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红海行动》票房破20亿 拼出来才有了好口碑

2018-02-27 21:59:2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红海行动》确立国产军事大片成功地位

  随着票房突破20亿,《红海行动》进一步确立了其国产军事大片的成功地位,虽然还比不得《战狼2》的票房奇迹,但强烈的好评和恰当的票房成绩,才是一部市场化影片正常的表现,对于成熟的电影来讲,奇迹是无法追求的,因为所谓的奇迹往往是由诸多的偶然因素集合而成的,而能够让整个行业循环有序发展的,是每一个项目,从启动到结束,都有合理的规律可循。从《湄公河行动》到《红海行动》,林超贤导演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真正的“行动派”,我们很少在媒体上听到林导演关于电影的什么高深理念阐述,更不会经常制造一些引起关注的热门话题,他的新闻,往往是和电影作品一起出现的。但是如果去搜集关于他拍电影的报道,就会发现,大多数都会集中在他对电影精益求精到苛刻的态度上,所谓的“魔鬼导演”的称号,指的就是他在片场,不仅折磨别人,也折磨自己,甚至到了不顾生死的地步。这样拼出来的电影,也才有了好口碑。

  行动派指南一 军事大片必须要军事过硬

  作为军事题材影片,专业过硬是必须的。也许专业军人还能给《红海行动》挑出些许瑕疵,但是从普通观众甚至军迷的角度,这部影片已经是响当当的“专业指南”了。相比于林导演的前作《湄公河行动》以及去年的两部军事大片《战狼2》和《空天猎》,《红海行动》在整体军事技术方面的展示,要更多更广更细致。

  《红海行动》的军事技术,分为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硬件方面,大到我国自行研制的护卫舰,登陆舰,小到各型轻武器,无不是真枪实弹,更有陆海空多种兵器和辅助工具,令人大开眼界。如果说《空天猎》中只有一个歼-20的短镜头,《战狼2》中只有驱逐舰的导弹垂发还不够令军迷过瘾的话,那么《红海行动》中的军事硬件展示,显得分量超足。其中,对国产054-A护卫舰的装备细部展示,是以前的电影中没出现过的,过去往往从美式大片中体会高科技震撼力的中国观众,这次享受了足足的自豪和骄傲。知乎上有人对电影动用的装备进行了统计,列出一张长长的清单,国产的、美式的、欧制的、俄制的、琳琅满目,用来建立一套游戏武器系统都够了。

  光有硬件的真实,还远远不够,“抗日神剧”之所以为人诟病,就是其在军事技术上夸张到了把观众当白痴的地步。而《红海行动》无论在对武器系统的使用还是片中人物的军事技术上,都尽量做到了接近真实。艺术的夸张当然还是有的,但是没有超出正常观众可以理解的程度。影片中的舰载无人机是目前装备中没有的,坦克漂移射击也多少有些夸张,但是类似细节融合在整体故事情节中,并不显得突兀,所以也不太会令懂行的观众挑剔。影片中更令人赞叹的是蛟龙队员们的军事技术,战斗搏杀就不用说了,种种令观众耳目一新的技能,全方位地展示了我军特种部队上天下海还配上高智商高科技的能力,有这样强的子弟兵,谁都会觉得安心好多吧?

  行动派指南二 军事大片就得真刀真枪

  《红海行动》与《战狼2》一样,获得了质量不输给好莱坞的评价,而这背后,是剧组全体人员的拼搏努力。

  以前看关于好莱坞大片的报道,经常会惊叹那些大牌演员对于影片的认真,比如四十多岁的金刚狼休?杰克曼每天拍摄时还保证4个小时健身,五十多岁的汤姆?克鲁斯真把自己挂在起飞的飞机外边,等等。我们华语影坛的骄傲成龙大哥,也是以不用替身以至于一身伤病,换来了独树一帜的成龙功夫片。近年来国产电影和电视中,关于文替武替(身)的话题,常常是观众诟病影视质量的焦点之一。如今,前有吴京在战狼中的奋力搏击,又有《红海行动》的真刀真枪,看来国产“武戏”的行业标准已经初步成型了。

  有报道说,《红海行动》的特战队演员们,人人挂伤,无一幸免,由此可见“魔鬼导演”的虐人功力,更可见参演演员们的认真投入。从影片展现的军事技能来看,这些演员们在拍摄前的军训中,是下了真功夫的,只要是当学生的,基本没有没参加过军训的,笔者体验过在石家庄陆军学院夏天站军姿的滋味,也在41℃的沙石地面上做过匍匐前进,所以“红海蛟龙”们在45℃的摩洛哥沙漠里摸爬滚打好几个月的付出,是必须致敬的一个成就。据说张译是带着脚踝骨折重返剧组的,演女重火力手佟莉的蒋璐霞也是带伤进组,这样的铁血斗志才能演绎出真正军人的精神。军事题材大片,如果不真刀真枪,就成了戏台上的花把式了。

  行动派指南三 军事大片就得有军旅阳刚

  整部《红海行动》洋溢着一股阳刚之气,这不仅体现在影片的战斗场面和诸多的军事设备上,也体现在所有参演军人的演员身上。即使是不拿枪的舰上技术人员,也同样军姿挺拔精神勃发。这种气势既符合我们对中国军队的印象,也符合当前中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国情民情。作为军事题材影片,这种阳刚之气是必须具备的气质之一。当然,作为文艺作品,起承转合是必然的,阳刚的同时也不排除温柔,所谓的铁血柔情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如果把柔情搞得矫揉造作就完蛋了。有一部同题材的电视剧,开场就安排了一个国内女记者和掩护侨民的特战队长的对手戏,看得人那叫一个别扭,为了后面的剧情中俩人能有关系的发展,非要安排一出英雄救美,编排痕迹重得叫人无语。《红海行动》中没出现一出爱情场面,还能把剧情演绎得跌宕起伏,这是令我最满意的一点。这么短时间的故事里面,非得弄个男男女女的小资情调,才叫不真实呢。

  附带说一下,片中演员的身形都比较令人赞赏。我们《北京晨报》在之前曾经谈到过中国演员的身体,往往不如国外大片的演员强健,这在现代社会注重健身的大趋势下,是有些显得弱势。要知道,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传播媒介,是世界上其他地方的观众来解读电影出产民族的重要渠道。你在银幕上展示出什么形象,人家往往就以为你是什么形象。所以在我们的军事题材电影中,演员必须有阳刚的形象,才能让人对中国军人不会产生误解。有报道说演员杜江(演副队长徐宏)在拍摄期间,还每天健身6小时,知道剧组每天拍摄工作时长的读者可以算一下,他还有多少休息时间,这种付出换来的是银幕上英武矫健的身姿。更值得一提的是蒋璐霞的那一头小短发和两膀子腱子肉,比起某些影视作品里面,到了战场还描眉画眼的大牌明星,这样的形象可爱多了。

  这样的海上蛟龙才是当代中国青年应该追捧的主流形象,那种粉嫩单薄的小鲜肉和千篇一律的整容脸,所代表的孱弱空虚,不是中华民族应有的风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