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80后老师带毕业生骑行1800多公里:他敢,你敢吗?

2019-07-18 03:41:35 信息来源:解放日报发布者:isen点击量:

原标题:“领导紧张,家长气住院,有人流泪开车跟几公里”……微信热文引发一场关于“冒险”的热议

80后老师带毕业生骑行1800多公里:他敢,你敢吗?

今年6月,高考刚结束,山西朔州高三班主任兰会云包下网吧,带全班同学通宵打游戏的消息就上了热搜,兰会云因此得了个“网红班主任”的称号。没过几天,这位班主任又带着班里自愿集结的11名学生,踏上从朔州前往上海的千里骑行路,整个行程共17天,穿行5个省,骑行1800多公里。

随后,一篇题为《80后老师带毕业生骑行1800公里:领导紧张,家长气住院,有人流泪开车跟几公里……》的微信文章,被奉贤区教育局局长施文龙转发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里,还附上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是家长,会支持这样的教育‘冒险’吗?”

这一场“千里骑行”再次引发网络热议。评论回复区显眼处,一位曾当过老师的教育管理者说:“当年不会骑车的我,曾坐黄鱼车带学生骑行到市郊,现在肯定不敢。”

让更多孩子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在那里获得课堂教学以外的知识和成长,这份“勇敢”还需要吗?

孩子金贵,稍有磕碰家长会责怪

“首先从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角度来看,这样的做法无疑应该倡导。我们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让青少年从校园走向社会,从课本走向实践,通过类似这样的活动,达到教育目的。”施文龙说,“现实中,这样的做法和活动越来越少,这也是我发起讨论的初衷。”他用16个字总结这则朋友圈热议的主线,即“既讲支持,又讲担心,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应该进一步转变观念,教育的方式永远是多样的,课堂内的书本知识教学,应与社会实践形成互补,两者相辅相成,合力育人。”施文龙说,在社会层面应为多元教学方式提供更好的保障。

尽管从普通家长到教育业内人士都明白“行万里路”的重要性,但对学生安全的担忧,往往令各方却步。今年9月,许先生的儿子就要读研究生一年级。他至今记得,孩子在位育中学读高二时,和10个同学一起去贵州参加大山里的支教项目,孩子们坐火车长途跋涉。“虽然有点担心,但我挺支持这样的锻炼方式,孩子大了就该放飞。”许先生说,自己当时判断的标准有两个:一是了解得知这个支教项目相对成熟可靠;二是感觉孩子能力到了可以试试的水平。

好在这场支教行动最终没有出任何纰漏。但更多时候,压力仍不时传递到教师和家长身上。有教师直言,现在孩子都金贵,稍有磕碰,家长就会责怪和抱怨。

不出去肯定没事,出去压力太大

“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静安区青少年活动中心高级教师孔洁坦言,学生的年龄以及独立性、自主性高低等因素,决定了可以安排怎样的活动,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对年纪尚小的学生而言,“诗和远方,就往后面排吧。”

几天前的周六,她刚刚带领十多位小学生和初中生完成一次校外参观。路程虽不远,但仅出行方式她就考虑了两种:一种是家长志愿者自行带孩子往返参观地点,参加集体活动;另一种是学生先到静安区活动中心集合,派车点对点接送,活动结束返回时,再请家长来接,一个个交到家长手上。

上海宝山区行知小学校长姜敏说了这样一个故事。根据市教委安排,学校开展课外拓展活动“快乐30分”,欢迎家长报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有一次,一位在地铁公司工作的二年级学生家长提出,可以帮忙联系,带全班同学到附近的地铁站实地参观。班主任觉得不错,可学校到行知路地铁站,步行大约15分钟,来回安全怎样保障?好在这个顾虑没有难住老师。他们对学生进行前期教育,并请一些家长当志愿者,维持路上秩序安全。“安全问题确实是大事,学校考虑多一点,家长付出一点,形成合力,才能做得更好。”

在开展校外活动的种种“如履薄冰”“谨小慎微”背后,也可见教育者应有的担当。正如施文龙所言:“不出去肯定没事,出去了,万一有点事,压力太大了,这需要魄力和勇气。相信这些孩子,一生都会记住属于自己的‘1800公里’。”

谁来给老师“底气”给家长“勇气”

让孩子有更多机会获得课堂以外的历练,谁来给老师“底气”给家长“勇气”?专家指出,这不仅仅是教育系统内部的事,应成为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

上海政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副院长陈丽天说,外部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有助于确保教学过程权责分明。这一大框架下,各方可以进一步放开手脚。与此同时,可以通过购买保险的方式进行保障。在国外,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中,校方与家长双方签订相关合同、协议等很常见,职责明确。此外,还应让更多第三方专业“社会实践”机构,参与到这个教育体系中,以外包方式提供服务,与学校形成风险分担。

教育部国防教育专家程如意,也是军事夏令营“利刃少年营”的创始人,开营至今已第八个年头,专教孩子行军露营、野外生存、救护等技能。他介绍,学生入营前有两件事要做,首先是购买保险,一般营期7天,保险最低购买时段为14天,还能覆盖孩子来回路程上的时间。这类短期人身安全保险价格不高,在10元左右,家庭完全可以承担。其次是与家长签订协议。

“当然,我们也时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所有细节都考虑周到,比如晚上露营,配备教官巡逻站岗等。”程如意说,即使这样,每次遇到天气变化,还是会接到许多家长的来电询问。“家长的担忧都是正常的,但要让孩子成长,不妨从更信任开始。”(记者 彭德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