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贵州余庆:小龙虾里的“扶贫经”

2019-09-17 00:29:35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贵阳9月16日电(记者李惊亚)早上8点钟不到,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子营街道上里社区“乌杨田园”的水产门市前便人声鼎沸,工作人员忙着给小龙虾过秤、分拣、装筐,皮卡车一辆接着一辆,将小龙虾运往余庆县城及遵义、瓮安、石阡等周边县市的超市及饭店。

“按25元一斤的价格,我们平均每天要卖1200斤到1500斤小龙虾。”余庆县兴民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部门经理王冰冰说,这里山清水秀,非常适合水产养殖,产出的小龙虾品相好,投放市场后供不应求。

作为余庆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配套建设项目,2018年7月,余庆县引入兴民公司,在这里打造了“乌杨田园”产业园,项目总投资7000万元,建设水生蔬菜基地1100余亩,打造集荷花种植、鱼虾泥鳅等养殖、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农旅综合体,实现生态观光、生态养殖、循环养殖。

王冰冰说,产业园采取“虾荷共养”模式,即在小龙虾生长过程中,荷田不用化肥、农药,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虾荷双赢”。

朵朵荷花香气四溢,麻辣小龙虾令人垂涎欲滴,“乌杨田园”成为附近市民观荷、赏荷“网红地”,也带火了余庆县的“避暑经济”。今年7月底,余庆县首届“音乐文化周·龙虾美食节”在“乌杨田园”登场,赏荷、品尝小龙虾,观看古筝、太极、瑜伽、T台秀、汉服秀表演,三天时间里吸引了数万名游客流连忘返。

“虾荷共养”不仅把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走出一条极具特色的绿色高效发展道路,还为附近搬迁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把“金钥匙”。

40岁的杨恩权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只有小学文化,长期在家务农,年收入只有几千元。从松烟镇新台村搬迁到县城的安置点后,经人介绍在“乌杨田园”养小龙虾,每天任务是放水、喂苗、防病杀菌,年收入3万多元。

“工作不算累,收入也可以,比以前务农好。”杨恩权说,“住在城市里,以后娃娃读书方便。”

63岁的小腮镇搬迁户马昌明告诉记者,像他这个年纪,去外面打工很难找到工作,待在家里又闲不下来。现在他每天来这里捞浮萍、除水草,工作自由又有收入。

当地干部告诉记者,产业园的用工量比较大,有些品种一年四季都需要人管护,这样能够让搬迁户在城市落脚,有事做。目前,产业园一年可容纳1000多人务工,用工高峰期一天就需要400多人。

“莲子可以入药,荷叶可以做茶,藕带可以做菜,整体可以观赏。荷花浑身都是宝,市场前景非常好,我们准备进一步扩大规模。”王冰冰说,目前,公司准备在“乌杨田园”打造垂钓馆、鱼虾馆,统一进行绿化、亮化,使其真正成为“四季有花看,四季有鱼虾吃”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