会下意识地去观察操控面板、看餐车,还会有一种马上要进行拍摄了的感觉。”本报记者 李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