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2018春节档迎“开门红”:票房高 满意度也高

2018-02-27 22:03:46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2018春节档迎来“开门红”:

  不仅票房高 满意度也高

 

  本报记者 牛梦笛 本报通讯员 路静怡

  2018春节档落下帷幕。相关数据显示,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七,春节档7天累计票房高达63.66亿元,大大超过了2017春节档7天37.8亿元的成绩,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

  创纪录的不止于此:大年初一,全国单日票房超过12.6亿元,打破了全球单一市场单日票房纪录,中国电影史单日票房纪录诞生。从大年初一到大年初五,《唐人街探案2》成为内地市场唯一一部连续5天综合票房破3亿元的电影。今年的春节档电影题材丰富、诚意满满。影片质量的提升不仅换来了持续走高的票房,更是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观众满意度达到历史新高。这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数字,也让人们对于国内电影市场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1.过年看电影已成为新风俗

  大年初一走亲访友,除了聊家长里短之外,看电影也成了热门话题,亲戚朋友纷纷抱怨电影票难买。四川成都的观众王文杰表示:“想带孩子看场电影,结果大年初一当天订票根本来不及,好几个影厅都是满场。”伴随着与日俱增的银幕数量与质量不断提高的国产电影,近年来,看电影已经成为中国人过年的新风俗。

  近几年,春节档逐渐成为国内最受瞩目的电影档期。春节档的“天花板”到底是多少,还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准确的数字。“在多样化选择的今天,一家人邀约亲朋好友出门看电影仍是首选,电影票房电影市场一枝独秀顺理成章。”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对记者说。

  不仅如此,春节档能够挖掘出新兴市场和观众,大量的低龄观影人群,包括一年只看一两次电影的群体,几乎都会把这些机会留给春节档。与此同时,部分影片针对三四线城市的营销,也是其市场成功的重要因素。如《唐人街探案2》开通了“唐人街探案2高铁专列”,将电影元素贴上了返乡的列车。中影星美院线宣传副经理杨帆认为:“春节档影片非常有必要将营销资源向三四线城市倾斜,因为春节期间大量人群返乡,三四线城市居民成为观影主力。”

  春节的返乡,也使得一线城市票房占比下降,三四线城市暴涨。相关数据显示,今年春节,三线城市票房占比达到21.6%,四线城市高达29.3%,合计起来占据电影市场的半壁江山,与一二线城市旗鼓相当。三四线城市观众数量的增加进一步抬高了我国电影市场的“天花板”。

  饶曙光说:“银幕数量只有两万多块时,可以同时容纳四部影片,现在我们的银幕数量已经超过了五万块,按照比例应该容纳八部以上的影片。从这个角度看,包括春节档在内的中国电影市场如何更加有效、有力、有序地满足更多层面、更多层次观众多样化、差异化的需求,依然需要我们更清醒、更理性、更有前瞻性的思考。”

  2.观众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今年春节档,观众的口碑也成为影响各大影片票房的重要因素。这与以往春节档很多电影票房高,口碑却不高形成鲜明对比。《红海行动》网络评分高达8.5,《唐人街探案2》也拿到7.2分,两部影片在票房、排片量上也不断逆袭。有业内专家表示,这个春节档预示着“内容为王”的时代到来了。

  清华大学教授、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给春节档打出了70到75的满意分,认为这个春节档有着“较高的电影商品品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李道新说:“如果去年春节档可以打70分,那么今年能打80分。”而在网络评分上,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的春节档影片,整体口碑为近五年最佳。实实在在的数据,口口相传的好评,名副其实的“最热春节档”让“新年俗”不负众望。

  李道新认为:“春节档电影在题材上做到了可喜的突破,没有任何人规定春节期间必须放映和观看喜剧性的合家欢电影。档期是可以兼容多种题材和类型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满足特定档期内不同受众的观影需求。”尹鸿也认为:“此次整体内容供给上,优质产品多,类型差异大。尤其是几部重点影片,每部都有特点,客观上大家都有可选的电影,几乎每一部都能扩展观众群的边缘。”

  电影《红海行动》是今年的票房黑马,凭借出色的电影质量赢得了众多观众的支持。李道新评价它是“有血性、高爆点的主流军事大片,在情节设置、精神气质等方面可谓《战狼2》的改良升级版;既借鉴了好莱坞的类型运作方式,又可见中国电影的硬、软双实力。”在导演徐峥看来,“整体的感官绝对是世界级别的。除了动作战争场面,更难得的是看到演员们的训练成果及克制的表演”。对于另一部口碑、票房双高的电影《唐人街探案2》,李道新评价它是“有个性、有成就的系列侦探喜剧,在凸显独特才华、工匠品质与娱乐精神的同时,拓展了国产电影的叙事空间与文化想象力”。

  基于今年春节档的高票房,尹鸿作出如此展望:“春节档是提高观众对国产电影信任度的关键。今年春节档虽缺惊喜但整体不错,这样的‘开门红’也决定了中国电影本年度的平稳增长。”

  3.口碑成票房制胜关键

  随着院线建设和受众观影习惯的变迁,飞速发展的电影市场对影片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高评分并不意味着高票房。但令人欣喜的是,今年春节档,高票房电影都收获了高口碑,甚至有的电影因为口碑逆袭从而带来了票房的超越。

  随着口碑的发酵,今年春节档上映的不少影片经历了一次值得回味的票房“过山车”。6部影片在大年初一上映,《捉妖记2》凭借35.7%的排片高居榜首,5.4亿元的单日单片票房不仅破了国产影片纪录,也超过《唐人街探案2》足足2亿元。随着当天下午各片口碑及评分的发酵,大年初二,《捉妖记2》的票房只剩下4600万元的优势。大年初三早上,《唐人街探案2》的票房已经超过《捉妖记2》。北京首都华融影院经理于超说:“观众正在变得理性,影片最重要的还是品质。票房之所以会逆转,是因为前期有一些观众关注的点没有宣传出来。后续的宣传挖掘出了这些点,进而吸引了观众。”

  春节档,《红海行动》这部主旋律热血之作,收获了口碑和票房的双赢。相比之下,《祖宗十九代》则票房惨淡,明显掉队。同样是喜剧题材,《祖宗十九代》被不少观众认为内容逻辑不尽如人意,更像相声剧。在饶曙光看来:“单纯依靠电影院下沉、人口红利的粗放式增长将暂时告一段落。我们应该前瞻性地思考一下终将会到来的常规式增长,做好全方位的调整和布局,以电影的方式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和需求。”

  截至目前,2月中国电影总票房已超82亿元,还未到月底就已经打破2017年8月73.7亿元的单月票房纪录。这个春节档不仅迎来了中国电影的“开门红”,也让观众看到了高质量的国产电影,看到了国产电影的进步与诚意。今年春节档,无论电影制作方、影院排片方,还是逐渐理性的观众,都给出了更成熟的选择。品质大片主导电影市场,比起往年单纯票房数字的狂欢,更让人欣喜,同时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电影未来发展的无限希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