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卞永祖:中国网络视听行业的顽疾与机会

2018-04-25 23:08:3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3月2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通知指出,近期一些网络视听节目制作、播出不规范的问题十分突出,产生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近日随着《偶像练习生》的落幕,这档综艺节目也折射出中国网络视听产业的一喜一忧:喜的是中国网络视频节目影响力越来越大,并获得社会和受众的认可;忧的是这样一档热门综艺竟涉嫌抄袭韩国节目,被指“抄袭相似度刷爆世界纪录”,暴露出从业者淡漠的版权意识。

    中国网络视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坚持原创、尊重版权才是网络视听发展的正途。值得欣喜的是,除了官方不断明晰规则、加强宏观管理外,一些网络视听平台也开始强化版权意识,探索良性的行业发展路径,并且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尊重。

    网络视听发展迅速,仍存三大顽疾

    近年来我国影视产业发展迅速,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不仅为影视行业带来更多的受众,也催生着网络视听产业走红,同时网络视听也在深刻影响着甚至改变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网络视听已成为网民信息获取与文化消费的主要形态之一。

    《2017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已达到5.65亿,占网民总数的75.2%。数据显示,2016年底至2017年6月,网络视频用户规模增长了2026万人,相当于每天大约有11万新增视频用户。

    以网络剧、网络电影为代表的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创作生产高速增长。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备案库的数据为:网络剧555部,6921集;网络电影5620部;网络动画片659部,专业类节目2725档(包括综艺、娱乐、财经、体育、教育)。

    用户的迅猛增长也催生巨大的市场。根据易观发布的《泛娱乐生态下的中国网络剧市场洞察》显示,2017年视频平台独播网剧的播放总和就超过千亿。其中,优酷以539.2亿的播放总量位居市场第一,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分别以322.1亿和277.5亿的播放总量位居第二、第三。

    不过,火热的网络视听产业也带来了激烈的竞争,行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存在这不能忽视的问题。今年以来监管部门已经开始着力整治网络视听节目乱象。笔者以为,当前网络视听领域有三大问题亟需规范。

    第一,摒弃低俗,要坚持正确导向。网络视听是精神产品,影响着人们的思想,确保导向正确是根本要求,是必须坚守的底线。

    值得注意的是,从当前我国网民年龄构成来看,10岁至29岁的青少年群体为主流人群,占比超过55%,他们是网络视听产品消费的主流群体。这个年龄段的年轻人世界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很强。因此,要重视创作能适合引导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形成的作品。

    前不久,有关“00后怀孕私奔”的话题引起了各方注意。一些未成年人在直播和视频中多次提及未婚生子、出轨等话题,甚至争当“全网最小妈妈”。4月6日,国家网信办发布消息,要求“快手”“火山小视频”暂停有关算法推荐功能,并将涉及的违规网络主播纳入跨平台禁播黑名单。

    第二,积极健康的内容引领。3月23日,国家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发展研究中心微信公号“国家广电智库”发表题为《网络视听节目新规,怎样理解更靠谱?》的文章,作出了官方解读。其中明确了一点:内容要健康向上。

    在鼓励创新创意的大背景下,一些不法行为也借机滋长。比如有些二次创作的视频,内容庸俗、低俗、媚俗,甚至恶搞经典影视作品;再比如引起强烈公愤的儿童邪典视频,通过二次剪辑“创作”经典动画作品,传播血腥、暴力、色情,毒害青少年。这类所谓“创意”已经陷入唯点击唯利益的误区,完全弃社会公德于不顾。

    2016年12月20日,《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原创视听节目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通知》的出台,网络视听行业迎来了重点网络原创节目备案制度。这一新监管方式主要针对文化内容监管,要求坚持网络视听节目线上与线下标准一致。

    第三,盗版抄袭增多,要尊重版权。对《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的官方解读文章中,点明了在视听节目内容的传播过程中,必须遵循《著作权法》相关规定,抓取及二次创作等行为必须获得法定授权。也就是说,一切都要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只要有合规合法的授权,正规的剪辑改编是允许的。实际上近期涉及盗版、抄袭的事件时有曝出。比如,前不久在戛纳电视节上爱奇艺被点名批评。韩国娱乐巨头CJ E&M在电视节论坛上播放了一段视频,将自家综艺《Produce 101》与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进行同屏对比。国际IP保护协会FRAPA在戛纳电视节发布数据称,《偶像练习生》抄袭相似度达88分(满分100)。相比之下,腾讯视频则购买了韩国《produce101》的版权,用正规的商务合作方式赢得国外同行的尊重,来为中国观众呈现正版节目。

    戛纳电视节上出现这样刺耳的声音,为成长中的网络视听产业提了个醒。唯有坚持原创、敬畏版权,抛下“抄袭”和“盗版”,才能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尊重,才能真正输出软实力和实现文化自信。

    维护正版任重而道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尊重版权是时代的呼声。尊重版权是营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的必要条件。那么,该如何维护版权呢?一方面政府应该加强对互联网内容的正面引导,加强网络监管,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网络平台自身要有一个约束,行业内要有约束。

    首先,政府要加强监管引导。2017年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站在了时代的新起点上,截至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关于促进移动互联网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创作播出管理的通知》等多部涉及视听新媒体发展的法律法规、规划方案、部门规章和政策文件,加快构建网络综合治理体系,规划行业未来发展,整顿传播秩序,为新时代网络视听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面坚实的政策法规保障。

    其次,要切实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既需要政府的规范引导,也离不开切实有效的行业自律。随着网络视听业的发展壮大,2011年,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正式成立。近几年来,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陆续成立了省级网络视听行业协会。国家和省级行业协会在倡导优秀节目制作播出、抵制不良内容、开展节目评议、开展从业人员培训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再次,企业要做到自查、自律。今年2月,国家网信办等六部委按职能、分领域进一步加强对新浪微博、腾讯、百度、优酷、秒拍等网络平台的依法从严监管,不少网络平台也加强了对平台节目内容的把关。

    “坚持原创+尊重版权”是网络视听发展的正途

    话说回来,在这个互联网资讯如此发达的时代,为何国内的一些制作团队会“顶风作案”选择抄袭呢?有人得出的结论是:原创不易,抄袭可期。甚至不少人抱着“我不管是原创还是抄袭,只要节目好看就够了”的心态。但是对于整个产业的长久发展而言,无论是大众还是专业机构,对于“抄袭”都不应该选择忽视,无视他们挤压了原创内容的生存空间,而应该帮助他们尽快回归正途。只有大众版权意识不断提高,制作团队专业度增强,让这一模式无利可图,其自然会消失殆尽。

    中国网络视听产业也正在努力转变文化产品的创作和制作模式,更加注重产品的质量,打造具有中国原创和特色的产品,并且一些好的作品开始涌现。比如,优酷的网络自制剧《白夜追凶》播放量超过50多亿次,网上的口碑评分也很高。这部剧还被美国收费视频网站Netflix(奈飞)购买海外放映权。它将在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成为中国首部“出海”的国产网剧。

    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轮值总裁兼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表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内容生产者的竞争力来源于持续打造优质内容体系,从业者需研究用户消费方式和方向,并对版权和内容原创保持敬畏,“内容产业是创意产业,也就是人的产业,我们必须尊重行业规律,对行业创意创新保持敬畏,对版权、内容原创保持敬畏”。

     我们也看到,中国公司对于知识产权、版权意识开始觉醒和尊重,这是我国视听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不仅仅要有强烈的保护自己知识产品的意识,也要尊重别人的产权。阿里在这方面可以做出了表率,2018年2月12日,阿里大文娱宣布与迪士尼旗下的博伟国际达成多年期的内容授权合作,会有超过一千集的迪士尼正版动画剧集,将在包括优酷以及阿里授权合作的OTT平台上播出。

    纵观发展,整个文娱产业的竞争进入下半场,网生内容的发展正在快速推动台网融合。网络剧集品质提升的背后是视频平台对剧集产业链上下游的渗透。随着对产业链上下游的渗透,对平台自身的生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相比爱奇艺单体生态的模式,优酷所在的阿里大文娱以及腾讯视频所属的腾讯OMG事业群走的是集团式生态的路子。而集团规模化更能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新媒体参与内容生产的发展势头强劲,用户视频付费意识也逐渐养成,用户内容需求细分化,网生内容有待提升,已成为中国网络视听行业的新走向。

    戛纳电视节上正面两方面的案例告诉我们:就内容生产而言,可以通过与国际同行的深入合作,通过共同投资、生产和发行,提升中国内容生产行业整体水准。进一步挖掘中国元素,利用先进的内容生产方式、互联网生产技术和资金优势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年青一代新用户接受和喜欢,并能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通过融合学习和培养创造力才是真正国产综艺、网络剧等网络视频内容发展的出路。

    去年,优酷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一同三新”的网综创新方向,即在线上线下同一审核标准下给用户提供新视听、新故事和新知识。近日,杨伟东在优酷春集上进一步提出在国际舞台的竞争中,我们需要尊重国际规则,尊重原创。不尊重规则就无法参加国际竞争,更不可能获得全球影响力。“我们始终认为尊重创意、尊重版权,才是我们内容具备长跑能力,参与长期竞争的最核心前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