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秸秆综合利用 生态经济效益双提升

2019-07-28 18:38:24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呼和浩特7月28日电(记者安路蒙)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是产粮大盟,每年会产生千万吨农作物秸秆,当地充分挖掘秸秆价值,探索秸秆的资源化综合利用,告别了传统的焚烧还田方式,让曾经的“包袱”变“财富”,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效益。

  过去的兴安盟,每到春种秋收时节,遍地的秸秆一烧了之,雾锁大地,造成大气污染。随着对环保的重视,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成为必然趋势。农业农村部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近些年,兴安盟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做了不少有益探索。

  在兴安盟振农生物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车间内机声隆隆,经过多名工人轮流操作,一堆堆玉米、水稻秸秆以及紫花苜蓿在大型机械的高速运转下,被碾压成饲料颗粒。“这种饲料颗粒加入了食用盐等配料,营养价值可高呢。”该公司负责人包田喜告诉记者,秸秆饲料化不仅有效处理了废弃秸秆,还帮农牧民解决了牛羊吃饱肚子的问题。

  利用生物堆肥技术,腐烂分解后的秸秆能变成高端肥料。爱放牧(兴安盟)生物质新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近2亿元,打造年产5万吨炭基肥、1万吨有机碳肥、3000吨高端木醋液液体肥和生物杀虫剂项目。该公司董事长于哲伟介绍说,项目全部投产后,公司每年将消耗秸秆量近30万吨,贫困户可通过就业和秸秆收入增收,每亩耕地增收100元左右。

  粉碎、发酵后的玉米芯和玉米秸秆可用于制作食用菌棒,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秸秆被加工成秸秆瓦等建筑材料,秸秆作为原料转化成生物天然气……记者采访发现,兴安盟探索出一系列的多元化、资源化利用方式,让农作物秸秆物尽其用、变废为宝。

  兴安盟农牧局副局长付晓秋表示,经过几年实践,兴安盟已经探索出秸秆饲料化、基料化、肥料化、材料化、燃料化的“五料化”利用方式,串起一条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绿色产业链”。

  数据显示,目前兴安盟年秸秆可收集总量达660余万吨,“五料化”综合利用秸秆量达到569万吨,可收集秸秆综合利用率超过85%,同比增长5%以上。

  “秸秆综合利用不仅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减少火灾发生,还增加了农牧民收入,人均每亩增收30元。”付晓秋表示,下一步兴安盟还将加大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发展壮大秸秆产业,争取到2020年打造成内蒙古自治区或国家级秸秆产业化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