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不再哗众取宠 《奇葩说》捧红“知性青年”

2019-11-12 19:33:0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辩论类网综《奇葩说》第六季正在热播,目前播出的四期节目都引发了网友热议。这一季节目在豆瓣拿下了8.6分的高分,远超第四季的7.8分和第五季的7.4分。

不少观众都感受到了新一季节目的变化:言语夸张、哗众取宠的交锋少了,论点输出、理性辩论的场面多了。变化也体现在社交网络上,冲到热搜高位的话题主要由詹青云、黄执中、许吉如等“知性青年”引领。其中,詹青云创造“热搜梗”的能力尤其强劲——新一季《奇葩说》播出两周,詹青云就三度登上微博热搜榜。

谁说年轻人只追捧偶像明星?“知性青年”上综艺一样有人爱。

热点:詹青云连续两周登热搜榜

詹青云三次上榜都是与不同的选手PK。第一次是在首播节目的1V1环节中争取正赛名额,应用数学在读博士程思博选择与哈佛大学博士詹青云PK,他们的辩题是:“每个人都可以按键复活一位最爱的人,你支持吗?”两人的“博士交锋”逻辑严密、语速奇快,尤其是“开杠PK”环节,更是势均力敌。最终,程思博仅以4票之差落败。有网友惊叹:“五体投地!逻辑强大,层层递进,毫无破绽。”

詹青云第二次上榜是在队长争夺战中与许吉如展开“高知女PK”。这一期的辩题是:“年纪轻轻‘精致穷’,我错了吗?”面对这一辩题,哈佛大学两位学霸詹青云和许吉如的辩论被网友称为“神仙打架”。詹青云认为,精致穷的“精致”是商家定义的欲望陷阱,她劝告年轻人要认清自我,别买买买了,去读书吧;而许吉如的观点是,追求精致是觉醒和改变的第一步,可以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去生活。两人并未用段子和长篇故事吸引关注,而是用理论、事例进行论证。网友看完后直言:“两个姐姐太厉害了。”

第三次上榜是詹青云和傅首尔的“开杠PK”。两人围绕“博物馆失火,是救名画,还是救猫”这一论题展开辩论。面对傅首尔偷换辩题,詹青云改变画风,同样用“无理”的阐述应对。这场PK结束后,选手杨奇函高度评价詹青云:“青云让我看到了她厉害的另一面,就是你给我来个无理取闹的段子,我就用逻辑回你一个无理取闹的段子。”

现象:詹青云们如何改变《奇葩说》

《奇葩说》选手的辩论手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注重叙事、段子、笑点的故事型打法,以颜如晶、肖骁、傅首尔等选手为代表;另一种是偏重抽象理论、严密逻辑的知识型打法,詹青云、陈铭、黄执中等选手就属于这一类。随着《奇葩说》走到第六季,知识型打法越来越受到关注,这类不太具备综艺感的选手也纷纷“红出圈”。

上一季《奇葩说》前期较平淡,到了中后期,陈铭和詹青云围绕“奇葩星球的新技术能让全人类大脑知识一秒共享,你支持么”这一辩题展开辩论,终于点燃了话题热度。这短短几分钟的辩论交锋,堪称《奇葩说》史上的一个经典场景。陈铭最终获得象征冠军荣誉的“BBking”称号,詹青云也因此一战成名。也正是从那时开始,知识型辩手获得了网友的青睐。夺冠前后,陈铭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也说到自己感受到的变化:“之前有人说我是‘鸡汤王’,然后变成‘站在世界中心呼唤爱’的爱神。到了第四、第五季,我才慢慢明确了表述方式——无论什么辩题,我都试图找一个偏学理的落点……这一年半到两年的时间里,可以看出观众口味、媒体话语环境的变化。”

来到《奇葩说》第六季,知识型辩手受追捧的趋势愈发明显。目前节目播出了两周,最受关注的“新星辩手”就是哈佛学霸许吉如,她的论证路数是层层剥开、娓娓道来,感染力极强。这种辩论风格获得节目导师薛兆丰教授的力挺,蔡康永也评价许吉如有“大将之风”。

趋势:知性青年也适配综艺节目

很长一段时间里,内地综艺流行“造话题”。除了嘉宾发言语不惊人死不休,节目还会邀请明星来参加,目的都是为了制造更多话题。但这些套路近年来却逐渐失灵,这在《奇葩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观众厌倦了搞笑和无营养的段子,对选手的思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于是,没有太多综艺感的“知性青年”反而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空间。

《奇葩说》第六季首期节目中,程思博留着平头、穿着白T恤上场,看似不及场上很多网红光鲜抢眼,但当他用“经典三段论”开场后,立刻镇住了全场;当他落败后选择退出《奇葩说》的舞台,那段以“留住与詹青云最美时刻”为中心的陈述,也堪称经典的“学霸式告白”……这被网友称为“高级的综艺感”。

知性青年红出圈后,大部分人会选择继续从事本职工作。詹青云在《奇葩说》走红之后,不少粉丝开始关注她本人。她今年29岁,从小到大都是学霸,2008年考上香港中文大学经济系,接着在该校获得全额奖学金被保送本校政治学硕博连读,后来又换专业考上哈佛大学法学院。薛兆丰教授在谈论年轻人“贫而不穷”时曾爆料:“青云借了100多万元去读哈佛的学位,她穷不穷?她贫而不穷。”詹青云本人的经历,对年轻人也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难怪许多网友看了节目后都表示“要多读点书”。

延伸

《主持人大赛》 汇聚知性青年

这段时间有两档节目因“神仙打架”登上热搜榜,一档是《奇葩说》第六季,还有一档就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综艺《2019主持人大赛》。

《2019主持人大赛》首先胜在模式和制作。这档节目模式简单:在复赛阶段,新闻类组、文艺类组各6位选手,逐个进行3分钟自我展示、90秒即兴考核,现场17位专业评审和场外400名大众评审打分,按照得分排名,每组前三名进入下一轮。在制作方面,现场氛围的严肃感和轻松感搭配合理,主持人撒贝宁的串联词被网友夸赞“没有一句废话”,此外,董卿和康辉的现场评论也是一针见血。

其次胜在“人”。参赛选手从全国层层海选中脱颖而出,其中有省市级卫视主播,也有名校毕业生。他们也是当代“知性青年”的代表,不仅外表大方得体,知识含量也很高。尤其是90秒的即兴考核,选手们面对一张图、一段介绍文字,总能找到有角度、有高度的观点并迅速组织语言进行评述。虽然节目才播出了两期,但已经有网友搜集了这群“知性青年”的发言并称赞:“随便都是一篇小作文。”“以后写作文不愁素材了。”(龚卫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