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李现 好想蓬头垢面地去买杯咖啡

2019-12-17 19:51:56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2017年末,还在忙碌于《河神》宣传期的李现接到了古装剧《剑王朝》的邀约,那时候的他还不是“现男友”,也没有“顶级流量”的支撑。《剑王朝》是李现的第一部古装剧,他的出演也让该剧在开播之前备受关注。这是一部传统武侠片,故事背景发生在战国末期,讲述了市井少年丁宁的复仇故事。剧中描绘了李现完全陌生的古装世界,让他很想去尝试一下。

19岁之前,他叫“李晛”,出生前一周阴雨连绵,出生当日却忽然放晴,父母取“晛”字,意寓看见太阳。19岁那年,他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为了录入方便,将“晛”改为“现”。大二因出演电影《万箭穿心》出道,成为庞大的娱乐工业中的一员。

自今年一部《亲爱的,热爱的》大火之后,李现成为关注度最高的年轻男演员之一。他知道自己不是那种让人一瞥惊鸿、一点就通的演员,所以一直大量地看书、看电影、看剧弥补短板。他把自己比喻成“阿尔法狗”,“阿尔法狗是一个处理器,它会把所有的棋盘输入进去之后再来对局。我也是个处理器,会把之前看到的那些好的影视作品、表演方式吸收到脑海里,反复看、反复学。当我要塑造角色时,再通过自己的方式传输出来。”

艺人供图

《剑王朝》中的大部分动作戏,都是由演员亲自完成的。

从电影《万箭穿心》(图)中“不太懂事”的儿子,到参演《睡在我上铺的兄弟》,这期间李现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演过正经作品。

电视剧《河神》

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

电影《恋曲1980》

《剑王朝》 一个360度侧空翻拍了20遍

《剑王朝》中最吸引李现的是男主丁宁对命运不屈的精神,以及他在复仇过程中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改变。在塑造角色前,李现会先做好角色全方位的人物小传,把角色的出生背景、成长经历、交友圈都弄明白,把剧本的整个框架和时间轴印在脑海里,就像四维空间看三维空间那样,再去演,就知道在哪个时间点上该是怎样的情绪。

在塑造丁宁的过程中,李现认为难的是角色对复仇的理解。“生活中很少有人能理解复仇,我也没经历过。所以在找人物共性的时候,我想从他的生活中融入,就算不同时代也得聊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得有家国情怀,也得去谈恋爱。”

其次是动作戏的难度。李现是“新手”,对很多动作戏把握不准,提前一个月就进组跟着动作团队练剑招,吃了不少苦头。为呈现最完美的状态,有一条吊威亚360度侧空翻的镜头反复拍了20多遍,他不肯用替身,落下了腰肌劳损,手指也被剑鞘打伤了3根。

在李现看来作为演员就应该敬业,为每一个镜头去付出,不辜负自己得到的每一次机会。“起码现在我知道跟‘剑’有关的戏是怎么拍的了,也学会了套招,这就是我最大的收获。”

A 最穷时,卡里只有38块2

他清楚地记得人生的第一场戏,拍了二十几条一直过不了,工作人员不耐烦地大吼,“你到底行不行啊?”

18岁之前,演员从来不是李现的人生选项。高中所读的荆州中学是城里最好的学校之一,但“逃课、叛逆、不听话”是老师们提起李现时最先想到的关键词。由于父母工作忙,李现得以自由生长。

不想上学时,他偶尔会溜到荆州市的几所大学里,在操场上或自习室坐一下午。每天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休息时和同学去长江堤上打水漂。2010年,他刚考进北京电影学院,还在军训时就被导演王竞选中。在电影《万箭穿心》中扮演颜丙燕的儿子马小宝,一个因父亲早逝,对母亲充满怨恨、内敛话少的男孩。

他清楚地记得人生的第一场戏:开冰箱拿酸奶,关冰箱转身看到妈妈,然后不情愿地离开。当时李现特别紧张,不知道自己该干吗。有时位置不对挡住了女演员,有时拿错饮料,有时说错台词……拍了二十几条一直过不了,现场工作人员不耐烦地大吼,“你到底行不行啊?”

尽管李现给自己的表演打了个不及格,但电影《万箭穿心》依然获得好评,提名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这部电影也让他了解到了文艺片的拍摄模式、和好演员合作拍摄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考电影学院、拍一部好戏、签约经纪公司,当他还沉浸在“未来道路不会差”的憧憬中,却突然发现已经三年没戏拍了。毕业时李现是最后一个离开宿舍的,没有钱,无处可去。靠拍广告所得的两千块收入在北京东五环外租了间房子,最穷时卡里只有38块2,ATM机上都取不出来。

等了三年,他努力争取到电影《睡在我上铺的兄弟》面试的机会,为了符合剧中所需的糙汉形象,他在30℃的阳光下光着上身去操场上踢球,跟搬家公司的人一起去搬家,最后成了一个黝黑结实、蓄着胡须的小伙——谢训。

回想那段“非常着急”的时期,李现语气平静:“既然做不到放弃表演,就只能破釜沉舟,沉下心。看大量的书和电影自我充实,性子和演技一起磨。”从三岛由纪夫、芥川龙之介、东野奎吾看到川端康成,“那会儿就觉得不能闲着没事做,每天看半本书一部电影,然后就去健身房,周而复始。”

B 有流量,还要有真本事

“我就想什么时候能蓬头垢面地去买杯咖啡”,李现一直有个小愿望。

2017年网剧《河神》热播,李现曾小范围的火过一次,收获到不少“演技炸裂”的赞誉,也为他积攒了第一批粉丝。他接到的工作邀约排满了一年,为了能沉心进入角色,他拒绝了拍摄期间内的其他工作。

因为缺少曝光,不少文章开始说“《河神》之后,李现糊了。”直到今年7月电视剧《亲爱的,热爱的》开播,意外地给他带来流量、名声和发展的机会。

不久前,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上映,主演胡歌和李佳琦一起做直播卖票,到底文艺需不需要流量?没有定义。李现说,如果是为了宣传自己主演的文艺片《恋曲1980》让他去做直播,他也同样会去。有的人是努力持续曝光,有的人是努力拍戏,这不分对错。

“流量不是原罪,而是你有流量的同时还要有真本事,不是有流量之后就可以忽略自己没本事。做好自己该做的,多积累学习。”

经历过被否定的困惑、无戏可拍的迷茫,李现一直有自我提升方面的焦虑。走红之后,热搜不仅有他的最新动态,甚至他社交账号的一条点赞也会成为网友们讨论的话题,忙碌和追捧无法使他感到安全,读书、健身、看电影这些演员必要的充电,都被压缩到飞机上和睡觉前。

“我就想什么时候能蓬头垢面地去买杯咖啡”,李现一直有个小愿望,在休息的日子可以放肆地看电视、喝啤酒、打游戏,不用顾及接下来要不要拍摄,会不会长胖;不用担心今天吃了这个甜点,明天腹肌会没有。

C 人生短暂,年轻就该多尝试

“我也许不会当一辈子的演员,去开一家冲浪酒吧,当个冲浪老师或者潜水老师,不也挺好的吗?”

普通人李现的生活依然是短裤、T恤、拖鞋、戴个帽子口罩去超市,关心天气与风景。周杰伦新歌一出,他开开心心转发分享,一到篮球和足球赛季,就开始猛刷詹姆斯和C罗。

他喜欢在微博写那些只有体育迷才懂的段子,也愿意分享自己的书单和电影,他读张北海,也读博尔赫斯,在太宰治和三岛由纪夫的作品中也预知过生活的无奈。

他追美剧《我的天才女友》,为韩影《燃烧》认真写影评,工作太辛苦,他会奖励自己一台28mm定焦GR相机。

工作之外能带给李现成就感的东西不多,极限运动算一个。他觉得人生短暂,不能循规蹈矩,年轻就应该多尝试。

你问他未来的目标是什么?他半开玩笑地回答,“未来的事说不准,我也许不会当一辈子的演员,说不定哪天我就不干了,去开一家冲浪酒吧,当个冲浪老师或者潜水老师,不也挺好的吗?”

在李现的童年记忆里,最好的东西就是牛肉米粉、热干面和豆皮。对一个湖北人来说,他可以一日三餐只吃这些,吃到地老天荒。荆州有几家不错的牛肉米粉和热干面,都是他每次回去必吃的。

他还喜欢吃妈妈做的土豆丝和小炒肉,这是他从小吃到大的。本来应在桌上吃,但每次李现和爸爸夹完菜就匆匆跑到客厅边吃边看球赛,辣炒土豆丝+CCTV5就是李现在家吃饭的标配。

新鲜回答

新京报:哪些电影是你会翻来覆去看很多遍的,为什么?

李现:真正能触动到内心的,像《肖申克的救赎》《盗梦空间》《你的名字。》《海街日记》。要不然就是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震撼我的状态,或者是在各种小细节上触动到我的,我都会反复看。

新京报:你在演员这个职业上的偶像是谁?

李现:我想做河正宇、小栗旬、瑞恩·高斯林那样的演员,能让自己创作的角色和剧目,真正对一种类型的影片、电影产业,甚至观众和社会产生正向的影响。

新京报:表演之外,你还希望拥有什么才华?

李现:我有一件事情一直很后悔,就是小时候没有学钢琴,其实我很喜欢弹钢琴。每次看到钢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弹奏一段,这是我人生的一个小遗憾吧。

新京报:你在微博上写过北野武的一句话:“虽然辛苦,但我还是会选择那种滚烫的人生”,是对这句话有感触吗?

李现:我给你讲一下演员的生活。《河神》一共24集拍了120天,每天工作18个小时左右。我一天的台词量是A4纸密密麻麻的大概五页。收工到开工的七到八个小时里,我要背完五页纸的台词。摄影师三个人每天轮班拍水下的戏,但是我要持续20天一直在水下。播出后,看到豆瓣评分8.2,还被Netflix买下版权。走在路上,别人认出我说“这不是‘小河神’吗?”自己的作品得到认可,这是荣誉也是做演员的成就所在。对我来说,为什么这么辛苦,我依然要选择这种滚烫的人生,因为豆瓣上永远有一个8.2分的《河神》,有一个8.6分的《万箭穿心》,演员表里写着“李现”。

新京报:觉得自己演戏有弱点吗?比如哭戏?

李现:对,我承认。因为我从小到大都特叛逆,父母一直都对我施行放养政策,也没被同学欺负过,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快乐的阶段。所以在这样的环境里我感受不到太多悲伤,就不太会调动自己的悲伤情绪。

新京报:现在习惯“现男友”这个称呼了吗?

李现:还行,感谢爹妈给了我这么好起标签的名字。

新京报:分享一个饮食上的小习惯。

李现:美式不加冰。

新京报:最想去旅行的地方是哪里?

李现:挺想去欧洲的,巴黎圣母院被烧后,我一直觉得有些东西这辈子就错过了,所以我觉得历史古迹或者是一些名画,能看就尽早去看。

采写/新京报首席记者 刘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