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破冰行动》最难演的是吴刚的角色

2019-05-15 18:16:38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黄景瑜饰缉毒警,被导演称赞有天赋。

  林氏宗族三个房头齐聚祠堂。为了呈现出塔寨村的真实状态,祠堂用的是实景,在中山找到了一个极具岭南特色的宗祠。

  李维民可发挥空间小,但吴刚完成得很好。

  正在网台同步播出的《破冰行动》以“中国特大缉毒案件”——雷霆扫毒“12·29专项行动”真实案件为创作蓝本,以剧中的李飞(黄景瑜饰)和李维民(吴刚饰)这对缉毒警父子挖开东山市毒网为主线,再现了这一中国特大缉毒案件的侦破过程,并对“第一制毒村”背后复杂的毒品形势进行深描。该剧导演傅东育在接受新京报专访时表示,自己是带着很沉重的心情去拍的这个故事,“戏里有一些对案件之外的表达,关于受到毒品危害的表达,关于制毒人命运悲哀甚至绝望的表达,其实是一种警示,我觉得这是更让人触目惊心的。”

  取材

  还原中国特大缉毒案件

  《破冰行动》根据2013年广东开展“雷霆扫毒”系列行动的真实事件改编。在著名的12·29行动中,缉毒警一举歼灭了“制毒第一村——博社村”。

  《破冰行动》开篇就进入缉毒主题。镜头中,逃窜的毒贩跳过破旧的居民巷,追逐着的缉毒警与武警兵分两路绕后而行……为了更完整地呈现出整个缉毒案件的始末,编剧团队飞往中山、佛山等地100多次,实地到各村落采访创作,采访参与专项行动的公安民警数十人;导演组历时两年考察取景。

  缉毒题材影视作品此前有过不少佳作,从早期的《永不瞑目》《玉观音》到《湄公河行动》《边境风云》《门徒》等。据导演傅东育介绍,《破冰行动》在专业上努力往类型化上靠拢,剧本从筹备到开拍,修改了数十次,逐渐抹杀掉“非类型化”的痕迹,最终定稿的剧本把重心放在刻画“塔寨村”中各怀心事的警察和毒贩。“戏里有没有英雄主义,有没有浪漫主义,有没有像堂吉诃德这般义无反顾的人,有没有执迷不悟的毒枭,人物的塑造和勾连是完成类型片所必要的元素。”

  表达

  更想探讨毒品危害的根源

  剧中“塔寨村”的原型就是专项扫毒行动中打击的制贩毒堡垒村“博社村”。傅东育透露,在侦查塔寨村以及最后的收网行动,全部是参考当时专项扫毒的真实抓捕,并且多次和广东省公安厅领导以及当时参与这次抓捕行动的一线干警们进行了沟通,观看了大量当时抓捕的纪录片和视频资料,可以说是高度还原了12.29的抓捕行动。

  在了解缉毒的一系列过程中,导演傅东育说,他更在意的是想探究“毒品”危害的根源是什么?怎么会有这么多的人生产这么大量的“毒”,而且是长期地生产。“如果我们简单归结为有保护伞,受利益的驱动,是不是有点太草率了。相反,当我到了广东,看到这次缉毒行动之后,有种‘毒’要毁灭人类的感觉,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毒’的这个危害性。这种危机感是扑面而来的。”

  在导演傅东育看来,“3年,2万人的村落,集体制毒,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有羞耻感和道德感吗?塔寨村,以宗亲为基础,互相包庇,集体制毒,正是失去了对信仰的敬畏,最终受到了法律与人民的审判。”

  演员

  黄景瑜没有输给配戏的老演员们

  新生代演员黄景瑜在剧中扮演东山市公安局禁毒大队缉毒警察李飞,缉毒警察是和平年代下牺牲率最高的警种。黄景瑜此前曾凭借《红海行动》中狙击手顾顺一角,硬汉小生形象深入人心。导演傅东育坦言,他一开始对黄景瑜了解不多,也有些担心,“我现在觉得,这个选择是正确的。黄景瑜是属于阳光而硬朗的小生系,外形很符合。他完全扛住了男一号的形象,与为他配戏的老演员、老艺术家们相比来讲,他没有输。所以在这点来讲我还是很自豪的,黄景瑜也给了我很多惊喜,他是一个有天赋的演员。”

  剧中吴刚饰演的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副局长李维民,在他的身上,既能瞥见那种身居高位、宛如“棋手”的仪表姿态,又能察觉他牵一发而动全身、迟迟不敢“落子”的怀疑与琢磨。傅东育认为,这部剧中最难演的就是这个角色,“他不断地开会,然后布局,基本上没有什么动作,也没有大量的台词。在剧本的阶段,让我感觉是非常概念化的角色,一个禁毒局的局长。但是吴刚把每一时期人物处理得非常有情感,这点是他的自我设定,所完成的角色让我也感觉非常清晰。”

  采写/新京报记者 刘玮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