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安徽制造业快速发展透视

2019-09-19 22:16:47 信息来源:新华网发布者:isen点击量:

新华社合肥9月19日电 题:新兴产业成风景 传统产业增活力——安徽制造业快速发展透视

新华社记者王正忠、程士华、汪奥娜、董雪

新兴产业多点开花“盆景变风景”,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老树发新枝”。安徽省近年来实施一系列制造强省的政策措施,狠抓科技创新、技术改造、智能制造等工作,工业经济呈现规模、速度、质量不断优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新兴产业多点开花“盆景变风景”

国产DRAM(动态存储芯片)领军企业,世界最大的新型液晶平板生产基地,六轴工业机器人产量全国首位,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占全国13%,智能手环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这些数据表明,快速发展壮大的新兴产业正成为安徽制造的新名片。

安徽省经济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阮华彪认为,以往谈起安徽,最先想到的是马鞍山的钢铁、铜陵的铜矿等,安徽经济的“铜”墙“铁”壁,在全国范围内知名度很高。如今,这一标签正在被“芯”“屏”“器”“合”替代,即芯片、显示屏、装备制造及机器人、人工智能和制造业融合。

在合肥高新区,丰创光罩全自动洁净室里的生产线正有序运行。今年4月,这个由全球商用光罩巨头美国福尼克斯集团投建的项目投产,这是中国首条10.5代平板显示光罩生产线。

在合肥新型显示产业基地的磁吸作用下,许多先进制造企业纷至沓来,丰创光罩只是其中之一。出货量全球第一的京东方显示屏,国内OLED市占率第一的维信诺,彩虹、康宁双玻璃基板,先导、江丰、拓吉泰三大靶材制造基地等。

继平板显示产业后,安徽集成电路产业也迎来跳跃式发展。以长鑫存储为龙头,合肥拥有集成电路企业200余家,形成涵盖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的全产业链,成为全国少数几个拥有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城市。比如,位居全球前五的晶圆制造企业力晶科技,国内封装企业龙头通富微电,联发科技全球第二大研发中心,纷纷落户合肥。

“长鑫存储填补了国内DRAM芯片的空白,并有望挑战美国、韩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垄断地位。”合肥市半导体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陶鸿说,DRAM芯片是全球半导体市场需求最大的单品,去年全球销售额达到800亿美元。合肥长鑫的突破,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带动效果,会在中国半导体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芜湖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上,一只只机械手臂伸直、抓取、翻转,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埃夫特总工程师游玮介绍,埃夫特起步于奇瑞汽车设备部,十多年时间里,从“蹒跚学步”到“健步如飞”,其技术难度最高、应用最广的六轴关节型工业机器人,在自主品牌中销量全国第一。

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老树发新芽”

在技术工艺革新、信息技术融合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引导下,安徽省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记者近日在荣事达智能工厂中看到,屋主人通过指纹锁打开家门后,灯光、音乐、窗帘自动打开。语音管家接收指令后,客厅大灯应声而亮。智能茶几就像是个大型iPad,可下象棋、放音乐,主人还可通过触控屏幕控制其他智能单品。

“产品的智能化,生产制造的自动化,是家电业升级的两个特点。” 安徽省经信厅消费品处副处长张俊说,以家电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家电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原本需要五六十人的车间生产线,改造后只需要一两名工人就可以。

目前,安徽拥有合肥、滁州2个家电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拥有国家家电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合肥)中心、中国家电研究院滁州分院等国家级平台,拥有惠而浦、美菱等4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合肥、滁州、芜湖的产业基地已成为全球重要的家电制造中心。安徽省家电四大件产量连续两年突破亿台,居全国第二: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就有一台是“安徽造”。

除了家电,纺织、钢铁等行业也在新技术带动下活力迸发。例如,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强度大,招工难问题突出。安庆华茂新型纺纱智能工厂的建设,万锭用工由改造前30人降低到15人以下,生产效率提高了50%,在纺织行业得到推广。

“科创+产业”为高端制造业发展持续赋能

记者从安徽省统计局获悉,2018年安徽省创新发展指数为112.3,其中20个监测指标有18个指标高于100。创新发展指数提升主要受益于创新环境的持续优化,创新投入的不断增加和创新产出的加速涌现。其中,创新产出贡献最大,对全省创新指数提升的贡献率近40%。

“科创+产业”引领制造业做大做强。阮华彪说,安徽近年来制造业快速发展,主要是靠高新技术在全产业链的渗透来带动。特别是从2007年以来,安徽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大部分在20%以上,位居全国第三位。

安徽省经信厅副厅长王灯明说,安徽实施产业链提升行动,坚持“龙头+配套”“基金+基地”“平台+合作”等模式,打造了一批先进制造业产业链,形成了20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安徽已形成行业比较齐全、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