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脱单告急》 青春散场,青春片更该散伙

2018-04-24 19:21:19 信息来源:新京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烂度 33▲

  导演:柯孟融

  主演:董子健/钟楚曦/春夏

  类型:喜剧/爱情

  片长:101分钟

  上映日期:2018年4月20日

  出品:剧角映画/小米影业等

  评价规则

  ●依照电影的各项元素,分析“烂”度。

  ●每项最烂为5坨便便,烂度不足则依次递减。

  ●十项元素合计后,超级最烂片为满分“50坨便便”。

  青春片在内地市场到了一个瓶颈是目前大家热议的话题,这个曾经引领整个票房大势的类型之所以没落,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情节雷同、剧作粗糙、缺乏现实观照等几个难以克服的问题,上周末上映的《脱单告急》就从各个方面验证了青春类型片难以为继的短板。

  影片由来自台湾的导演柯孟融执导,董子健、钟楚曦、春夏等主演,上映四天票房近2500万,豆瓣评分5.8分。片子虽然有些亮点,但依然可以归于不及格的范畴之内。影片其实早在2016年上半年就拍摄完成(原名《男生完全手册》),因各种原因拖延到今年春季。

  也正因此,几位主演都靠着之后拍摄的作品崭露头角,尤其身为第一女主的钟楚曦,开拍时还籍籍无名,去年却凭借《芳华》的大热走进观众视野。对表演更关注的观众也能够从中看出,这些演技青涩的年轻演员,在不同的导演和故事架构下,做出的表现是多么不同。《芳华》中光彩照人的钟楚曦、《踏血寻梅》中内力蕴藉的春夏,在角色和故事不靠谱的《脱单告急》里,光环褪去得多么迅速,尤其是讲台词和对重大情绪的表达时,苍白的硬撑和眼神中的惶惑一览无余。

  整体来说,《脱单告急》并不是一部很典型的烂片,但也永远无法走到高级的层面,它像一记警钟,终结了同类校园青春片在浅薄道路上的尝试,证明此路不通。之后再拍青春电影的电影人,都可以回头去看看这部影片,就会知道,小聪明太多的人,是很难发现自己的愚蠢的。

  故事▲▲▲

  电影讲述了单身四年的宅男大学生何晓阳(董子健饰),在强势“闺蜜”关欣(钟楚曦饰)的操控下努力学习“脱单秘籍”、追求文艺女神李舒舒(春夏饰)的故事。故事的整体架构其实受到了很多美式青春片的影响,女闺蜜助攻男性好友泡妞,最后难以自持主动上位,这个套路其实颇为常见。影片的最大问题是将爱情游戏化的叙事中,希望表达出“真爱不是游戏”的主题,但由于要把“脱单”的步骤落实、还要有喜剧效果,反而一步步走向更为儿戏的深渊,最后结尾真的开始深情的时候,让人丝毫感觉不到可以真正触动内心的感情。

  主角▲▲

  董子健在表演上要比钟楚曦和春夏都更有经验、也更具层次感,但由于外形所限,他所饰演的深情无用小男生形象有些固化了,不时就会流露出一点《少年班》《六弄咖啡馆》或者《青春派》的影子。钟楚曦在这部严格意义上的第一部电影中,外形的惊艳毋庸置疑,但片中的绝大部分戏份,只给她一个表达亢奋、躁郁的空间,她的表情和动作需要非常外露才能撑住场面,而台词的功力又实在不足,只有色厉内荏的表象。春夏的问题是受限于角色的单薄而轻飘,最终也只呈现了一个标签化的角色。

  配角▲▲▲▲

  比起主角的标签化,配角则更为明显。男主的两个重要伙伴,一个肌肉无脑、一个有钱而无脑,而片中大部分的喜剧桥段都由他们二人承担,这两个形象的漫画感如此之重,把愚蠢写在脸上都嫌不够,实在很难想象现实中真会有这样的大学生。而且全片基本没有任何一个正经的大学生活场景,和学习、就业等问题基本无关,每天的时间都用在谈恋爱上,而且是非常制式的恋爱,一个都是性,一个都是钱。

  至于片中的女性配角群像,则被很多网友认为是直男癌的选择,除了大胸就是整容脸,要么就是对胖女孩的讥讽式描绘。

  造型▲▲▲

  造型的问题也是出在不接地气、思维固化上:文艺女神就是白裙长发、温柔腼腆;大姐大就是穿着火辣,热裤露脐;玩充气娃娃的宅男就是头发蓬乱,衣衫不整;肌肉男就是每天跨栏背心,炫富男就是一水假名牌。扮丑就是波浪头大眼镜一脸痘,扮美就是理发理个刘海,这种时尚观还不如《小时代》。

  音乐▲▲

  中规中矩、无可无不可。Ella的主题曲《终于爱情》不难听,但依然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水情歌。“如果没有开始的意外误会,也许就错过我们永远”、“从几亿颗心等一颗奇迹,才发现原来你早已在我生命里”。这类歌词听听转眼就忘,和“脱单”的关系也很疏离。

  台词▲▲▲▲

  “你们神经病啊?”这句台词大概是对片中大部分“性喜剧”桥段最好的总结,人物为了作而作,台词为了尬而尬,而“做自己,真的比较不快乐吗?”“连朋友也不是吗?”这类故作深情的台词实在太让人反胃了。

  特效▲▲▲

  本片特效成分不是很多,有几处定格和闪回的使用还有点小趣味,虽然不够新颖。最后飞行的段落只能说可以容忍,虽然破绽和抠图感依然很重,但总归勉强能在大银幕上放映,而不至于支离破碎。

  人设▲▲▲▲

  片中最主要的情节动机来自于关欣一角为了澄清自己与何晓阳不是恋爱关系,而不遗余力地帮助这个宅男去追求别的女生,而且一帮就是好几个月,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仅从这毫无逻辑的本源动机就可以看出,所有人物的设定都是功能性的,而非生活性的,为了推动情节而安插的各类角色无一不是为了把桥段凑起来,而不是“理所应当如此”的合理设定。

  类型▲▲▲▲

  影片的最初定位是青春性喜剧,经过两年的延档之后,改为了深情版的策略。但片中“性喜剧”的桥段并没有减少(比最初版本删了5分钟),而且下三路、屎尿屁的段落依然很多,关于“痔疮”的台词就讲了三四次,一个因拉肚子不停放屁的梗就用了五分钟。实在是太陈旧也太不懂幽默了。

  价值观▲▲▲▲

  影片期望树立起一种“做自己,真爱就会到来”的爱情观,但问题在于这个“自己”实在太没有现实基础,只是漫画画出来的自己、或凭空幻想的自己。大学校园、同学关系、家庭背景都只是作者“意淫”这个现实的工具。

  撰文/文娱编辑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