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中国马拉松正在制造“微型小长假”现象

2019-06-18 20:59:1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网体育成都6月17日电(王梦)有5年跑龄的张婷6月16日早上出现在2019贵阳马拉松比赛现场,随着七点半发令枪响,和两万五千多人共同奔赴在爽爽贵阳的观山东路上。赛后她还与跑团伙伴规划了贵州茅台镇游览的行程。

  同张婷一样,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某个周末“出走”,和家人或朋友一起体验一场体育赛事。各种指向标明,伴随着体育体验式旅游的新风尚,中国马拉松俨然正在制造着“微型小长假”。

  人群的跨地域流动

  “小长假”带来的是规模性的人群流动。作为一项群体性赛事,再没有一项体育运动像马拉松那样,动辄数万人共同参与。同样,一场有影响力的马拉松,也像磁铁一样吸引着赛事举办地所在省内外的跑步爱好者。

  上周末,中国马拉松官网显示共有3场马拉松赛事和一场越野赛分别在贵阳、朔州、烟台、西安开跑,也带来了数万人在地域上的流动。

  张婷来自珠海,选择跑2019贵阳马拉松是和跑团的伙伴商量后的决定,他们此行26人,提前一周便在网上订了高铁票,跑马的前一天早上八点出发,下午两点多到达。

  全国便捷高速铁路交通,带动了人群的城际间流转。根据2018年的贵马数据分析报告,44%的全马参赛选手来自贵州省外,其中位于贵阳6小时高铁圈之内的广东、云南、四川、重庆和湖南等省或直辖市是省外跑者的主要来源地。

  在这场流动中,大部分跑友在比赛地平均停留时间为2-3天,除了跑马之外,城市的著名景点和口碑小吃成了“打卡”首选。

  高于日常的集中消费

  人群的流动意味着集中消费。从全国看,在马拉松赛事井喷的当下,平均每周近10场大型马拉松比赛同时鸣枪,带来的最直观的效果是体育+旅游的消费模式得到常态化运转,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也十分可观。

  根据田协发布的马拉松大数据,2018年跑者人均消费金额12287元,其中42%用于报名参赛位列第一,费用涵盖报名费、交通费、住宿和当地消费等。

  最初见到张婷,是她在领取完参赛包后正在逛贵阳马拉松博览会的一家运动装备展示商店。现场买一送一的营销活动,吸引了她和同行的姐妹。

  这场博览会上,有数十家路跑相关公司参展,涉及到服饰装备、能量补给、赛道摄影等马拉松产业链的各环节。参展商普遍表示,在三天展览期间,销售成绩很不错。

  在上一届贵阳马拉松比赛期间,跑者的交通、住宿、餐饮、观光购物等消费构成了赛事直接经济消费部分,其中外地参赛选手平均消费 2273 元/人,贵阳市本地选手平均直接消费 471 元/人。经统计,通过举办一场马拉松,直接带动贵阳市体育旅游消费达到 4900 余万元。

  幸福感和获得感

  参加过马拉松比赛的人,都会有这样的同感,当上万人聚集在马拉松起跑点,为了共同的目标蓄势待发的时,会让整个人都激动不已。

  与以往休闲旅游不同的是,马拉松“小长假”更多的是由人民追求美好生活以及当前休假制度现状等多种因素驱动,体现的是幸福感和获得感。

  “从供给侧改革角度看,消费结构需要转型升级,寻求新的发展方式,旅游休闲产业特别是体验经济是今后突破的方向。”去年全国两会上,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院长张健委员表示。

  体验游正代替观光游,成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部分,而以马拉松为代表的体育旅游成为目前体验感最强烈的项目。

  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跑者来说,奔赴一场马拉松赛事,重要的是以跑会友,这份幸福感体现在人与人、人与城市、人与自然的交流中。

  来自宁波的荆志伟,每年都会在某个周末选择一场马拉松赛事,到目前为止去跑过广安国际红色马拉松赛、横店马拉松、绍兴国际马拉松等,他坦言,自己跑马拉松最大的获得感来自于体验不同的城市风情,以及整个跑马过程中热闹、愉悦的氛围。

  有数据:《中国路跑运动报告》

  “伴随着路跑运动在中国的快速发展,以路跑为代表、以健康为目标的运动健身活动,正在成为中国人追求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王楠5月31日在2019国际田联路跑会议上表示。

  根据中国田协数据,2018年全国办800人以上的路跑赛事历史性的达到了1581场,总参赛规模为583万人。按照20%外省选手的参赛比例,每年有一百多万人,因为跑马而进行空间转移。公开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马拉松年度总消费额达178亿元,全年赛事带动总消费额288亿元,年度总产出达746亿元。

  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有足够大的体育人口空间等待被路跑唤醒,王楠在发言中提到,“中国路跑拥有无比绚烂的颜色,每一个城市马拉松都是城市人文景观、地域特色和与城市面貌的完美融合。”

  在这场全民运动中,普通跑友的参与,更多的是和自己竞技。在这种竞技之外,通过短暂地和另一个城市与市民的互动,调剂心情,满足自身健康、自我实现等目标。

  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假日供给侧结构性创新成为必然。在人们追求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的当下,周末被马拉松改造成“微型”小长假的现象也将成为常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