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声音 直达真相 欢迎关注中国社会新闻社官方网站艾森网!
读新闻 新闻 本港消息 国际新闻 国内新闻 港澳新闻 台湾新闻 军事新闻 财经新闻 世界经济 股市新闻 阅社会 花花娱乐 体育世界 民生大观 逸事传闻 突发事件 拍案惊奇 看中国 图片中国 中国政情 台海局势 海外华人 外交解读 港澳直达 媒体评说 赏文化 旅游 城市 书画大家 文史 艺术大家 诗人作家 新风景 人物 会健康 遵医嘱 中医坊 精诚大医 饮食 起居 保健 养生 心理 性生活 病例分析 医疗新科技 疾病预防 绝世秘方 艾森报道 艾森观察 艾森视频 独家新闻

从“春种秋收”到“四季丰收”

2019-09-22 22:57:53 信息来源:发布者:艾森新闻网点击量:

  新华社南昌9月22日电 题:从“春种秋收”到“四季丰收”——温室大棚里的丰收新图景

  新华社记者范帆、姚子云

  随着温室大棚、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农村丰收已从过去的“秋收”变为“四季丰收”。

  “二月份种空心菜,五月份种小白菜,八月份种香葱,十二月种菠菜……在这块菜地上,我一年可以种六茬呢!”见到彭水泉时,他正打着赤脚、挥着锄头,在一大片绿油油的香葱地里锄草。

  年过六旬的他是江西省乐平市塔山街道天济村的一名菜农。被誉为“江南菜乡”的乐平,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规模化种菜,如今播种面积达30多万亩,蔬菜远销北京、上海、广东、海南等十多个省区市和日、韩、朝等国。

  “刚开始,我们种的都是露天蔬菜,季节性强,产量低,怕遇到恶劣天气。”种了一辈子菜的老彭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他们开始摸索用竹竿搭建简易的竹木拱棚,因有一定保温效果,秋延后的辣椒、茄子、西葫芦赶在元旦、春节期间上市,菜农们尝到了大棚的甜头。

  但竹木拱棚稳固性差,使用寿命短。于是,菜农们又改建了钢架大棚,并引进了无滴膜、防虫网、地膜覆盖等反季节蔬菜栽培技术。不管是严寒还是酷暑,菜农都能收获新鲜的蔬菜,就连下雪天大棚里都是暖烘烘的,丰收的时间也延长了。

  彭水泉说,现在一季的采摘量比过去一年都大,碰上菜价好的时候,一亩菜地年产值能达到1万多元钱。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科技的应用,如今温室大棚又迎来升级。

  走进赣州铭宸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江西省赣县区的蔬菜基地,只见6万平方米的科技智能温控大棚里,茄子、豆角等蔬菜长势喜人。公司负责人张向江告诉记者,基地装有农田和气象监测装置,管理员可通过电脑远程智能调控棚内的光照、温度和湿度,创造最适合蔬菜生长的环境。

  “智能技术让温室大棚从过去简单的遮阳、避雨、保温发展到控温、控光、控肥等,能够保证大棚内一年四季瓜果飘香。”张向江说。

分享到: