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剧名太文艺太长 观众买账吗?

2018-05-04 11:44:51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赵丽颖、冯绍峰主演的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近日正式发布了首版片花,这部备受期待的电视剧,剧名虽然颇有意境,但也有网友认为:“太长了、太文绉绉了,不如叫《明兰传》简单干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事实上,剧名成了电视剧的必争之地。尽管文字越来越文艺范儿,字数越来越多,但一些剧名和剧情的关系却越来越疏离,甚至拼凑主角的名字形成剧名,一些剧名让观众云山雾罩,也带来了记忆上的不便。所以,别只顾文艺腔拽词儿了,内容好看最关键,千万别让“文艺”模糊了戏核。

策划:徐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素芹

借用古诗词,用错就尴尬了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已全面杀青,该剧近日正式发布了首版片花,随着剧中主要人物的逐一亮相,一幅古代家族群像初露端倪。剧中赵丽颖饰演女主人公明兰,她淡泊聪慧,在万般打压之下依然自强自立,从在家中备受冷落欺凌,到成为影响家族兴荣的人物。

其实,类似《明兰传》这样的剧名似乎更能直接明晰地触及故事的内核:古代女性奋斗传奇。而该剧运用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如梦令》中的“传神之笔”,“绿肥红瘦”历来为世人所称道,春天渐渐消逝,夏天即将来临。词句中有无可奈何的惜花情、伤春意,也有对自然和人生深刻的感悟。词句虽美,但猛一看剧名,确实让人不明就里。

直接引用古诗词为剧名的除了《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曾经还有刘恺威、郑爽主演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剧名是唐代诗人刘方平七言绝句《春怨》中的诗句;还有邓伦、李一桐主演的《海棠经雨胭脂透》,源自宋代宋祁的词《锦缠道·燕子呢喃》。

借用或化用古诗词走文艺范儿的剧名也不在少数,比如《人间至味是清欢》《春风十里,不如你》。

有网友认为,《春风十里,不如你》这句源自杜牧的《赠别》:“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大意是“扬州各式各样的青楼女子都比不上你”。网友表示,“并非过度解读,确实有点怪怪的感觉。而且,想来想去也没明白剧名跟剧情有啥联系”。

《人间至味是清欢》化用自苏轼《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中的“人间有味是清欢”,词句表达的是人到中年那份能放下一切的淡泊。但电视剧中讲的是“三角恋”,而且剧中主角的名字分别为丁人间、翟至味、安清欢,无怪乎网友表示“生拼硬凑”。

还有很多剧名是剧方自己在“作诗”,《秦时丽人明月心》《那年花开月正圆》《微微一笑很倾城》《十年一品温如言》《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感觉都充满了诗意,但是讲什么呢?有网友表示:“不看小说,不看片花,不看剧,还真的是一头雾水。”

剧名太长,

有时不知所云

借用诗句的一个后果是剧名比较长,让人难以记住,所以观众通常用少数字来代称完整剧名,比如《那年花开》《知否知否》《微微一笑》。还有一种尴尬的情形,电视剧品质很好,观众喜欢但就是记不住剧名。孙俪不久前获封“飞天奖”最佳女演员,有网友大赞其演技的时候就有如此表示:“《玉观音》《甄嬛传》,还有去年那部,她的演技没得说。”“去年那部”,就是《那年花开月正圆》。

借用古诗词的剧名至少上口,有一些古风的韵味。但现在,更多的长长的剧名,难以记忆,令人费解。有网友表示:“一定要长长长,才能与众不同吗?”

现在很多剧名,七个字才只是“起步价”。《我的爱情遇上了战争》《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还用上了带逗号的复句形式,比如《结爱,我的千岁大人的初恋》《初晨,是我故意遗忘你》《你这么爱我,我可要当真了》……字数多得不用手指头还真数不过来。

关键还在于,剧名与剧情的联系不多,往往让人不知所云。比如,钟汉良、马天宇、孙怡参演的电视剧《凉生,我们可不可以不忧伤》……有网友表示:“没看剧不知道‘凉生’是什么意思,看了之后想,哦,这是姜生和天佑说给他的话吗?”

甚至还出现了带转折关系的长句,比如《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你》。这剧名看起来“蛮高级”,也让人云里雾里,仔细一想,不就是“我喜欢你”吗?无怪乎有网友调侃:“说人话有那么难么?”

头评

别让“文艺”模糊了戏核

剧名,无论是借用、化用古诗词,还是“创作”一些充满诗意的句子,客观上都给影视剧披上了一层“文艺范儿”外衣。

就好像,在网络小说及网游中,醉心于古风的粉丝群体往往会在服饰、风景、情节、人名等各个细节上讲究中国古典风格的营造。目前影视剧剧名“傍古诗词”的现象,或许是剧方有意而为之。然而这一风潮也有积极的一面,一些仿写虽然不完美,但也是对古代审美趣味的一种壮大,若激发兴趣从而深入传统文化,也是好事一桩。

但无论如何,这毕竟只是一层外衣,如果剧情注水,剧情与剧名没有太多关联,便会招致观众用脚投票:“原来剧名也可以注水呀。”

剧名越来越长而且不知所云,似乎成了一种趋势。究其原因,一是网络IP后遗症。“唯美”“空灵”是不少网络小说偏爱的审美趣味,导致网络小说走红被改编成电视剧后,为了吸引原著粉便延用网络名。其二就是充分暴露卖点,仿佛片名越长,关键字越多,被观众“抓取”的概率也会越大。这其实,都是对自身作品品质不够自信的表现。“文艺范儿”剧名是一种市场跟风状态,无伤大雅,但剧情起码应该能与剧名贴合,更重要的是电视剧内容要好看,这才是剧方最应该考量的事。

上海SMG影视剧中心主任王磊卿曾在一个论坛上表示,“吆喝词太长,会不会模糊了真正的戏核”?他还呼吁各位制作方,“电视剧把片名缩一缩,把卖点藏一藏,给自己多一点自信,顺便给观众多一点记忆便利吧”。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