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明日之子2》 流行音乐要靠原创带领

2018-09-17 21:43:37 信息来源:新京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腾讯视频新偶像战略又一节点,“傻子与白痴”蔡维泽斩获年度最强厂牌,幕后团队解析选手未来之路

  《明日之子2》 流行音乐要靠原创带领

点击进入下一页

  厂牌星推官杨幂与盛世独秀赛道星推官吴青峰为最强厂牌蔡维泽(左)颁发白金唱片。

点击进入下一页

  盛世魔音赛道星推官华晨宇与田燚(右)合作歌曲《巨鹿》。

  经历一个夏天的炽热酣战,上周五晚,《明日之子》第二季圆满收官。诞生于盛世独秀赛道的选手——“傻子与白痴”厂牌蔡维泽,最终凭借突出的原创实力摘下了象征着最强厂牌荣耀的白金唱片,田燚、斯外戈则分列二三名获得黄金唱片和白银唱片。这些少年们,用一路以来的现场表演,完美诠释了“带领、冲撞、正流行”的节目口号。

  然而,站在音乐产业改革发展、偶像市场洗牌加快、视频网站竞争白热化的当下节点,一档主打音乐偶像的原创节目应当何去何从?比赛结束后,选手是否会面临“选星容易造星难”的问题?当下时代,人们究竟需要一个怎样的“明日之子”?总决赛前,节目的幕后团队高层——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马延琨、哇唧唧哇总裁龙丹妮,哇唧唧哇首席内容官马昊等人向记者解析了节目制作思路以及选手打造路径。对于音乐偶像的未来发展,她们也给出了鲜明的意见与看法。

  1 创新围绕“音乐性”

  12期节目,原创音乐达87首

  在《明日之子2》的舞台上,观众可以看到许多星推官与选手之间的动人瞬间——如新手战时,华晨宇看到欣赏的选手时,隐藏不了的开心与眼里绽放的光芒;如升级战时,新人星推官吴青峰为自己赛道的选手无法成功晋级而自责落泪;如总决赛时,李宇春上台为斯外戈递上的绿色小苗夹子与她写的信:“伸手摘星,温顺尚早”……种种温情瞬间与选手间的团结互动,构成了节目流传的故事线。但在这之外,音乐性更是《明日之子》第二季不可或缺的特质。

  从表演舞台的精心打造,到对原创歌曲的创作鼓励,《明日之子》第二季对好音乐的推动野心可见一斑。“我认为,一档原创娱乐节目能否走到最后,成为永久发展的国民级节目,还是要靠不断地创新去推动,”龙丹妮说道,“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创新上,我们还是本着做音乐类偶像这个本质特色不变的情况下,更多地注重‘音乐性’这三个字。怎么把圈层类别做得更加鲜明,怎样推动用户对音乐更极致的爱好,这是我们今年创新的特色。”

  据悉,去年在15期《明日之子》的舞台上大概有98首原创音乐诞生,今年12期节目的数量也达到了87首之多。在马延琨看来,只要音乐人持续有好作品产出,年轻受众就会买单,“我跟毛不易说,你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写作品。我们不以大红大紫评论一个艺人的生命长度,如果你一直是乐坛的中流砥柱,那就是非常成功的艺人了。”

  2 再制造一个“毛不易第二”有多难

  “破圈”前首先要“入圈”

  在总决赛的舞台上,蔡维泽的原创作品《5:10a.m.》因在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大平台试听和社交互动综合指数最高,而获得“明日金曲奖”。这位来自台北独立乐团的“酷Boy”凭借原创实力而吸引了不少歌迷关注。但不可否认,相较于去年毛不易写出的全民讨论作品《消愁》,今年却并未产生如此量级的“现象级”音乐作品。

  再制造一个“李宇春第二”“华晨宇第二”,甚至一个“毛不易第二”,有多难?龙丹妮直言,这并非是工业流程可以解决的问题,“问题在于,你真的能碰到他吗?节目可以用工业化的流程和标准的定制方式使所谓的艺人明星走到一个阶段,但如果他再往上走,可能就和很多东西相关了。天时地利人和,这是很有偶然性的一件事情。”

  而现阶段,一档音乐选拔节目所能做的,就是根据互联网的细分特性,首先打造出圈层化偶像,为其“破圈”创造可能。“现在中国的年轻人里,有越来越多有才华的怪小孩,蔡维泽、斯外戈、田燚都是这样,他们很真实,甚至满身缺点,看上去都有裂缝,但我们能够透过那个裂缝看到光进来。”马昊分享道,“他们看上去很不同,但其实也有共同之处。各个圈层之间有交叉有细化,这就是现在年轻人的现状。”

  3 选手后续打造路径

  量体裁衣,更偏重个人属性

  从事音乐真人秀节目十几年,龙丹妮认为,其实“偶像”的定义一直不曾改变,“无论五千年前还是现在,偶像都是被崇拜的对象。只是从市场角度来看,大家追随的模式变了,产生的平台变了。”而利用“粉推”的形式让观众支持选手,则依然是最直接判断选手人气的方式,“如果他受到了普通观众的最高欢迎,那么他就是本年度的最强厂牌,这个道理很简单。”马延琨说。

  选星容易造星难,这是近年来诸多选拔类真人秀节目共同面临的问题。在《明日之子》第二季的开播发布会上,李宇春也直言:“得第几名不重要,就看哇唧唧哇怎样打造。”作为选手的归属和运营方,哇唧唧哇目前正在进行选手的后续发展规划工作。

  龙丹妮以去年《明日之子》选手的发展路径举例说明打造思路:“比如毛不易出了专辑,也开始做场馆的大型演唱会,带有浓厚的音乐原创和民谣气质,这是其中一类。第二类是时尚潮流路线,比如马伯骞、周震南,他们不仅推出单曲,也会跟汽车品牌以及各类潮牌合作。而今年,我们会更加专注他们个人属性的发展,不是每个人都一定要有大众的推广模式,还是需要在圈层垂直下做品牌的包装和推广。比如蔡维泽是来自台北的大学生,他有自己的独立乐团‘傻子与白痴’,比赛之后我们就会跟他的乐队一起合作,希望能打造一个把独立和主流音乐结合到最好的乐团,这是初步的计划;斯外戈已经在一个圈层内受到很多人欢迎,未来我们希望让更多人知道他对快乐的理解和对生活的认知,会增加更多的培训计划,包括唱功、舞蹈,也可能会有轻量级的娱乐综艺节目,让他去合适的地方表达自己;田燚代表了95后、00后孩子的普遍特色,比如宅在家里不愿意出门,他是很多孩子的心理投射,不是高高在上的偶像,所以未来我们会找他跟用户之间的人文投射等。”

  作为腾讯视频“新偶像战略”的重要一环,《明日之子》第二季将持续聚焦于个人厂牌的音乐市场定位,打出差异化发展布局。“我们平台一直在坚持的一点是,从做一个节目开始,我们还会持续再去做这些孩子的运营,从点到线,再到线上去打开音乐影视作品,”马延琨说,“目前有些成果大家还不能完全看到,因为从去年第一季到现在才一年的时间,大家的作品还在一步一步地积累。”

  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畅

  节目组供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