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小剧场京剧《好汉武松》

2018-11-05 00:07:22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许多小剧场戏曲因颠覆传统戏的叙述方式和对人物的现代阐释而惊艳四座,大获成功。由北京京剧院演出的小剧场京剧《好汉武松》反其道而行之,虽然在剧本节奏、服装道具、音乐配器等细节处多求新,但情节上保留了传统京剧《武松打虎》《挑帘裁衣》《狮子楼》的核心情节;主题上更是深化了原著中的武松精神。可以说,小剧场京剧《好汉武松》是一出“新瓶装旧酒”的尝试。

  当我们思考小剧场戏曲如何在古典形式和现代理念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如何处理传统艺术追求现代化的问题时,又会发现,若酒足够醇厚,我们就不应舍弃。

  传统剧目中,“归家”一场虽为冷场,但是拿出来单做的,因为这场戏是介绍武松和潘金莲之间关系的开始,只有将这场戏写好、演好,后面的“戏叔”才会有根基。《好汉武松》保留了这出戏的戏核,但加快了节奏,通过几个小的细节,就将潘金莲的“爱情”基础打好了。同时,编剧通过武大吃酒后上楼睡觉这一情节,将场面巧妙地转到“戏叔”这场重头戏上。

  “戏叔”一场充分利用火盆的象征意义,将潘金莲的欲望作了大胆发挥,人物性格也在一系列的表演中更饱满。

  但是,编剧却无意为她翻案。观众或许会感叹武松“不解风情”,但这场戏却实实在在地回归了原著精神:潘金莲还是那般风情淫乱,武松还是那般严气正性。至于性格更充实了的潘金莲是否可怜,编剧则不做评判,交由观众感受。

  为挑战传统道德文化中的封建糟粕,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潘金莲这一形象早已“喧宾夺主”,一跃成为古代女性悲剧的象征。因此,当我们看到“水浒戏”“武松戏”时,总是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到潘金莲的人生悲剧上,而忽略武松,忘却《武松打虎》《挑帘裁衣》《狮子楼》这些表现武松精神的传统武戏。《好汉武松》打破因现代性再次固化的思维定势,丰富潘金莲性格的目的是为“烘云托月”,让她回归了武松戏的配角形象,将舞台留给武松。

  在《好汉武松》中,我们看到了小剧场京剧对戏曲本体规律的尊重,看到了编剧的“传统”情怀。(文/任婷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