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北京人艺演员何冰:长长的路 慢慢走

2019-03-04 04:50:42 信息来源:新民晚报 发布者:isen点击量:

《情满四合院》里的“傻柱”,摇身一变成了《芝麻胡同》里百年老字号酱菜传人严振声,北京人艺演员何冰——

长长的路 慢慢走

◆ 本报记者 吴翔

何冰去年来上海,凭借《情满四合院》中傻柱一角荣获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此番,何冰来上海带来新剧《芝麻胡同》。在戏路上,何冰经历过蛰伏,也享受了瞩目;年过半百,漫漫人生路他走得踏实,人生的道理他深入浅出,从不让坏的影响未来,也绝不让好的迷惑现在。

 

别任性 上有老下有小

一看名字,便知道《芝麻胡同》是一出老北京的戏,这也是何冰与导演刘家成自《情满四合院》后的再度合作。在老北京,《四合院》里可以生发出“傻柱”,何冰说傻柱是抬着头活着的人,“虽说只是个厨师,但好歹是老板,没有什么负担,理应趾高气扬。”《胡同》也有低着头活着的“严振声”,身为百年老字号酱菜铺的传人,一面要将酱菜工艺发扬光大,另一面还要肩负养家重任,“我何冰也是这样的,一大家子人,上有老,下有小,不能太任性。”

演戏和做酱菜差不多,都是手艺活。“我就做个手艺人吧,在舞台上打磨手艺。”在北京人艺这么多年,何冰的同事说:“如果剧本有十层皮,何冰就是要挖到最里面那层最本真的东西。”第一次读到《芝麻胡同》剧本的时候,何冰就看懂了,“这个事跟酱菜没什么关系,不过是一个比方,把人生比喻成酱菜,酸甜苦辣。那时候穿长衫是酸甜苦辣,今天穿着西装也是一样,我们一生就是腌制的过程,最后腌制得特别好就是成功人。”

“他(严振声)有一个儿子,我也有一个儿子。”何冰笑着说。儿子今年15岁,与何冰戏里戏外老实稳重的形象不同,儿子在生活中的造型看上去更像一个摇滚明星。老爸见多识广自然也理解儿子,每次跟人说起儿子,都是一副“癞痢头儿子自家好”的腔调。太太是他的初中同桌,这么一算,何冰的恋爱经历应该属于传统古典型,“我是那种非常因循守旧的人。有些人过得灿烂,但有相应的代价,那里边儿有很大的危险,但我是生活里的胆小鬼。”关于生活,他总是点到为止,不会展开,何冰这样的艺术工作者和明星的区别,就在于他不需要时不时地制造热点。

别当真 自己知道斤两

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何冰被分配到了人艺。虽然让人羡慕,但是要在人艺出人头地,太难了!整整4年,何冰拿着99元的月薪在跑龙套时,同班同学江珊、徐帆等已经走红了。但他并不气馁,即使在舞台的边缘,他也在学习艺术家的经验,经过这个阶段的沉淀,他从没戏拍,慢慢变成了戏找他。

无论是剧场,还是影视剧的片场,何冰对戏极其尊重。曾经有一场戏,何冰要对着镜头一口气喝完一瓶可乐再说台词,他完成得非常顺利,一遍通过,当导演喊完“卡”之后,何冰说刚才的可乐瓶里装的是什么?追问之下,道具组才发现,怕可乐不够用,就用酱油装了一些放在一排可乐中,结果女演员不知情,顺手抄起一瓶酱油给了何冰……在话剧《窝头会馆》的舞台上,砸酒瓶划破了手指,他把手缩进戏服,任由鲜血染红戏服,嘴上轻松地说着台词。

凭着这份对演戏的尊重,从《白鹿原》里的鹿子霖到《情满四合院》里的傻柱,他实现了口碑收视双丰收,有网友甚至给出了“有何冰,无烂片!”的评价!十几年前他演《大宋提刑官》里的宋慈,一身正气,据统计,这也是央视除了《亮剑》外复播率最高的一部电视剧。

如今,年过半百的何冰正在向“老艺术家”的行列迈进,拍摄《芝麻胡同》的时候,年轻的王鸥说:“在剧组休息室里,与何冰老师聊天,都感觉自己在上课,收获很多。”这话传到了何冰的耳朵里,他说:“这是她对我的尊重,我知道就行了,我们也别当真。”人们说他是台柱子,他却说:“一个房子哪需要那么多柱子?自己得知道斤两。”

别矫情 把道理说白了

有的艺术工作者说话玄之又玄若有似无;也有的艺术工作者,就像何冰,深深的话浅浅地说,长长的路慢慢地走。“我今年51岁了,这两三年,生活中的事情和道理在我面前突然开始明晰起来了。”

最近这两年,何冰一直在北京的胡同里表演,在何冰看来,胡同里的烟火气与世界上规矩也差不多,“小时候,我们拜年走亲戚,叔叔大爷们坐在一起说话,看上去都是规规矩矩的,不撒汤、不漏水,这叫烟火气。你要面面俱到,一大家子人凑在一起不容易,联合国开会也是这样,都得照顾到。人嘛,就是文化求同存异,商量着全人类往前走。”好像还真是这么个理!

无论如何,何冰都不是一个矫情的人。对于演技,他说没有那么难,“技术就那么点事,四年大学出来再干六七年,七八年,大不了十年,都差不多。”对于未来,他说,“我最终还是一个话剧演员,我不想离开这个行业。现在有点机会演电视剧和电影就演,反正我还没那么老,还有的是时间。说白了,老不上台是不行的,你就不会了,就生疏了。”

问他演技这么好,譬如在《芝麻胡同》里他对酱菜的专业,一定在戏外下了不少苦功吧。“你们显然是被片花骗了。”何冰笑着说:“我们现场有一个酱菜老师傅天天跟着,只要拍酱菜场的戏他就在旁边看着,这个不对,这个流程是怎么样的……”

别停步 继续等待自己

“我对我自己并不是很满意,我得继续等待我自己。”何冰说,“我小时候不是特懒的人,我活这么多年并没有一直不用功,比如说阅读、看片子和高手交谈。一个演员要等待着自己的成熟、成长,在成长没有来之前着急也白搭,就算成功一次、半次,那是命运、老天爷给你的好就接着。”何冰觉得自己的“春天”还没有来,还在等待着,“我至少得抱着这个希望。”

进步,是需要不断挑战的。何冰极少上综艺节目,最近他在《见字如面》里读一封信,“我喜欢那个节目,好的文字念给大家听。我不喜欢技艺比拼,坐下来聊聊天多好啊。一封信几分钟,观众听完,就会感受到信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除了挑战,学习充电也必不可少。“读书是一个手段,与人交流是一个手段,更多的手段就是每天要跟自己聊天,得跟自己聊一聊。”何冰说,“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如果一个人不小心水倒到我腿上了,我希望在那个时刻做出更正确的处理,而不是给人一脚。人生就是机会来了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就可以了,但是你要有准备,不准备做不出来。”

至于演戏,何冰还想演一些自己从没有演过的角色,“下回要是有机会来上海,演一下电影公司的老板。我不熟悉上海,但听上去挺来劲的,我就想试试看。”

相关链接

出生:1968年4月,北京

毕业:1991年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现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 主要影视作品

《白鹿原》 2015年 饰演:鹿子霖

《情满四合院》 2014年 饰演:何雨柱

《大宋提刑官》 2005年 饰演:宋慈

■ 主要话剧作品

《刺客》 2007年 饰演:豫让

《赵氏孤儿》 2003年 饰演:程婴

《茶馆》 1998年 饰演:刘麻子、小刘麻子

■ 主要获奖纪录

话剧

2008年 第18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 作品:《刺客》

2004年 第21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作品:《赵氏孤儿》

1999年 第16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作品:《雨过天晴》

影视

2018年 第2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奖 作品:《情满四合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