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双十一”体育消费暴增的背后

2019-11-16 19:10:4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北京11月14日电题:升级、跨界与深耕——“双十一”体育消费暴增的背后

  新华社记者林德韧、王恒志、朱翃、王浩明

  “双十一”购物狂欢的硝烟已经渐渐散去,体育消费也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天猫平台上,15个销售总额超过10亿的品牌中就包括两个体育品牌;安踏集团各平台销售总额在“双十一”当天1分钟破亿、5分钟破2亿、11分钟破3亿,当天凌晨2:51分就超过了去年全天11.3亿的销售额;天猫李宁官方旗舰店“双十一”单店全天成交额也创下了历史纪录……

  体育用品业以外,健身品牌、观赛平台等体育产业链条上其他环节的企业,也纷纷借助“双十一”发力,他们多点开花的打法,让2019年的“双十一”体育消费市场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

  火爆,体育热潮闪耀“双十一”舞台

  苏宁体育零售公司总经理王伟认为:“近年来体育产业的发展热潮,顺势推动了互联网时代全民愈发重视体育,并建立起新的体育消费观念。”

  在苏宁平台上,体育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216%,买家数同比增长249%,国际米兰羽绒服湖南卫视“狮晚”专场1分钟破12000件,耐克、阿迪达斯订单量同比增长340%……

  王伟介绍说,本年度“双十一”体育消费呈现出三个与以往不同的特点:首先,“95后”成为消费新生主力军,其增速高于38%,而“85后”“75后”“65后”的消费增速分别为20%、16%和12%;其次,潮流趋势不容忽略,限量款产品引发流量,各大国际品牌不再简单低价促销,而是在当天用分时段发售的方式全天候经营流量;第三,运动细分市场逐渐形成:往年在搜索词汇排名中运动鞋、运动服、运动裤是主力搜索词汇,今年的搜索中新生出瑜伽服、瑜伽垫、跑步鞋、钓鱼、自行车等门类,消费者需求愈发专业化、细分化。

  对于“双十一”体育消费热潮,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解读道:“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体育用品销售的增长绝不仅仅意味着体育用品消费的增长,而是整个体育消费的增长。”

  王裕雄表示,在国际上体育经济学家们常常把体育消费看作一个支出系统,在这个系统里有“母需求”,即运动参与需求以及参与型运动消费需求;也有由母需求所带来的引致需求,即运动装备、鞋服等的消费需求。他说:“所以当我们看到运动器材装备、鞋服等消费需求在增长,基本上可以判断其背后的母需求也在快速增长,最终是整个体育消费都在增长。”

  跨界与深耕,从“买商品”到“买服务”

  作为“双十一”购物大军的一员,来自上海的健身教练柳晓骏收获了不少“战利品”,其中大部分跟体育有关。

  在很多体育爱好者“双十一”的购物车中,除体育用品外,还包括健身卡等体育服务类产品。“现在体育的社交属性也变得越来越强了,以前大家觉得一起聚一下,是吃饭、唱歌或者桌游,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聚一下是约着打球、健身、户外徒步之类的。”柳晓骏说

  与以往“卖用品”的刻板印象不同,本年度“双十一”体育消费呈现出十分显著的多元化趋势。

  目前国内最大互联网足球直播平台PP体育针对“双十一”提供了会员卡半价等服务,并邀请众多娱乐明星进行品牌推介,双十一期间,PP体育会员销售同比增长230%。此外通过打通会员的购物、娱乐休闲、生活服务等场景权益,PP体育也在“双十一”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玩法。

  苏宁体育常务副总裁王冬表示:“借助双十一这个全民狂欢,我们要让体育与零售无缝连接,将观赛场景、直播场景和购物场景结合起来,真正发挥苏宁场景零售上的优势,让用户的体育消费场景过渡到其他消费场景。”

  今年“双十一”期间,优酷体育联合淘宝直播首次推出“体育双十一会场”系列直播活动,多位淘宝直播主播和体育明星参与,为用户测评推荐健康运动生活产品,发放福利。

  健身品牌乐刻运动在“双十一”期间也创下了超过1.11亿元的销售额,创造了公司历史最高纪录。

  乐刻运动CEO韩伟说:“国内健身产业,正在由‘服务少数人、消费高、场地豪华的预付制现金流模式’,转型为‘服务大众人群、匹配刚需平价消费、服务社区和写字楼等人口集中地的数字化可持续发展运营模式’。”

  从健身卡到私教课,从观赛券到马拉松报名,“双十一”体育消费正逐渐变得多元化。清华大学体育产业研究中心主任王雪莉说:“‘双十一’体育消费不仅是多元,而且是升级,原来我们讲到的体育消费,可能是在讲体育的用品和装备,衣服、鞋子、器材等等,现在明显增加了一些课、卡、体验等等服务类别的东西。就从用品装备来说,也升级到了更加细分的领域,向更专业、更高端的功能,以及更能解决具体需求的产品进行转移。”

  作为一名体育行业的从业者和消费者,柳晓骏对于体育消费的未来十分看好。“一方面是大家的生活状态到了重视运动、健康的阶段,也有这个消费能力了,消费的增长空间还是挺大的;另一方面,体育消费产品正在变得越来越多样、越精细化,针对不同个人、不同需求的产品越来越成熟。”他说。

  体育彰显“绿色经济”新潜能

  “双十一”的良好数据,再一次彰显出体育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王裕雄表示:“‘双十一’的数据坚定了我们的判断,体育消费在扩内需、保增长的过程中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体育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趋势更加明确。”

  王裕雄认为,体育产业满足低投入、高产出、高附加值、低污染等特征,属于绿色经济。“所以我们常常说体育产业的发展可以促进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一个重要的增长点,那就是休闲体育产业特别是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在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地区表现尤为突出,通过充分、科学利用冰雪、森林、湖泊、江河、湿地、山地、草原、戈壁、沙漠、滨海等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户外运动产业,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体育产业成为推动区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精准扶贫等重大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成为让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转换器,可以说,户外运动产业的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和谐统一。”他说。

  根据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提供的数据,深圳市的实物型体育消费、参与型体育消费、观赏型体育消费三者比例结构大致为47:45:8。从趋势上看,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居民体育消费规模逐渐增长,体育消费结构也在向以参与型体育消费和观赏型体育消费为主演变。

  中信证券体育行业首席分析师冯重光也表示:“本质上,体育产品消费的增多反映出体育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接下来几年是体育大年,明年是奥运会,2022是北京冬奥会和世界杯,随着体育赛事的增多,职业体育越来越发达,体育对经济的带动会越来越明显。此外,体育对推动当地的生态建设也有着催化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