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110岁农村女主播“退休”

2019-08-31 03:46:57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银川8月30日电(记者靳赫)108岁“上岗”,110岁“退休”,1909年4月出生的宁夏中卫市中宁县舟塔乡农民石兰清在直播界创造了一个纪录。

  虽然她并不清楚,手机和电脑到底是怎样连接世界的,但这个农村家庭的命运却因互联网数字经济的发展而发生了改变。

  中宁县是宁夏枸杞核心产区,有“中国枸杞之乡”的美誉,当地不少农民世代种植枸杞,石兰清家便是其中之一。石兰清和丈夫经历过战乱、饥荒,但靠着种枸杞、放羊,他们将9个子女养育成人,还将种枸杞的技术教给了儿孙。

  改革开放后,中宁县枸杞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石兰清一家也从中受益,每年他们都将枸杞摘下,晒干卖给贩子。“一年到头,温饱不愁”,过惯苦日子的石兰清觉得,“地里刨食”最好的结果不过如此。

  石兰清最小的孙子,今年35岁的魏天野却不这么认为。由于家里条件不富裕,魏天野十几岁便外出打工,他去过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摆过地摊,当过饭店服务员、厨师及理发师。眼界开阔后,魏天野开始重新审视种枸杞这个营生。

  “种地效益一定不高吗?”这个念头像种子一样在魏天野脑海里发芽。

  “乡亲们几乎家家种枸杞,如果我能把枸杞卖出好价钱,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魏天野说,2011年前后,他发现互联网销售已逐步形成热潮,很多农产品在网上“卖火了”,于是毅然返乡开起了专卖枸杞的网店。

  创业艰难。魏天野的网店在开张之初生意惨淡,甚至有整个月零收入的记录,亲戚们都劝他收手的时候,石兰清却告诫他“可不敢把不好的枸杞卖给别人”。这话让魏天野深受启发,想明白了提高产品品质是获得消费者信任的关键,于是从加强分选做起,提高店里枸杞的质量,并请石兰清当网店“代言人”。

  几年时间里,网店打出了品牌。从每天1单的生意,做到每天五六十单,再到上百单。不少顾客都知道,这家网店老板家里有个会种枸杞、为人实在的老奶奶。2017年,魏天野又发现,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通过手机进行网上直播销售的模式流行开来,当年年底,他在家中开始了直播,并邀请石兰清出镜当“主播”。

  初次面对镜头时,石兰清不明所以,对于魏天野多次解释的“互联网”和“直播”也似懂非懂。“你眨眨眼,北京那儿的人也能看到。”听到这句解释,石兰清一下害羞起来,交代孙子,“给我照好看些,不能照难看了。”

  知道很多人在手机里看着自己,一开始直播时石兰清总是有些绷着,把腰尽量往直了挺,手机在前面摆得久了,石兰清越来越自然,只是她不会说普通话,视力和听力也退化不少,大多时候并不会直接跟网友交流,而是由魏天野两边“翻译”。

  直播让更多人了解到魏天野家乡的枸杞,如今,他的网店月销售额已达50万元左右,为了满足顾客需求,他还以高出市场的价格,收购亲戚和周边村民的优质枸杞,间接带动近500户杞农增收。

  今年,石兰清在家中过了110岁生日,虽然身体仍然硬朗,但毕竟年事已高,魏天野征得石兰清同意后,于近期宣布这位主播光荣“退休”。网店的生意还在继续,对于前景魏天野很有信心,他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农民像他一样,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大潮中致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