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鹿晗公布恋情一周年 聚焦流量艺人的流量之变

2018-10-08 22:05:24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点击进入下一页

 

鹿晗演唱会北京场。袁秀月 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0月8日电(袁秀月)时隔两年,10月6日,鹿晗再次在他的家乡北京开演唱会,这次是在更大的工人体育场。当晚,数万名观众带上黄色发光鹿角,为鹿晗应援。

很多歌曲都是第一次巡演时的曲目,但再唱却不同。距离鹿晗在微博公布恋情,已经过去整整一年了。

这一年,是流量艺人蜕变的一年。

5年前,鹿晗还是刚出道一年的新人,在12人团体的公开活动中,因为不善言辞,他往往没什么镜头,但这似乎并不妨碍粉丝喜欢他。他的微博账号曝光,短时间内微博评论就超过了122万。

点击进入下一页

 

网页截图:鹿晗微博评论过亿

一年之后,其单条微博的评论数达到了1314万,最终以1316万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有人说,他是“从大数据里跑出来的”。

在数据方面,鹿晗的成绩一直让粉丝引以为傲,杂志半小时售罄、微博单条评论过亿、个人数字专辑销量过300万,连他摸过的邮筒都成为了网红。由此,还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鹿晗效应”。

点击进入下一页

 

“鹿晗合影邮筒”成为网红,大批粉丝前来合影。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2016年底,外界开始用“流量”形容那些粉丝多、人气高、商业价值大的明星,很多偶像艺人都被划入此列,而鹿晗则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流量”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称呼,这里既有市场层面的描述,又带着大众的某种文化评价。

一年前,鹿晗做了一件“流量艺人”本不会做的事——在微博公布恋情。

点击进入下一页

 

网页截图:鹿晗在微博公布恋情

当天,微博的访问流量暴增,甚至一时间处于瘫痪状态。除了诧异的粉丝,广大“吃瓜群众”也加入讨论。有人祝福,有人说这是“偶像失格”,还有人说,“流量艺人”公布恋情就是“自绝流量”。

一年后的10月6日,又是国庆假期,鹿晗在北京开启第二次巡回演唱会,他发了首新歌,叫《时间停了》。

现实中,时间如常流逝,他的微博粉丝数涨到了5367万,互动量却明显下降,他在10月6日发的有关演唱会的微博,评论数有8万多条。而去年同一天的微博,评论数达29万。在一个衡量明星微博热度的榜单中,鹿晗也从第一名掉到了现在的第七名。

点击进入下一页

 

网页截图:鹿晗10月6日所发微博

数据下滑背后是粉丝的动荡,有人脱粉,有人关注渐少。2017年3月份,记者曾对鹿晗粉丝做过一个小调查,当被问及什么情况下不会再支持鹿晗时,在418名粉丝中,82%的人表示不会有这种情况,11.2%的粉丝表示当忙于生活、无暇分身时会不再支持他,而选择鹿晗恋爱或结婚的只占到1.44%。

事实证明,鹿晗恋爱对粉丝的影响应该不止这一点。

去年,23岁的齐陆从本科保送研究生,她说,这一年以来,自己的事情更多,所以不再会花费很多时间在虚拟的偶像崇拜上。以前,她把鹿晗当精神支柱,而现在,她有了更真实、更看得见的“支柱”。不过, 虽然时间不充裕,今年的演唱会她还是去了,买的还是最贵的门票,她说,就当是圆自己一个梦。

徐虹正在备考研究生,她说,去年鹿晗公布恋情后,自己的变化也“蛮大”。以前,她自认是很理性的粉丝,没有疯狂迷恋,但后来发现,在别人眼中,自己就是一个“脑残粉”。由于要备考,最近几个月她投入的时间也大大减少,不过她说,她仍一如既往地喜欢鹿晗。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鹿晗参演电影《长城》。中新社记者 李慧思 摄

26岁的张灵对鹿晗的关注也日渐减少,她取消了所有粉丝站、鹿晗吧的关注。倒不是因为恋情,而是因为鹿晗的影视作品。

在韩国出道时,鹿晗曾是组合中的主唱和领舞,他曾说,从小他就想做一个能跳能唱的歌手。但国内相关的市场还在起步阶段,影视剧和综艺节目仍占主流。

回国后,鹿晗也开始“几手抓”,出专辑的同时,也开始参演影视剧和综艺节目。

这一年,鹿晗参与了三档综艺节目,播出一部电视剧。他和关晓彤主演的《甜蜜暴击》,其豆瓣评分仅有2.8分。而去年播出的电视剧《择天记》,豆瓣评分也只有4.1分。

点击进入下一页

 

网页截图:《甜蜜暴击》豆瓣评分2.8分

张灵说,她也不算脱粉,只是不会再被光芒闪耀地看不见其他人了。“怎么说呢,希望他沉淀沉淀吧。”

也有不同观点,徐虹认为,鹿晗更成熟了。齐陆也说,现在的鹿晗更享受生活,更懂自己,也更清楚自己在干嘛,不再那么稚嫩。

对于这样那样的声音,鹿晗不是没有听闻,但他还是选择做自己。他曾说,别人只知道他接了这部电视剧、这部电影,但却不知道他为什么接,信息不对称,不知道这个东西有多难。

鹿晗很清醒,公开恋情,他也考虑过结果,但他觉得,大家都是需要成长的,他可以通过他的音乐还有个人魅力,让大家看到更多的可能性。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5年,鹿晗参演电影《我是证人》。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

今年2月份,他开始自立门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曾说,决定把工作重心转移回唱跳。从他的工作安排也可看出,今年以来,他在影视方面没什么动静,而是参加了两档跳舞唱歌的综艺,发新歌、筹备演唱会。

在10月6日的演唱会上,北京工人体育场的“黄金鹿海”中,粉丝仍在大声尖叫他的名字。

演唱会结束后,有粉丝在微博说,演出开始那一刻,她就知道,她喜欢的鹿晗又回来了。

点击进入下一页

 

视频截图:鹿晗粉丝演唱会应援

其实,回溯这一年,不仅鹿晗,很多流量艺人也在经历着流量之变。

在微博热度榜单中,前列已经被蔡徐坤、孟美岐、吴宣仪、朱正廷等新偶像“霸占”,他们是当下更带流量的人。

和鹿晗同时期的吴亦凡、张艺兴、黄子韬、李易峰、杨洋等,在各自探寻着发展路线,也有类似的瓶颈。比如影视剧,张艺兴的《一出好戏》和李易峰的《动物世界》为他们赢得不少好评,但吴亦凡主演的《欧洲攻略》和黄子韬的《谈判官》评分都只有3分多,杨洋在《武动乾坤》中有进步,但剧却没什么“水花”。

在影视领域,流量艺人也不像以前那样受追捧,“大IP+流量”的组合频频失手。一方面,有些艺人业务不过关,丧失观众好感。另一方面,很多IP剧的制作也一般,而天价片酬问题频频引发讨论。

相关的政策也逐渐收紧,影视行业的钱不再那么好赚。今年6月,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联合印发《通知》,要求加强对影视行业天价片酬的治理。其中提到,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

点击进入下一页

 

网页截图:明星势力榜榜单

今年8月,爱奇艺、优酷、腾讯三大视频网站还联合六大影视公司共同发布声明,表示将抑制不合理片酬,明确演员的总片酬最高不得超过5000万人民币。

综艺方面,明星参与综艺节目的的薪酬也将受到调控。此前,多家门户网站等相继发布消息,称此次“综艺限薪令”规定艺人单期节目单人片酬不超过80万元,常驻嘉宾一季节目总片酬不超过1000万元。而《北京日报》的一篇文章也称,此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流量艺人被市场追捧的现象或许会趋向理性。而同时,他们还要面临后来者的竞争。《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承包了半年的热度,同时也培养出了很多新偶像。

留给他们的时间不再那么充裕,事实上,不止鹿晗,很多人都已经开始尝试角色转型,积攒实力。而从某个层面来说,鹿晗公布恋情,只不过是把这个时间提前了一年。

点击进入下一页

 

鹿晗演唱会。袁秀月 摄

“娱乐本就是一个圈,他们已经占据了一段时间的流量,总会有下一波人跟上、顶替。何况还有挖掘者因利益疯狂带动粉丝经济。”齐陆认为,这是流行文化的必然趋势。

在新歌中,鹿晗写到:“美好的经过想要你记得,迷路的我还继续漂泊。”而齐陆说,他并没有迷路,只是因为大家都长大了而已,“他还在做自己,我也在追求幸福”。

不完全依靠粉丝的流量艺人会怎样?这是流量之变的方向之一,也是很多人的目标。

一年很短,而他们的答案还在路上。(应受访者要求,部分人物为化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