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拿粉丝当“韭菜”的明星经济当休矣

2018-11-20 00:24:27 信息来源:山西晚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最近某人气流量歌手的新专辑上线iTunes,引发销量数据造假的争议。其实这名歌手专辑的销售量是否真的涉嫌造假有待考证,而欧美网友难以理解数据怎能如此之高,可能低估了亚洲粉丝为偶像刷榜的狠劲儿,在明星经济圈里,“水军”的存在毋庸置疑,并且已经形成了产业。就这样,“追星”变成了“烧钱”,“明星经济”变成了“流量泡沫”,背后推手和明星赚得盆满钵满,粉丝犹如“韭菜”,在虚假流量的操纵下被一茬一茬地收割。

明星经济并不是只有“流量泡沫”、少数投机者获暴利这一条路可走,它本是影响社会的亚文化的一种形态。追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明星经济,但明星经济可以不只有粉丝烧钱,也可以通过演出、品牌、特产代言等方式拉动社会经济,前提是明星需要面向社会树立起健康、正面的形象。这样的形象,显然不是“水军”、虚假流量能塑造出来的。演员应该会演戏,歌手应该会唱歌,偶像就算不太会演戏、不太会唱歌,也应当能够“贩卖梦想”,造星模式如果完全由金钱拉动,靠水军带来的虚假流量堆砌,那些缺乏根基、摇摇欲坠的人设,又能贩卖什么样的梦想呢?这些纵容、培养、依靠“水军”和虚假数据的流量造星及娱乐消费模式带来的乌烟瘴气,伤害了明星亚文化的健康养成,扼杀着亚文化的种种可能性,对于社会而言是一种饮鸩解渴甚至杀鸡取卵式的行为——因为它让娱乐业变得更加浮躁,不利于培养优秀的艺人,不利于创作优秀的作品;它充满太多的一夜爆红、太少的个人努力,给予青少年感官刺激多过精神支持,输出不了多少正向价值。靠流量造星、拿粉丝当“韭菜”的明星经济该挤一挤泡沫了,它不止关乎一时的娱乐业收益,也关乎青少年成长在什么样的文化环境、接受什么样的价值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