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你好,之华》青春被简化成了一道柔光

2018-11-17 19:07:59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情书》剧照

  《你好,之华》剧照

  ◎淹然

  书信、图书馆、戴口罩的少女、暗恋、死亡、身份错位……岩井俊二的首部华语片《你好,之华》,有着太多《情书》的影子。但《你好,之华》并不是又一部《情书》。

  它似乎有着比《情书》更大的野心。从一个女人的死去讲起,拉开镜头,环视三代人的罗曼史。大众印象中,岩井俊二是一个讲述青春故事的好手,但在这段三代人的故事中,中心却是一个中年女人,她就是之华。

  这是一个看似拥有美满家庭的中年女人,内心却似乎一直有着放不下的一段青涩单恋。当年她与姐姐之南一起喜欢上了同一个男孩——尹川。之华最终鼓足勇气表白,却被尹川当面拒绝。现在,之华与尹川重逢,她以姐姐的身份与如今的落魄作家尹川展开了书信往来,追忆青春。

  所以,这还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对青春的追忆,成为让中年人继续前行的动力。到此为止,可以很明白地说,《你好,之华》虽然继承了《情书》的大量元素,但根本上,这是一部格局远远比《情书》窄小得多的电影。

  都说《情书》是一个关于暗恋的故事,但其实那是一个关于死亡的故事。

  岩井俊二曾坦率地表示过,《情书》的灵感来自《挪威的森林》,小说里有一句著名的话:“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这句话就是《情书》的题眼,博子走不出男藤井树的死亡,她无法像一个成熟的大人一样,坦然地展开新恋情。而女藤井树呢,一直活在父亲的死亡阴影里,与此同时,她一直没有意识到,正是男藤井树的离开与父亲的死,突然掐断了她的青春,就像那只冻结在雪地里的蜻蜓,女藤井树的人生其实在那一刻也止步不前了。

  男藤井树就是一个死亡的象征,作为生的一部分,与博子与女藤井树一直永存下去。但因为一封寄往天国的来信,博子与女藤井树重新开始面对男藤井树,对男藤井树的追忆,也就是对死亡的直面,两人最终迎来了新生。

  所以,《情书》是一部悼亡电影。《你好,之华》其实也有一个类似的内核,它的开场就是之南的葬礼,而之南作为一个缺席的在场,串联起了所有人的关系,但关于死者之南,我们又知道多少呢?

  之南与男藤井树类似,都是必须通过追忆,才能渐渐清晰起来的角色。但我们知道男藤井树是一个怎样的人,却不知道之南是一个怎样的人,只知道之南一系列的选择结果,却无从知道她的选择动机。因为,我们根本不了解之南是一个怎样性格的人。

  之南,才是这个故事的隐秘起点,所以,死亡本该是这个故事的内核。但死亡却又是被这个电影一笔带过的,死亡的阴影只是轻轻落在了之南的一双儿女身上。那么,之华呢,她是怎么看待之南之死呢,更何况,之南的死并不像男藤井树那样是因为意外,而是长期家庭暴力导致的抑郁自杀。

  一个自杀的故事,是可以仅仅靠着对青春的追忆,就能完成与自我的和解吗?

  作为妹妹的之华,有没有一点悔恨,悔恨自己没有及早发现姐姐的痛苦?作为之南的女儿,一直盼望着妈妈过去的恋人尹川来解救她们母女,面对在妈妈死后才出现的尹川,她有没有一点怨恨?这些,都是死亡对生者种下的“诅咒”,但这一次,岩井俊二轻易地绕过了死亡,开始无尽地赞美青春。

  疲惫的中年,可以靠青春来拯救。也因此,《你好,之华》里的老者,也被塑造成类似活在青春延长线上的模样。所谓的黄昏恋与少年的初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三代人的格局看似庞大,其实是被写成了青春的一体三面,少年、中年、老年的情感语态,被处理成了一种同义反复。

  《情书》里,对青春的回忆,是一个剥开层层茧壳的过程,是对一段藏匿起来的往事的探秘,也是一次对死亡的直视。但《你好,之华》因为掠过了对死亡的直面,它对青春的回忆,也就成了一次毫无悬念的单纯闪回。30年前的“三角恋”是一段公开的秘密,之华对尹川的喜欢,与男藤井树对女藤井树的喜欢完全不同,男藤井树倔强而隐秘地接近着女藤井树,而之华却一早就表达了自己的爱慕。

  这就是《情书》与《你好,之华》的根本差别,前者,青春里有清澈的暗恋,也有黑夜般的死亡;而后者,青春被简化成了一道美好的柔光。虽然,岩井俊二一直强调,《你好,之华》是一个关于错过的故事,但之华早已勇敢地表白,而尹川的被抛弃也是之南的主动选择——这里好像没有什么错过,有的只是尽管努力了也无法拥有的唏嘘。

  《你好,之华》里,死亡退居台后,只是偶尔探头:比如之南的女儿一开始不敢看妈妈的遗书,比如之南的儿子因丧母之痛而对死亡有了意识觉醒。就这样,《你好,之华》成了一首狂热的青春赞美诗,就好像岩井俊二拍了一部漫改青春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