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舞台上不再是想象中的年轻人

2019-12-10 22:10:3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趋近》剧照。

人工智能越来越强大,会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活在美颜滤镜和抖音里的女孩是什么样的女孩?朋友圈里的人生离真实的人生有多远?网络时代,科技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许多艺术创作者都试图去记录、诠释这种全新的生活,在舞台上也有一些年轻人努力去表现这些贴近生活但有些另类的“现实题材”。

科幻感里的“现实”

说起舞台上的“现实主义”,可能很多人想到的是北京人艺的《茶馆》《天下第一楼》《龙须沟》,舞台上再真实不过的置景、口语化的台词、生活化的情节……

相比之下,今年青戏节上导演陈然的《趋近》、导演孙晓星的《玩偶之家第一集:抖音玩偶》,以及中间剧场即将再度上演的由何齐编剧、导演的《静态人像》,看上去都非常不现实主义。

这几部作品的舞台看上去更像是实验或科幻作品。《趋近》探讨的是人与人工智能互相影响的话题,小小的舞台,极具数码质感的舞美,惊艳了不少人;《玩偶之家第一集:抖音玩偶》舞台上则是几个巨大的手机屏幕和几个小屏幕,屏幕上是流行的抖音页面,演员们更多时间都是背对观众、面对屏幕,摆出各种抖音上最常见的姿态和动作,沉浸在她们的世界中;独角戏《静态人像》舞台更为抽象,只有一个纯色的大框架,演员把框架上不同的隔断当作自己的舞台进行表演。

这与众不同的舞台和舞台上所探究的话题,看似与生活疏离,但在陈然看来却是对生活的忠实记录。从2014年开始,陈然的创作一直在关注数字化时代的身份议题、网络文化、媒介沿革、虚拟与现实的关系等,“我们生活在一个拥抱新技术的世界大国,新媒介、新技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但在剧场创作中,对这类话题的讨论和思考还远远滞后。虽然看起来我们做的东西有点‘新’,但观众也并不会觉得陌生,因为我们并没有在‘发明’什么新事物,这都是我们生活中已经或者即将要面对的。”

剧情多来自亲身经历

从2015年的《——这里是分割线——》开始,到《Speed Show:漂流网咖》《这是你要的那条信息……不要让别人看到;-)》【此剧名没错】,再到曾经引起争议的二次元《樱桃园》……孙晓星认为自己近几年来的作品,一直围绕着自己亲历的,或者身边年轻朋友的生活和困惑而进行,聚焦于互联网和数字表演。“我初中拥有了第一台电脑,初三宽带普及,有了网络游戏,聊天软件,再到如今的光纤宽带,网络速度越来越快,QQ空间、哔哩哔哩网站见证着我们的青春期,可以说这一代人的青春期和互联网的成长是同步的。”

陈然创作《趋近》更是来源于自己的一段真实生活。

前两年陈然住的楼房要进行市政改造,她和她的室友,也是《趋近》这个戏的制作人何姗分别到不同的朋友家暂住。她在一个朋友家住了一周时间,正好那段时间比较闲,每天就在朋友家沙发上看电视、叫外卖,几乎不怎么下沙发。每天下午三点,都有一个扫地机器人准时出来工作。一个不动的人类和一个勤快工作的机器,构成了这个作品最初的画面,“过了两年,我依然感觉到在这个故事框架里有很多我感兴趣的话题,所以邀请了编剧张杭,还有其他朋友加入,一起做了这部戏。”《趋近》本身有点接近科幻,但其中所包含的情绪和思考其实都非常当下。 在陈然看来,剧场这种媒介,这种创作者与观众面对面的艺术形式,最适合表现的就是当下题材。

“现在很多戏剧作品和当代年轻人关系不大,舞台上的年轻人都是成年人想象出来的年轻人的模样。”孙晓星认为,作为年轻人来呈现真实年轻人的世界,身在其中是他的优势所在,“如果那些主流戏剧人、成熟的艺术家想了解这个世界,会发现年轻人不大愿意向他们打开自己的世界,他们只能靠查阅资料来完成,很难体现出具体的细节。”

只要坚持就会有知音

《玩偶之家第一集:抖音玩偶》在青戏节上演时,现场有几位大概五六十岁的观众,演出结束后带着一脸迷惑离开了剧场。孙晓星一直都知道,自己所做的这些创作,在主流艺术家们看来会觉得太幼稚,不正经,“中国年轻人的文化一直不被认为是正统的,在舞台上总是以佐料的形式出现,不能登大雅之堂。”

在音乐、美术方面反映当代年轻人生活的艺术作品有很多,但戏剧方面却很少。孙晓星说,这是因为戏剧创作门槛较高,“做戏需要整合大量资源,这就把很多年轻的创作者拒之门外,转而通过其他艺术形式来讲述自己的生活。”

孙晓星一直坚持为自己和朋友们“画像”,“做着做着,环境就会了解你,然后接受你,愿意给你提供更多的平台机会。”近年来在工作单位天津音乐学院的支持下,他有越来越多机会展现在更大的舞台上。

虽然仍是小剧场作品,但《趋近》的舞美惊艳了不少观众。陈然说,这是因为近两年有了比以往更多的制作经费,作品呈现上会比以往更完善,比如《趋近》就有丰硕果实文化传媒的投资,“可能这就是林兆华导演所说的,只要你在做戏,总会有知音。”

将自己的作品归入现实题材,陈然自己也会觉得怪怪的,但转念又会觉得,“是不是我们的概念也要有所更新了?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生活也在不断变化。”(记者 牛春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