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骨语》历时两年 导演解密逾20件奇案背后的故事

2018-06-10 22:39:21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李岩)“法医是与亡灵对话的人,透过《骨语》,希望可以透过一个个故事,让人们尊重生命,直面生死。”今天下午,悬疑网剧《骨语》导演扈耀之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

这是一部以中国首席女法医王雪梅的传奇经历为原型,由部分真实案件改编的职业剧。讲述了由夏萤(张龄心饰),尚桀(高仁饰)、李学凯(蔡宜达饰),英鸣(张家鼎饰),宋咪(吴曼思饰)等一群年轻人组成的“特别案件调查组”屡破奇案的故事。从筹拍到后期制作完成历时逾两年,逾20件奇案背后,首次从女法医的视角,以电影的质感让观众重新思考生命的意义,透析与感受死亡背后的希望与温暖。

历时两年 每个案件背后真实案件的支撑

对于接拍《骨语》,导演扈耀之将其归为一种“缘分”,忆起第一次与中国首席女法医王雪梅见面至今仍印象深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才能与亡灵对话?她们的工作状态到底是怎样的?”扈耀之说,那次的交流让两人都有“一见如故”的感觉,虽然对法医这个特殊职业扈耀之没有深入了解,但听了许多关于女法医的故事后,让扈耀之很震撼、也很感动。

十多年后制片人找到扈耀之,并提及准备开拍关于法医这样一个题材的剧作,扈耀之欣然接受。为了更加严谨缜密地去打造一部行业剧。“在剧本创作阶段,我们就已经定好了方向,从女法医的视角讲故事”。而作为中国首席女法医王雪梅全程参与了剧本的创作。

五易其稿的《骨语》一年半后在北京开拍,扈耀之介绍,最开始这部剧的名字定为《女法医》,但征求大家的意见改为《骨语》。意为“骨头说出的语言”,“它是一个很大的概念,是一个关乎生死的命题,是对死者的尊重,对生者的慰籍”。如果一定要追寻剧中每起案件背后的灵感来源,扈耀之透露每个故事背后都有真实案件的影子,但出于播放长度和人们观影习惯考虑,每个故事都融入了几起真实案件作为支撑。

《白鹿原》原班人马助力 中国首席女法医现场指导

导演扈耀之有许多身份,他是《白鹿原》里的田福贤,还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员,这次接拍《骨语》,《白鹿原》的摄影师和灯光师纷纷助力,给其提供了最佳技术支持;在两位男女主演的选择上,片方也给了他很大的选择空间。

在拍摄过程中,扈耀之认为最大的难点在于时间、场景和拍摄环境的选择,尤其是在拍摄环境上,最让其头疼。因为拍摄地选择在北京,很多剧中桥段又都是演绎室外的极端刑事案件,所以与群众的配合、沟通成本有一些高。

为了让演员在角色上更加接近女法医在生活中的原型,王雪梅多次到现场进行指导,语言表述上、道具准备上、镜头尺度设计上都提出了许多实质建议,王雪梅坦言,在现场她能感受到每个人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所有人对于生命的尊重与敬畏,让其感动;遇到一些拿捏不准的细节,女主演张龄心都会第一时间发微信询问王雪梅该如何处理。

不与《白夜追凶》比较 生活化很重要

在《骨语》中,夏莹曾说:“我作为法医,是要告慰死者,把他们生前没有说的话,告诉他们挚爱的人”。对生者的尊重,对剧情中每位死者死亡真相的挖掘,乃至对人生、人性的感悟,让许多看过《骨语》的人不仅被剧情吸引,更被剧中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间真挚的情感打动。

从《白夜追凶》《法医秦明》到今天的《骨语》,王雪梅很欣慰地在今天看到人们对于法医这一行业的关注,并希望在今后能出现更多以此为题材的剧本及影视剧作品;而作为导演的扈耀之,则不愿观众过多地将《骨语》与前两部网剧做比较,“创作角度不一样,讲述的方式,关注的点自然也不同,将评论权交给观众,这如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道理一样。”

作为这样一部行业剧,如果想做得让更多人接受,扈耀之认为在表现手法上要生活化,“法医也是人,她们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职业操守和坚持”,透过一个个故事,让人们积极、正面地去面对生活,向观众阐释生命的可贵和价值,弘扬法治意识是《骨语》的创作初衷与本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