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一场“就地取材”的劳动教育

2019-09-13 01:26:19 信息来源: 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哈尔滨9月12日电(记者管建涛、杨思琪)“这个是糜子,我们吃的粘豆包、黄米饭就是用糜子做的。”九月刚开学,东北乡村一片爽朗。在黑龙江省明水县永兴学校,教师邵春辉站在一米多高的糜子地里,讲解着这种“新奇作物”,孩子们围成一圈听得认真,旁边立着一块“种植试验田”的牌子。

下午两点,阳光照射在这片园子里,花红草绿一片绚丽,数下来各种各样的植物不下二十种。邵春辉说,虽然在农村,但现在的孩子接触农活儿少,有时也“不识五谷,分不清稻子、谷子,更不认识糜子。”

今年初,学校利用自留地,规划出一片种植试验区。全校九个年级,每个年级划分一片,负责种植一种作物,有大豆、黑豆、马铃薯、小麦、甜菜、向日葵……在不同的节气耕种不同的作物,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作物的习性。

听完老师的科普,孩子们也学着老师的模样,用小手捧起一串沉甸甸的糜子穗,仔细研究起来。

“虽然明水经济不发达,但再穷不能穷孩子,要尽我们学校所能,给孩子们科学、全面的教育。”永兴学校校长罗文举说,学校“就地取材”,给孩子们开创劳动课堂,让孩子们亲近劳动,感受劳动,学会劳动。

这边学习正酣,那边拔草热闹。在班主任教师李淑红的带领下,刚刚升入三年级的孩子们“猫”在试验田拔草。“一、二年级的孩子小,干不了重活儿,就在一边看着,顺便打下手,这园子基本靠我打理,到了三年级就得交给他们了。”李淑红快人快语。

“老师,你看,我拔了这么多。”9岁的孙佳奇平常有些腼腆,在田地里变得“欢实”起来。不一会儿,几个孩子的小手都被杂草塞满了。

李淑红回忆说,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们不愿意踩泥地,自己就先进园子,示范给他们看。慢慢地,孩子们便觉得不过瘾,都想自己种、抢着干。“劳作也让孩子们知道父母挣钱不容易,懂得节约和感恩,一些家长跟我们说通过劳动课孩子更懂事了。”

“体会过多么辛苦,才知道该多么珍惜。”邵春辉说,如今园子成了孩子们的“宝贝”,只要看见有人来“破坏”,他们就跑过来告诉对方“不能乱踩、不能乱摘”,也明白了保护植物、爱护自然的意义。

入秋,园子里的各种谷物即将成熟,永兴小学也将迎来一个收获季。让罗文举欣慰的是,跟随四季变换,孩子们感受了劳动的幸福,也渐渐理解着生命的乐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