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青训是中国足球发展和振兴的战略基石

2018-12-22 05:18:35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上海12月20日电 题:“青训是中国足球发展和振兴的战略基石”——足协新政凸显青训

  新华社记者肖世尧、公兵

  “青训是足球发展和振兴的战略基石。”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20日在上海举行的2018年中国足球协会职业联赛总结大会上表示。

  在大会发布的财务政策和职业联赛的各类规程中,青训工作得到了格外的重视。根据2019赛季职业联赛相关准入规则,俱乐部青训将成为准入审查的重点,备受瞩目的支出限额也特意标明不包括青训支出。

  新赛季的准入规则在延续U23政策的基础上,对各中超、中甲俱乐部一线队报名和上场名单中本俱乐部青训培养(本俱乐部注册、培训并参加比赛至少3年以上)的U21球员提出数量要求。

  “在2019赛季中超俱乐部国内球员27人名单中至少有2名球员为本俱乐部青训培养的U21球员,经过几年过渡,逐步达到6名以上。”杜兆才说。

  准入规则同时明确提出,俱乐部的青训总成绩将与一线队成绩挂钩;要求各俱乐部设立青训总监负责制;鼓励中超、中甲俱乐部建立国际青训中心,输送青少年球员赴国外训练比赛;并将对各俱乐部的青超联赛参赛情况进行审查。

  中乙联赛将大力推进报名球员年轻化、本土化,建立长期租借机制,旨在为年轻球员提供锻炼平台。俱乐部每场比赛中U21球员需累计出场3人次,报名名单中必须包含1名本土球员,中超、中甲俱乐部适龄球员租借到中乙俱乐部参赛后返回时可不占转会名额。

  从延续U23政策到U21自培青训球员报名,从鼓励俱乐部建立国际青训中心到中乙联赛年轻化、本土化,不难看出,中国足协对于青训的重视力度是空前的。

  “中国足球希望年轻球员能出成绩,新的政策将为年轻球员补短板。”中国足协副主席李毓毅表示。

  中国足球落后的根源在于青训,职业俱乐部是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主体之一。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繁荣仅仅停留在一线队,未能带动各俱乐部青训的整体发展。通过提高职业联赛的青训“准入杠杆”,自上而下推动俱乐部重视青训,将会为中国足球青训体系“金字塔”的健全提供有力的保障。

  2018年,中国足协提出构建“五系一体、两心一赛”的青训体系。32家中超、中甲俱乐部全部拥有了五支以上不同年龄层次的梯队(U13、U14、U15、U17、U19)并参加了青超联赛。与2017年相比,三级职业联赛增加梯队100余支。

  年轻球员是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基础,加大对青训的投入力度,既是《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中国足球各方的共识。只要路对了,就不怕远。在尊重足球规律的基础上,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推动足球青训的发展,是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将脚步迈得更加坚实,对于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不断修正,则需要在执行和监管方面投入更大力度。

  青训是足球改革的基础,一方面,中国足球积贫积弱的现状意味着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建立必须加快进度,要只争朝夕。另一方面,足球人才培养的成果可能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检验,要久久为功。既要只争朝夕,又要久久为功,只有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才能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提供更长远的动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