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贺香燕家的“两面墙”

2019-07-28 18:37:21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南昌7月28日电 题:贺香燕家的“两面墙”

  新华社记者刘敏、高皓亮、沈洋

  知了和鸣,绿树青葱。

  自家小院里,农妇贺香燕小心翼翼地将大红“福”字贴在新砌的照壁上。

  一只胆大的“扶贫鸡”在院子和厅堂间进进出出;远处屋顶上的太阳能板,闪着耀眼的光。

  “给我和‘福’拍张照吧!”她笑说。

  (一)

  贺香燕家住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良坊镇清塘村,家里的两面砖墙格外显眼。

  一面一水儿鲜红,是2006年起孩子们获得奖项的“奖状墙”;一面图文并茂,是贴着各项扶贫政策宣传单的“政策墙”。

  2014年,这两面墙第一次有了交集。

  那一年,正是女儿读初三的关键时期,丈夫生了重病。该交的读书费用又欠下了,看病的钱还没有着落,好端端的一个家陷入绝境。穷亲戚穷帮穷,破袖子补不了烂裤腿儿。借得多了,就讨嫌,在村里抬不起头。

  入夜,苍穹像一头无边的怪兽压在屋脊上,一家人透不过气来。

  “我不想读了。”懂事的女儿咬紧了嘴唇,眼泪啪啦啦地掉,“打工赚钱养家!”

  “不行!”贺香燕瞪圆了泛红的双眼,一把将女儿抱在怀里,“再苦再穷都要读下去!”

  ……

  (二)

  女儿的话刺痛了贺香燕脑海深处的记忆。

  良坊镇位于罗霄山脉连片特困地区,地无三分平、人无三分银。但这里的人有一股霸蛮劲:耕得田、吃得苦、读得书。读书,是孩子走出大山的唯一途径。

  可家里五张嘴,全靠父亲给人剃头为生。直到一天,出门半个月谋生计的父亲回到家,噗通一下蹲倒在她面前,抽着嘴巴痛哭:“女儿,咱不上了吧!”

  这几巴掌,成了原来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贺香燕一生最深的痛。

  有了孩子后,她全力支持孩子读书,将一双儿女的奖状视若珍宝,全部贴在家里最醒目的地方。

  可眼下,要实现这个梦看来并不容易。

  (三)

  就在贺香燕母女抱头痛哭后没几天,家里突然来了个客人——驻村扶贫书记王梦星。

  王梦星年龄不大,却拉着贺香燕的手说了很多知心话,更捎来了解决燃眉之急的扶贫政策。贺香燕一股脑将自己的心酸倒给这位“小干部”,眼泪止不住地流。

  临走前,“奖状墙”边的墙上多了健康扶贫、教育扶贫政策一览表——这意味着:丈夫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到90%,女儿每年能有2000元的贫困生补助。

  几年里书记在换,但扶贫政策不变。

  再后来,政府牵线搭桥设立“扶贫鸡”“光伏发电”项目。联系鸡苗、买太阳能板;帮扶小额贷款,就连售后都做好了。县里开办了技术培训班,百八十户贫困户轮着培训了一遍。

  2017年,全家收入加在一起2.9万余元,超过脱贫标准。

  喜讯接连传来,这一年,女儿考上江西财经大学。

  (四)

  今年4月,莲花县宣布整体脱贫摘帽。

  贺香燕家的“政策墙”却并未停止更新。

  又是一个夏夜,小院里人声嘈杂。

  “‘扶贫鸡’好养,牛不好养啊!”

  “村合作社跟肉牛公司合作,牛犊公司出,技术人员上门检疫。”

  “跟‘扶贫鸡’一样,小额贷款政府贴息。还有保险。”

  贺香燕估算了一下,一头600斤的牛犊养到1400斤,能赚3500元。和合作社对半分利,加上产业扶贫补贴,两头牛一年至少挣5000元。

  9月开学,贺香燕的小儿子就要上初中了。

  可以肯定的,他的求学路,将比妈妈好出去十万八千里,比他的姐姐,也会顺利很多,他家的“奖状墙”又要有新精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