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风味”全球赶场 “人间”渐行渐远

2018-11-17 19:07:4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冯禾子

  天气渐寒,夜晚在家里舒服地窝着,这时如果播出一档美食纪录片,烟火之间人们食指大动,味蕾的花园活色生香,可算是寒夜里莫大的慰藉,《风味人间》的播出档期就选得这么巧妙。

  从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开始到2018年的《风味人间》,从央视到腾讯,陈晓卿可谓“吃”心不改。但对观众来说,经历了《舌尖上的中国》三季的起伏,再加上6年间,美食类纪录片、综艺节目以及短视频的养熟,如今的观众们难免揣起一副挑剔又不餍足的胃口。时过境迁,重现当年《舌尖上的中国》首播引发的炸裂确实苛求了,但《风味人间》能不能做到舔屏又暖胃暖心呢?

  《风味人间》由7集正片和1集花絮组成,目前播出3集,上线12小时播放量超1.4亿、豆瓣评分9.3,漂亮的数字彰显着陈晓卿团队金字招牌的影响力,也宣泄着吃货们的情结。汽车、超市、日用品等品牌的赞助显示着这个IP的商业价值。首播周期横跨“双11”+“双12”两番网络购物狂欢,为美食纪录片再次荣膺“带货王”做足准备。毋庸置疑,这样的《风味人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但同样作为陈晓卿操刀的作品,《风味人间》也天生就脱不开与《舌尖上的中国》的联系,无法逃避珠玉在前带来的挑战,哪怕对这两者的比较,只是出于观众的一种下意识。

  陈晓卿团队深谙美食纪录片的视听语言法则,在《风味人间》中运用得更加纯熟。从航拍镜头的壮阔到显微摄影的较真,恨不得片中每一口美食都让你用眼睛吃得入味,吃得明白;纪实画面一如既往地行云流水;造型镜头美轮美奂,高速摄影张弛有度,适时适度地撩拨着观众的神经和味蕾。只是欣赏美味之余,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从《风味人间》的自我定位来看,是要“在全球视野里审视中国美食的独特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探究中国美食的流变,深度讨论中国人与食物的关系”。这个表述看起来是无懈可击的,与《舌尖上的中国》相比,区别似乎就在于一个“全球视角”。为了实现这个视角,摄制团队跨越6大洲20多个地区,收录世界各地美食,国外美食大概占到了全片30%的篇幅。这种视野的拓展自然是“那敢情好”,有幕后信息透露导演在拍摄过程中为了捕捉时令美食全球赶场,确实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可它的作用到底是真的体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交融,还是只实现了一个混搭拼接效果?恐怕还是后者占了上风。

  《山海之间》《落地生根》《滚滚红尘》《肴变万千》《香料歧路》《江湖夜雨》《万家灯火》《风味之旅》,从分集名称来看,《风味人间》比《舌尖上的中国》分集名《自然的馈赠》《主食的故事》这样的表达更加抽象,也更加具有包容性。《风味人间》的视野也确实开阔,可以从中国西北的洋芋搅团直接跳到法国的奶酪土豆泥,让徽派建筑小青瓦下晾晒的火腿和西班牙的伊比利亚火腿平分秋色,还让我们知道了原来荷兰人也是养大闸蟹的……只是同一食材不同地域的不同料理方法中,并没有感受到中国美食的独特性,片子当中打造了一个全球范围内巨大的美食拼盘,美则美矣,但少了一些意思和意义。没有意思的贯穿,这种拼接也就显得生硬和凌乱。而更大的遗憾还在于故事性的缺失,只见美食不见人的故事,意义更无从谈起,情感的稀薄也导致人和美食都难以入心。

  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我们就看到了陈晓卿的态度,“最好吃的是人”。这是他美食纪录片中的人文情怀,因为让人念念不忘的美食,未必是珍馐美馔,但必是深入人心的,味觉的另一端往往勾连着情结。所以他的美食纪录片都要从人开始讲起,《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也正是得益于此,以至于后来有网友评价某些食物在当地其实非常普通,算不得什么人间美味,但因为人的故事,让简单的食物成为情感的寄托,从而不凡。但这次在《风味人间》当中,地理维度扩大了,出场的人物增加了,碎片化的叙事也许在某种程度上符合网络观众的收看习惯,然而最重要的人物故事被压缩到几乎没有故事了,叙述文也就变成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模式的说明文。美食的原理大概一讲就匆匆转场,为什么选择这组人物?这种食物对这一家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在这个地区意味着什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互相影响的交互关系?全都留给了凭空想象。

  所以每种食物虽然都配备了标志性的展示画面:人们在美食前笑着,一句话点出美食的特点,即使这种笑容发自内心,故事和情感的缺失也阻隔了情绪的传达,他们为何笑得灿烂,则是无从感受的。片中关于不同地域、不同文化造就不同的饮食风貌,也不乏提纲挈领的论述,只是缺少真实的故事作为论据,再美的画面,再动听的解说词,也还是显得单薄了。

  美食纪录片产业在《舌尖上的中国》的带动下呈现出勃发的生命力,6年来的发展也呈现出形态的多样化,走“舌尖体”是否还行得通?综艺化是否是美食纪录片的捷径?或许是见仁见智,各行其道。但对于还有5集等待播出的《风味人间》,我仍然期待后续会有好的故事出现,走心地、名副其实地告诉我们:因为美味,所以人间值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