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2025年07月26日 星期六 农历: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世界羽联详解发球新规出台背景,将进一步研究1米15是否合适

2018-03-24 19:20:14 信息来源:发布者:isen点击量:142

在林丹、安赛龙等众多羽毛球名将炮轰发球新规的背景下,世界羽联22日发表声明,对规则出台的背景进行详细解读,并表示将根据进一步的反馈,来决定1米15是否合适,或者是否有必要“略微提升一点”。

  世界羽联从今年3月1日开始执行固定高度发球新规(试行版),要求发球时击球点高度不高于1米15,这一新规在刚结束的德国公开赛和全英公开赛上得到应用。

  世界羽联秘书长托马斯·伦德解释说,如今的1米15是发球规则的试行版,截至目前从技术官员得到的反馈看还是比较积极的。

  “国际羽坛对新规的反应是非常有意思的,裁判的反馈表明引入这项发球判罚是有帮助的。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单打运动员说在发球方面没有问题。”伦德说,与此同时,他也承认一些球员对此表达了不同意见。

  “在羽毛球比赛中,对于发球规则的抱怨由来已久,世界羽联想要在发球判罚时更加公平。显而易见,当一项规则改变、特别是在关键方面的规则改变时,都会遇到不用的看法。我们将考虑全部的意见。”

  伦德表示,在做出任何修改规则的决定前,世界羽联都会详细征求“世界羽毛球强队的顶级教练”。“在征求意见的会议中,教练们同意在一些国家(地区)测试不同的固定发球高度,就此达成共识后,我们同意在世界羽联的比赛中测试固定高度发球新规(试行版)。”

  伦德说,在新规试验阶段,世界羽联将依据反馈,来决定1米15是否合适,是否有必要“略微提升一点”。

  1米15发球新规出台之后,就遭到各队选手吐槽,身材高大的丹麦名将安赛龙甚至发过跪在地上练习发球的视频。在新规实施的第一项比赛德国公开赛期间,林丹发表了一篇400字的微博,炮轰世界羽联。林丹说:“他们不用征求大家的意见。他们现在开始横向比较这项运动,想从自身改变一些规则,其实是对这项运动信心的不足。”

  谌龙也说:“发球时击球点高度不高于1米15,肯定对个子高的有影响,如果是有一个机器来扫描,大家都会接受,但现在还是靠裁判来判断的话,就没有什么意义。对于1米85以上的选手来说,都会比较难受,因为你已经发球发了20年,现在突然要蹲下来发。世界羽联改了一个规则,结果逼得我们改发球动作,打了20年球了,突然觉得非常可笑。”

  修改发球规则,世界羽联也有他们的苦衷。他们介绍说,之前的发球规则是低于最底部的肋骨(腰部),但发球裁判表示很难透过球员的衣服来确定最底部肋骨的位置。此外,之前的发球规则要求击球瞬间,球拍杆应指向下方,但在实际判罚中,许多发球裁判表示很难每次都用肉眼来准确判定,很多球员也因此而被判犯规。

  对于安赛龙这类身材高大球员跪着发球的抱怨,世界羽联解释说:“羽毛球的发球、特别是双打比赛的发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对比赛有很大影响。球网的高度对所有球员是一致的。发球高度对于发球效果、进而占据场上优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显而易见,高大球员发球击球点高于矮小球员的话,他们将占据很大优势。而发球规则正是要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

  至于为何定在1米15,世界羽联称此前还曾对1米10进行测试,但各队反馈这一高度太低;也有建议1米20,但这又太高,特别是在双打比赛,过高的发球高度将让发球方获得极大优势。而身高1米85的球员(在羽毛球比赛算是高大球员),最底部肋骨的高度正好约为1米15。目前对发球高度的测试,正是要看1米15是否合适,还是需要更高一些。与此同时,世界羽联取消了此前要求的击球瞬间球拍杆应指向下方的规则。

  针对谌龙提出的应由机器扫描高度、而不是靠裁判判断,世界羽联表示,在试运行阶段,临时采用一个实体高度测量工具,未来将考虑引入类似鹰眼的发球判罚技术,不过这一高科技的引用是“复杂、昂贵的”。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