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经典老片重映,光卖情怀还不够!

2018-10-14 02:19:2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红高粱》修复后重映

  昨日,由张艺谋执导,莫言编剧、顾长卫摄影、巩俐、姜文主演的电影《红高粱》重映,这是该片30年后再度登上大银幕。1988年,《红高粱》拿下第38届柏林电影节最佳电影金熊奖,成为首部在世界一级影展上获得大奖的华语电影。无论是出于商业还是情怀,每年以各种名义重回观众视野的电影不曾间断,然而,大部分重映后票房不理想,业内人士认为,老片重映还是一个小众市场,基本上情怀、致敬的元素大于商业诉求,想要拓宽市场必须有策略。

  《红高粱》修复后重映

  观众表示“看起来清楚多了”

  昨日可谓是电影市场上的“张艺谋日”,《影》仍在热映,揭秘《影》拍摄过程的纪录片《张艺谋和他的“影”》也紧跟脚步于昨日上映。同天上映的还有张艺谋导演生涯的开山之作《红高粱》。

  作为西影厂的经典作品之一,《红高粱》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恰逢今年是西影成立60周年,西影决定对《红高粱》的电影胶片及未公映素材进行逐帧修复并重新剪辑,并将电影画面质量提高到2K高清。有观众在看完电影后表示,修复后的《红高粱》既有老电影的质感,让人看着很亲切,同时颜色上更加饱和、画面更加清晰:“看起来清楚多了。”

  经典老片接连回归 票房表现有着天壤之别

  近年来经典电影重映的例子不少,市场反响两极分化。

  从目前来看,国外的经典大片较受欢迎,例如2012年全球重映的《泰坦尼克号3D》就凭借经典的爱情故事加上3D特效,一度引发观影热潮,最终在国内收获9.46亿元的票房。2013年,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侏罗纪公园》同样以3D版本回归影院,尽管影片故事现在看已经不够精良,但影片所打造的视觉奇观却吸引不少年轻观众走进影院“偿愿”,为影片在中国市场贡献了3.49亿元票房。

  相比之下,大部分国产老片重映票房却普遍不理想。截至目前,重映电影中,《大话西游之大圣娶亲》1.77亿元的票房已是最高。而同样以3D版本出现,2015年重映的《功夫》和《一代宗师》的票房却与《泰坦尼克号》和《侏罗纪公园》有着天壤之别,原因是这两部电影并非主打视觉画面,3D特效沦为噱头,最终票房分别只有2560万元和6290万元。《甜蜜蜜》是陈可辛的爱情经典之作,《失业生》则是张国荣的经典作品之一,然而,两部影片因为题材小众市场受限,重映后也是表现平平。去年,吴宇森执导的《英雄本色》以原汁原味的港片版本呈现,但仅仅相隔一个星期,吴宇森的新片《追捕》就要上映,观众的注意力更为集中在后面上映的新片,最终《英雄本色》重映的票房也不如预期。

  业内人士:选对时机,精心宣传

  老片重映并非放拷贝那么简单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广东省电影行业协会策划总监祁海认为,《红高粱》选在这个时间重映,“时机是找对了。一是今年正好是《红高粱》上映30周年,二是《影》刚上映不久,热度还在,大家对张艺谋的关注度也相应更高”。

  作为曾多次成功策划老片重映的一把好手,祁海也与记者分享了自己曾做过的经典案例。

  1995年,当时最新的美国动画大片《狮子王》在广州隆重推出,祁海和他的拍档——省、市电影发行公司赵军、周俊杰竟在同一档期重新上映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老动画片《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与《狮子王》打擂台,结果上座率远远超过《狮子王》。“当时的广州年轻观众,觉得动画片是小儿科,都不看动画片,广州上映动画片主要靠家长携孩子观看。《狮子王》根据外国名著改编,上世纪90年代的家长很多对《狮子王》的故事很陌生,没有兴趣。但家长们很熟悉孙悟空、哪吒,相比之下两部国产动画片在题材上更有优势。于是,我们的宣发重点主要针对家长,每周只在周六、周日上午放映《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家长、孩子都放假,家长都乐意带孩子观看这两部国产动画片,上座率当然高。《狮子王》在档期内每天都放映,场次虽多,但因为周一至周五家长、孩子都没时间看电影,因此,《狮子王》首周上座率就低于《大闹天宫》和《哪吒闹海》。我们又及时推出‘美猴王击败狮子王’的话题,对于媒体和观众都足够吸睛。”

  在祁海看来,尽管经典老片有一定的IP优势,但是选择重映也要有所讲究:“放什么,什么时候放?要选对时机,宣传包装老电影也要精心设计,不一定花很多钱,但要有智慧,有的放矢。”

  祁海说,4年前,他就指挥青宫电影城重映《红高粱》:“当时华夏发行公司重新发行《红高粱》修复版,我们发动一些基层单位组织了10场《红高粱》的包场,都是年轻员工观看,很受欢迎,该片的复映票房共计3.3万元,平均一场超过3000元,现在很多新电影放一场都达不到这个数。”老电影、老故事,又没有现在年轻观众熟悉的流量明星,到底凭什么吸引观众?原来,祁海想了一个妙招,就是在《红高粱》每一场放映之前,他在影厅以说书形式给观众讲故事:“我不讲银幕上的剧情,而是讲《红高粱》在银幕下的青春故事:30年前张艺谋、巩俐、姜文等一群无名小辈,是怎么以极低的成本拍出中国第一部在A级国际电影节获大奖而且很卖座的影片,这其中的励志精神和成才智慧,今天的年轻人听了很有共鸣。”

  祁海认为:“老片重映是对过去经典电影的致敬,但毕竟那是老观众们的回忆,对于年轻观众来说很陌生。今天的电影消费主力是年轻人,老电影如选择上院线,就不能只靠情怀撑场,还得仔细分析片子有哪些吸引90后、00后的元素,找准定位、精准营销,而不是片子拿来就放。”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岸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