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热带雨》:优等生的新答卷

2019-10-26 05:46:4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贾樟柯举办的第三届平遥国际电影展落幕,夺得费穆荣誉最佳影片奖的,是新加坡导演陈哲艺的第二部剧情长片《热带雨》。六年前,他曾凭《爸妈不在家》惊艳亚洲电影行业,荣膺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而经六年打磨的新作《热带雨》,再次收获好评,也算不上令人意外。

《热带雨》讲述的仍然是新加坡故事,以雨为题,着眼南国常规印象之外的阴湿雨季。题材仍涉及家庭,但更多聚焦于单个女性角色的心路。一位马来西亚移民、华文课老师,正面对着与外界同样迷蒙的人生雨季。她长期接受诊疗试图怀孕,丈夫却日益冷淡;所从事的华语教育不受重视,一个“爸妈不在家”的学生却意外闯入她的私生活。

表面上,陈哲艺被评为亚洲最具潜力的电影人之一。实打实,他却是个“优等生型”的导演。相对《爸妈不在家》,《热带雨》全方位“升阶”,细腻、精准、控制,一步步落实,充分体现导演的调度功底与水磨功夫,同时,那种“优等生”的气质也随之更为明显。这不是说影片学生稚气,而是一种远离西方艺术家的自由散漫,更偏向东方艺人的“匠心”“做戏”的气质。在叙事、造型、选景、运镜、设计等方面,这部电影或许都可在今后被视作“典范”,我无意用“典范”二字来过度夸赞《热带雨》的艺术,只是为了澄明这部精致的影片充分地以视听讲故事、庖丁解牛、抽刀断水式的技艺水准,以及继承华语电影传统、观照华语社会时运方面的自觉与得失。

《爸妈不在家》与《热带雨》两部电影都设定了某种原乡的概念。前者的英文片名IloIlo,是女佣菲律宾家乡的名字,影片完成后,导演在菲律宾寻见了片中人物原型、十六年前照顾过他的菲佣泰莉。他们还将影片也带到了IloIlo,邀请她参加了一场特殊的放映。《热带雨》则全篇以华文教育和武术情结串起文化主题,在结尾,女主角又回到了马来西亚的家乡,这里原始朴素的风貌,与都市建筑鳞次栉比的新加坡截然不同。

于是,在这一切元素的辅佐之下,《热带雨》同时讨论着新加坡社会文化的问题、马来西亚发展与地缘的问题、华语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家庭观念与女性职责的问题,当然还有更内化于故事的、关乎个人的成长与忍受问题,以及恰到好处的超出日常的生死感悟。

陈哲艺对当代东方社会的百态观察,令人将他与杨德昌联系起来。《爸妈不在家》让中产家庭生活飘摇于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普遍危机中。《热带雨》随处可见关于新马两地的时事背景,华文课这一身份元素的联结,更为男女主角——年轻冲动身强力壮的学生与总在忍耐、偏向传统的老师,在饱满形象外增设了一重象征的意涵。片中一镜,铜管乐队走过,横亘追逐中的人物之间,正是导演对杨德昌电影的致敬。

作者个人形象温柔,但敏锐激情掩映在温和之下。《爸妈不在家》里家乐与女佣泰莉由抵触到生情,是浴室戏标明了转换。《热带雨》中榴莲作禁果,早早为后续情景露了苗头。二者都是非常规的关系,落笔写来却又算不得混乱,是因为这一切都在人情、人性、心路、情路的自然当中。纯粹的情,不囿于身份,可以诞生于任何人之间。而情的发生,像一场雨,只因摄影机在雨中,才显得倾盆而泻。

然而即使导演奉行“完美主义”,《热带雨》仍不完美,或许是因为控制太过、编写太过,导致僵硬。人力是有限的,奥逊·威尔斯讲,电影发生在错误中,导演要做的,是去创造错误。坚持“全对”,依靠人力,便会有限。一些观众觉得《热带雨》在灵气方面就不如《爸妈不在家》,或许正是因为匠气太甚。

有趣的是,片中两个角色,经长期选角不成,机缘巧合地回到了在《爸妈不在家》中饰演母子的杨雁雁与许家乐。看似别扭的重新组合,却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不仅二人表现出色,饰演者的重复还将陈哲艺的前两部作品进一步勾连,让我们看到了两种性别:一个女人和一个男孩在新加坡社会中境遇的变奏。

《热带雨》中,杨雁雁大改造型,演出了一个比当初怀孕时看起来更年轻、压抑的角色,而家乐已经完全长大,跨越了整个成长阶段。这种发展内化于他们的表演,令演员更加专注于自己。即使是未曾看过前作的观众,也能看出,这个故事不是发生在二人之间,而是分别发生于他们自己的人生,故事讲述了一场雨季的相遇,而相遇双方正各自面对外界的天气。(邦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