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不做艺术搬运工 争当文化生产者

2019-10-20 18:21:5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伴随金秋十月的到来,以“新古典 乐无界”为主题的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再度成为眼下首都艺术舞台的焦点。

10月14日,享誉国际的著名电影配乐大师、美国作曲家亚伦·齐格曼,

携其受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创作的最新作品《探戈协奏曲》亮相中山公园音乐堂。

北京国际音乐节的老朋友、法国著名钢琴大师让·伊夫-蒂博戴联手指挥家黄屹执棒的中国爱乐乐团献上这部作品的世界首演。

从亚伦·齐格曼到享誉世界的韩国女作曲家陈银淑,从好莱坞作曲巨匠霍华德·肖到中国作曲家谭盾,

都成为了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委约对象。

委约作品百花齐放

本届音乐节期间,由荷兰作曲家米歇尔·范·德阿创作的最新虚拟现实音乐体验《捌》也将以驻节歌剧的形式上演。该剧是北京国际音乐节与荷兰艺术节、法国普罗旺斯-埃克斯国际艺术节、德国赫尔豪森艺术节联合委约创作的。这是北京国际音乐节历史上第一次委托国际知名作曲家创作歌剧类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10月14日的这场名为“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作品专场音乐会”中,除了亚伦·齐格曼的新作世界首演外,音乐节历史上的其他重要委约作品,包括著名旅美中国作曲家周龙2013年为北京国际音乐节创作的《九歌》中的选段《礼魂》,以及作曲家叶小纲2010年受音乐节委托创作的原创歌剧《咏·别》的无词管弦乐演奏版本。因此,这场音乐会堪称对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创作历史的一次全面总结回顾。

实际上,委约创作一直是北京国际音乐节艺术发展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音乐节已发展成在国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雅艺术盛会,除了依靠邀请知名院团、杰出艺术家外,提升自身文化原创力和艺术生产力始终是音乐节所不懈追求的。北京国际音乐节在初创期仅停留在积累名家名团的阶段。但却很快意识到,要想成为世界一流的艺术盛会,不能满足于只做艺术演出的搬运工,还要成为具备艺术生产力的艺术机构。由此,北京国际音乐节走上了委约创作之路。

委约“朋友圈”不断扩大

2001年是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创作的“元年”。在这年的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当代最杰出的先锋派作曲大师菲利普·格拉斯的《大提琴协奏曲》问世,并在音乐节舞台进行了世界首演;2007年,在音乐节创办十周年之际,又委约有着“20世纪贝多芬”之称的波兰作曲家大师潘德列夫茨基创作了《第八交响曲“无常之歌”》,作曲家本人指挥了该曲的世界首演。

在2010年的第十三届音乐节中,委约作品集中爆发。这一年,全球乐坛都在纪念伟大的波兰作曲家肖邦诞辰200周年,这一年的北京国际音乐节也献上了特殊的致敬,那就是委约曾为《指环王》《七宗罪》《沉默的羔羊》等影片进行配乐著名作曲家霍华德·肖创作了一部钢琴与乐队协奏曲《毁灭与回忆》,乐迷们罕见地聆听到这位奥斯卡奖配乐大师的音乐会作品。

同一年,北京国际音乐节创纪录地推出了两部中国作曲家原创委约歌剧,那便是叶小纲的《咏·别》与周龙的《白蛇传》。两部歌剧都以中国文化和故事为蓝本,但风格迥异:前者是纯粹的中文歌剧,后者则用英文演唱,主创演职人员几乎都是外籍艺术家。这两部重要歌剧的诞生为音乐节的委约创作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周龙的《白蛇传》还在次年获得了美国普利策音乐大奖。不啻为对音乐节在委约创作领域的一次褒奖。

上述名家之外,享誉世界的韩国女作曲家陈银淑、中国作曲家谭盾,都先后成为了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委约对象。 可以说,音乐节的委约“朋友圈”不断扩大。

委约模式接轨世界乐坛

众所周知,古典音乐作为西方艺术史上重要的艺术门类,历经了多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在历史上,王室贵族自主委托作曲家创作的例子比比皆是,莫扎特、贝多芬等人的伟大作品,都仰仗委约创作这一艺术生产机制。进入20世纪以来,歌剧院、交响乐团、音乐节,都不免把目光投向现世的杰出作曲家,以委约创作或者联合委约的形式推动新音乐作品的创作。北京国际音乐节自然也融入了这一艺术潮流。此举不仅推动中国古典音乐舞台与世界接轨,更为古典音乐艺术注入了新的时代活力。

尽管每逢提到古典音乐,大部分人自然会联想到18、19世纪古典和浪漫主义音乐、会脱口而出贝多芬、莫扎特、勃拉姆斯、瓦格纳、柴可夫斯基的名字,但实际上,在西方主流乐坛,作为古典音乐在新时代的延续,“当代音乐”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北京音乐节所做的就是通过委约创作机制,大大激发了国内外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促使更多的当代作品问世,让新作品有了成为“历史经典”的可能性。

近年来,北京国际音乐节委约创作的脚步始终没有停息。截至本届开幕前,北京国际音乐节至今已相继委托中外作曲家创作了18部各类作品,今年之后,这一数字还将进一步提升。在作曲家亚伦·齐格曼的最新力作《探戈协奏曲》中,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委约创作之路还将越走越远,越走越宽。(文/记者 伦兵 田婉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