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阿布扎比特奥会:特奥会上的“中国之光”

2019-03-22 04:45:06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者:isen点击量:

阿布扎比特奥会:特奥会上的“中国之光”

 

    中国轮滑队在阿布扎比特奥会上获得11枚金牌 中国特奥轮滑队供图 摄

中新网阿布扎比3月21日电 题:特奥会上的“中国之光”

中新网记者 王祖敏

特奥举重老将陈赞一人独得4枚金牌。 王祖敏 摄

 

特奥举重老将陈赞一人独得4枚金牌。 王祖敏 摄

当地时间21日,第十五届世界夏季特奥会于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闭幕。在这一特殊奥林匹克运动的舞台上,“中国之光”再次闪耀。

李想在偶像“李小鹏”的见证下获得金牌。 东亚特奥提供 摄

 

李想在偶像“李小鹏”的见证下获得金牌。 东亚特奥提供 摄

这里有耀眼的成绩。

“中国阿甘”高洪亮获得男子5000米银牌。 中国特奥田径队供图 摄

 

“中国阿甘”高洪亮获得男子5000米银牌。 中国特奥田径队供图 摄

104名运动员参赛的中国特奥代表团共获得60枚金牌61枚银牌37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其中,中国轮滑队收获11金,成为特奥会上的荣誉之师;5人参赛的中国乒乓球队获得6枚金牌,在特奥赛场续写国球辉煌。

中国教练给队员系鞋带。 王祖敏 摄

 

中国教练给队员系鞋带。 王祖敏 摄

举重老将陈赞一人独得4枚金牌,将他在3届特奥会上的金牌总数扩大到11枚;轮滑队的李阳洋包揽所参赛3金,笑傲冬季速滑和夏季轮滑的特奥赛场;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成员李小奇获得女子100米仰泳金牌,将“世界冠军”头衔印在她仅有10年的人生履历上……

中国轮滑队员给赛场对手匈牙利队赠送礼物。 中国特奥轮滑队供图 摄

 

中国轮滑队员给赛场对手匈牙利队赠送礼物。 中国特奥轮滑队供图 摄

这里有励志的故事。

15岁的李想用“长大后我就成了你”诠释了“追星”的最高境界。因为和奥运冠军、中国体操名将李小鹏的一次相遇,他在10岁时选择了体操。5年后,在“偶像”李小鹏的见证下,李想两次登上阿布扎比特奥会的冠军领奖台。

特奥运动见证了宋鑫卓的成长。 徐俊星 摄

 

特奥运动见证了宋鑫卓的成长。 徐俊星 摄

中度智力残疾的高洪亮在父亲脑溢血瘫痪卧床、同样智力残疾的母亲惨遭车祸去世后,独自挑起家庭的重担。热爱跑步运动的他,虽然有着足弓缺陷,但仍执着地选择了长跑项目,一路迎着困难奔跑,以特奥会的奖牌传递着“中国阿甘”的执着与信念……

这里有“家”的温暖。

为了避免第一次出国的李小奇过于想家,小奇所就读的天津河北区启智学校副校长卞颖与她同吃同住,手把手地教她处理一些生活琐事,关注着她每一点细微情绪变化。

在抵达阿联酋后的第二天,滚球队的一名女队员生病住院。于是,轮滑队教练房建琴白天是教练,带领队员们训练、比赛,晚上则是“妈妈”,通宵陪护着在异国他乡孤单的孩子……

从中国特奥代表团团长王梅梅亲自给选手梳头,到所有教练、工作人员对队员们无微不至地关怀、照顾,在阿布扎比特奥会上的中国代表团更像是一个温暖、和睦的大家庭。

这里有欢乐的氛围。

在特奥会“参与、融合、快乐”的理念之下,这些曾经封闭的中国队员们也充分释放了天性,变得自信而又开朗。

他们会用刚刚学会的阿拉伯语与人打招呼,会在赛场外与曾经充满“敌意”的对手愉快交流,交换礼物;会在颁奖仪式上摆出各种姿势“作秀”,会在不同娱乐项目的体验中尽情欢笑……

这里更是一个新生活的起点。

在本届特奥会的采访中,记者听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提高”和“改变”——特奥运动提升了这些参与者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改变了他们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

第一次参加特奥会(冬季)时,10岁的宋鑫卓甚至不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但如今20岁的她已是中国轮滑队这支“金牌之师”的主力队员,不仅在阿布扎比获得2金1银,还分担起照顾小队员的责任。

更让人高兴的是,这位亭亭玉立、开朗自信的川妹子已有了工作和即将结婚的男友。

正如中国特奥轮滑队教练姚楠所说,每一次特奥会都有可能是这些特殊选手生命过程中的一次涅槃。他们在这个世界性的舞台上所获得的尊重、认可、欢乐和赞美,都将成为打开他们封闭心灵和未来世界的钥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