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曾经不懂那首《大约在冬季》为何受欢迎

2019-11-30 18:55:0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电影《芳草碧连天》剧照

年轻时的齐秦。

电影《大约在冬季》剧照

齐秦与霍建华、饶雪漫。

专辑《冬雨》封面

专辑《丝路》封面

与齐秦的对话开始于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他披着一头长卷发,穿着带铆钉的皮衣,一手拿着玫瑰,透着股狂野和优雅。

当记者把这张照片拿给他看时,他一阵惊喜,似乎看到了从旧时黄沙里淘出来的老照片,感叹着“真是年少轻狂,虽然现在看起来有点土炮,但还是挺好的,因为青春过、追求过。”

采访齐秦,从来不需要提纲,什么都能问,什么他都答,在这个框框套套太多的行业里,让一旁的助理和经纪人都捏着一把汗。被问到“小哥,很多人问你还会烫这个发型吗?”他笑着摆摆手:“现在发量应该是不行了(大笑),发量不够,烫这个发型可能看起来就跟鸡窝一样。”

倘若用十年,作为划分一代人的标准,那么齐秦算得上是足足影响了两代人的跨时代偶像。他用或清冽、或洒脱、或深情的歌声见证和陪伴了几代人的青春,“如今每次看以前的影像,都会觉得挺好的,好似都发生在昨天。”

1 当歌手是个意外,没想到会被人模仿

“那个时候我哥特喜欢你,就学你穿皮衣皮裤,烫卷发戴墨镜,给我爸气的……”齐秦经常听到一旁人讲述年轻时模仿他的故事,每听一次都觉得惊讶,尤其是这些崇拜者都在大陆,那个时候两岸通行并不方便,居然会有这么多人效仿他的造型:“一直到1991年来开演唱会,我才发现不少人和我的发型一样,偶尔还看到理发店门口贴着我的照片。”

齐秦说,当时对时尚没有一点概念,也从未想过自己会引领潮流,就想着要制造一种能甩头发的效果。因为从小看了不少国外歌手的录影带,就跟着唱片封套上的欧美歌手学做造型,长卷发、皮衣,都是基于对摇滚歌手的想象。

和不知道自己会受欢迎一样,齐秦同样没想过要当一名歌手,就算是走红的那几年,他都觉得自己更适合从事幕后工作:“没出道之前我也去很多餐厅应征服务员,吃过不少闭门羹。听到别人唱歌很好听,我会去试着看乐器、和弦是怎么弄的。主要还是因为齐豫,她那时唱《橄榄树》,就觉得这个工作挺好的,再加上她花掉所有奖金买了一把吉他送给我,我就决定要好好学习音乐。”他想了想,笑着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很多事,你不想反而能够实现,这就是缘分吧。”

2 曾怀疑《大约在冬季》能否被拍成电影

当然,还有很多事情也是齐秦没有想到的,包括正在上映的电影《大约在冬季》。从14岁开始就把他视为偶像的饶雪漫,也没想过30年后有一天真的结识了她的偶像,并为这首歌创作剧本,改编为电影,再邀来主演,在冬季讲述爱情故事,分享人生的苦乐。饶雪漫说,这部电影差点叫《外面的世界》,“小哥一直在怀疑它能不能真正做成电影,他想拍自己更喜欢的《外面的世界》,但被我们否了,毕竟《大约在冬季》更为流行。以前一直觉得后者普通的他拍完这部电影回头再来听,也觉得越来越喜欢。”

齐秦说,要制作一部电影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能把一首歌变成一个故事很神奇,每次创作的过程中都会留下一串问号,她(饶雪漫)会用一个演唱会作为背景,以前我们从来没有想过。”

避免重复、执意创新是齐秦一直对艺术呈现的坚持。“我其实不是一个喜欢回忆的人,但是有点梦幻的人生还是美好的。”齐秦说,很多人都在问他对票房的预期、对卖座的信心,他说这些都无所谓,最重要的是喜欢,“有票房不代表喜欢,如果这部电影能留在大家心中,能让人解读出一些爱情观点,会比数据更重要。”

3 那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回头看仍是美好

在那个年代,齐秦是难得一见的创作型歌手,作词、作曲、演唱都由他一人承包。1985年,个人专辑《狼的专辑》一经推出,风靡台湾,随后他的音乐漂洋过海,悄然流入大陆。熟悉齐秦的人都知道,《大约在冬季》里有太多他的影子,甚至被外界理解为是在投射他曾经最出名的那段恋情,到现在,齐秦的名字和采访似乎都跳不过王祖贤这三个字。

1986年,前来拍摄电影《芳草碧连天》的王祖贤刚下飞机,就看到了等候在外的“男一号”,齐秦一头披肩卷发,牛仔裤松松垮垮,个子不是很高。

打完招呼,齐秦突然笨手笨脚地把一个大花环套在了王祖贤的脖子上,两人四目相对,不知所措,原本就对花粉过敏的王祖贤想着“这人怎么这样简单粗暴”,但谁都没想到,这次并不愉快的初次见面会开启一段长达15年的感情纠葛。

《芳草碧连天》杀青后,两人开始异地恋,一个是歌坛新星,一个是电影界风华绝代的演员,忙碌是显而易见的,情到浓时,却苦于分隔两地,为化解思念,齐秦创作了《大约在冬季》,整个过程只用了15分钟。

虽然最终他们并没能长相厮守,不过对这段感情齐秦并不避讳,“我的爱情一开始真的不是太顺遂,但我相信爱情,也不会因为不顺遂就退缩。”

电影《大约在冬季》中马思纯饰演的安然也诠释了“爱而不得,使人疯魔”的感情路程,齐秦说:“我跟祖贤那段感情当初也会觉得很辛苦。但现在回头看,人生中有很多时光都是值得你去回忆,去保存的。”

至于至今都被人们谈论的为何会分手,齐秦感叹,“当时大家都很年轻,有很多的不确定,也很难完全做到平衡,很难把自己全部牺牲了,现在回头再看,感觉那段记忆非常美好。”

4 调侃自己,并不适合娱乐圈

很多时候,齐秦真的不像明星,面对任何问题都无所保留,他调侃自己就因为这样,才不适合这个需要有所保留的娱乐圈。

正当红时大方承认恋情,对过去无论好坏都能直抒感慨,虽然会遭到“蹭热度”“没有包袱”的解读和评价,齐秦却没有被舆论所困扰,“毕竟有很多事情并非来自个人愿意,作为公众人物别人肯定也会挖你隐私,但可能这就是真实的我,不能逃避,就算有些东西可能是反面教材,但也是曾经的经历。”

近几年,他偶尔会在音乐综艺节目里露个脸,甚至甘当绿叶给一些年轻歌手做陪衬,他更多地是想提携后辈。提及“过气”“年龄”,他总认为每个人都经历过大红大紫,但不可能永远保持那样的状态,这样会很辛苦,他说自己不再年轻,努力去做一些值得的、喜欢做的事情就好:“工作节奏放慢,一方面可能因为自己懒惰(笑),事实上以前创作上也受到过伤害,每次写出来的歌都被说不行,最终被要求去唱一些,例如《不让我的眼泪陪我过夜》那样传唱度高的歌曲。这两年我更注重自我表现的作品。”

他说,现在的生活节奏让他非常舒适,不拍戏就创作、打高尔夫,同时当好“家庭主夫”:“有了小孩后经常要早起送他们上课,会坚持锻炼身体。因为年纪大了还是要多走路(笑),网球、篮球这种,到我们的年纪确实不行了,就只能走走路、打打高尔夫球。”

我怎么都算不上“偶像”

新京报:有人说你是那种可以靠脸吃饭,但非要靠才华的人,你觉得这种评价中肯吗?

——真的有人这么说吗?(大笑)对长相我一直不太顾忌。不过,那时候在台湾的确是有偶像的,像林志颖、小虎队,这都属于偶像,但我怎么也算不上。口述:齐秦

也许《大约在冬季》胜在接地气

新京报:这么多年,《大约在冬季》唱了这么多遍,不觉得腻吗?

——坦白讲,中间有一段时间真的是“有点腻”,因为《大约在冬季》并不是我认为自己创作的最好的一首,我更偏爱比较冷门的《自己的沙场》,就算是《狼》《外面的世界》都稍微更有感觉一些。《大约在冬季》比较平常,讲的也是比较生活化的事情,最开始我并没期待这首歌会受到大家的重视。这首歌红了后,我也搞不清楚,仔细分析了这么多年,大概是它比较接地气,所有人都可以朗朗上口;二是它用意比较通俗,很适合分手、离别的时候唱,所以很有功能性。口述:齐秦

每个人都会被后来的人“干掉”

新京报:你现在总爱强调自己“年纪大了”,很多人也会说“你是那个年代的人”“从小听你的歌长大”,对变老这件事畏惧吗?

——不会。每一个歌手出道后都会有很红的时候,也一定会走下坡路。你不可能一直这么红,总会有别的新人出来,把你干掉。我那个年代还是偶尔会有人干掉我一下,像庾澄庆啊。口述:齐秦

年轻时的我凭直觉、很叛逆

新京报:你一直说人的一生回忆太多,电影里也表达了人生每个阶段的无奈,哪个时期让你最无奈?

——《大约在冬季》除了描写爱情外,还有很多其他的回忆。比如我在上世纪90年代做过些什么事儿,拍的过程中就会回想到创作歌曲时的经历,一路走过来会留下哪些东西。回头一看很多东西虽说被水冲走,但总体来说非常好。年轻的时候我肯定属于叛逆的一类人,那时没有经验,对于很多事都是用直觉来判断的,后来才知道直觉不一定能解决问题,有时还需要稍微往后去看,去延伸。这倒算不上是无奈,但却是必须经历的。口述:齐秦

【新鲜问答】

新京报:你拍电影并不多,对你而言这次新的尝试比起当歌手是不是更累呢?

齐秦:电影是一个集体创作,我们都是创作人。创作音乐,我可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一旦变成集体创作后,就是一种搭配、一种融合。那个时候对我们来讲就比较辛苦,但是这一次因为它是《大约在冬季》,我也跑不掉。我会借这个机会去了解集体创作的感受,然后互相合作,迸发出火花。

新京报:你最爱提携新人,会在KTV唱当红歌手的歌吗?

齐秦:当红(的歌手)的不一定学得会,以前会经常唱黄品源的歌,《你怎么舍得我难过》,我失恋的时候就会唱他的歌,会有点掉眼泪的感觉,我也喜欢《漂洋过海来看你》,喜欢宗盛的歌、大佑的歌,还经常唱阿妹的歌。

新京报:出道这些年,你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齐秦:我觉得变化倒不是太大,如果有变化的话可能就是有家庭、有小孩了。生活重心不再像以前那样一人吃饱全家不饿,会有担心、关心,然后要把时间给予家庭。

新京报:那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父亲?

齐秦:比较理性,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因为出了什么事特别烦躁。对我太太和孩子来讲,我年纪比较大,要当一个“比较老的父亲”,就要显现出我的稳重,也要把家庭引领到好的方向,绝对不能像以前那样打打闹闹、吵来吵去,不再年轻了,也不再像年轻的孩子了。(周慧晓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