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男子怀恨班主任杀死师母逃19年

2019-06-30 18:50:5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原标题:因怀恨班主任杀死师母潜逃19年,时常从卫星地图上看家乡…

 

 

6月27日,潜逃19年的刘永才被押解回临沂。

不算高的个头,微胖的脸庞,说起话走起路略显文雅,如果不是那副冰冷的手铐,人们很难把他跟“杀人犯”这个词联系起来。19年前的一个傍晚,当他挟两把匕首走进班主任的家,那原本如花的年纪和光明坦途就此改写。19年逃亡路,当循迹而至的临沂兰山刑侦民警出现在他面前时,却有一股亲切感掠过他的心头。

跟班主任“不对付”

怀揣匕首上门

2000年4月18日天刚黑,彼时的临沂人民广场刚开工不久。南侧不超过一公里的某中学家属院内,时年19岁的高三学生刘永才以学生哥哥来开家长会的名义,敲开了班主任的家门。

开门者是班主任的妻子,忙于照顾孩子,又要收回晾晒在公共阳台的衣服,她没怎么提防就把来者让进了屋门。

在沙发上静坐几分钟后,刘永才亮出夹在左腋下的那把长达30厘米的匕首,架到正在卧室叠放衣服的女主人脖子上。女主人惊恐着劝服刘永才不要伤人,并瞅准时机试图推开匕首逃离,刘永才的左手拇指和手腕因此被刀刺伤。盛怒之下,刘永才又掏出别在右后腰的一把15厘米长的短匕首刺向师母。

“捅了七八刀,直到她不动。”刘永才低头向民警叙述着这印在他脑海近20年挥之不去的场景,又像是在自言自语。逃离之时,看到班主任家尚不足4岁的幼子惊恐得号哭,刘永才上前踹了几脚,直到孩子发不出声。

人们想不明白,到底有大多的仇恨让刘永才对妇幼痛下杀手。落网后的他将此归咎于跟班主任“不对付”,埋怨是对方看不惯他导致自己的学习成绩下降并把家长叫到了学校,以致他至少提前一周准备了匕首上门“寻仇”。

罪恶在夜幕下上演,无辜的师母失去了生命,杀人者又借着夜幕逃离。万幸的是,年幼的孩子被医护人员救回。

辗转到义乌打工

靠假名隐藏

济南-徐州-上海-金华,这是刘永才作案后的逃跑路线。案发当晚,他先打出租车到临沂城区一家医院缝合了左手伤口,又返回费县老家得到400元作为路费,转而逃向外地。

身上的钱花完之后,他就捡拾塑料废品卖钱糊口,更难的时候,只能依靠乞讨存活。大约2004年,刘永才辗转流落到义乌市苏溪镇并进入一家小型的塑料制品厂打工。

中考时,刘永才是所在乡镇初中的全校第一名,进入临沂城区某中学就读后,曾在高二的一次学期考试中取得了全班第四名的成绩。学习能力强的特点也被刘永才带到了工作中,他逐渐从普通员工做到了管理层,甚至成为厂里的合伙人,被工人们当成业务厂长看待。

如梭的时光不能抚平逝去亲人的伤痛,刘永才制造的悲剧没有被遗忘。

案发当日,临沂兰山警方迅速立案侦查,经走访调查,细致摸排,迅速查清了案件事实。

但犯罪嫌疑人刘永才消失,当初的信息通联滞后,给刘永才潜逃后创造了隐藏的契机。但警方对其抓捕工作从未放松,在历次开展的追逃、清网等专项行动中,都将其作为重点缉捕目标逃犯,追逃民警数年如一日进行研判追踪,多次深入外省调查取证。

案件侦办人历经更替,接过前辈留下的卷宗的后来者不敢有任何疏漏。“我们甚至设想过他已经设法洗白了身份,参加了高考,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然后成家立业。”接手此案的刑侦大队三中队指导员刘柏泉、民警张晓冬说。

事实上,消失在人海的刘永才靠假名隐藏了下来。在当地警方办理暂住证时,他利用掌握的身份证编号规律,给自己编造了一个临沂籍号码,并取名赵敬才。在那个身份信息还未通联的年代,他靠这个假身份证号码和姓名藏匿了下来。

小镇蛰伏十几年

无数次想自首

从2004年入厂,刘永才就没挪过窝。为了不被警方查到,他的生活轨迹几乎没有出过苏溪镇,整天两点一线往返于工厂与宿舍之间。

刘永才曾在派出所门口徘徊过多次,他也无数次想过投案自首,结束胆战心惊的逃亡之旅,但每次都被心理上的侥幸和惧怕阻挡。

逃亡期间,他曾有过三段恋情,都因无法步入婚姻殿堂而终。甚至在签署大额订单时,都得由厂里的其他负责人代劳。想家的时候,刘永才会上网打开卫星地图,小心翼翼地把鼠标移到家乡的位置放大查看。

结束逃亡的日子在2019年6月24日来临。那天早上,义乌苏溪持续多日的降雨还没停,刘永才和几名同事从宿舍下楼等车到工厂。

当熟悉的临沂口音在耳边响起,多名警察围拢过来,刘永才愣了一下神,旋即明白逃亡的日子结束了。刘永才明白眼前的人是来自临沂的警察,一股莫名的亲切感在他的心头掠过。“终于解脱了”,被带往当地派出所的路上,他说出了自己的本名。刘永才办理暂住证时编造的身份证号码,让临沂警方注意到了他。

第一次坐高铁

是在押解回乡时

京沪高速临沂段将要通车的那个年代,刘永才刚读初中,他曾骑自行车路过一处涵洞,听说头顶的路叫作高速公路,放好自行车他爬到了路基上,设想将来有一天能乘汽车在上面飞驰。

6月27日,被临沂警方押解回乡时,他才第一次真正飞驰在这段京沪高速上。前一段路程,他们是乘高铁到达徐州,这也是刘永才第一次体验到了此前只在屏幕上见过的高铁。

当晚9时,“2000.4.18”故意杀人案追逃组将刘永才顺利押解至临沂兰山。至此,历经几代公安人锲而不舍的努力,持续了19年的追逃之旅画上了胜利的句号。

28日,临沂兰山公安分局刑侦大队的审讯室内,刘永才对犯下的罪恶一一叙述。讯问结束之际,他反思走向罪恶的原因是自己的性格偏激,“火起来太暴躁”。

刘永才苦笑了一下,深深叹了一口气。

刘永才还清晰地念叨起高中时几位同学的名字,他曾与其中几名住在同一个宿舍。当时刘永才是宿舍长,负责寄存他们的生活费,案发潜逃他带走了这笔共约两百多元的钱款。刘永才觉得这笔钱在当时是他们一周的生活费,一定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除此之外,他又念想起一位江苏盐城籍的朋友,希望那位朋友过好自己的日子。

来源:齐鲁晚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